摘要:人員隊伍建設是高校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關鍵,為使事業快速發展,就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全面實現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人員隊伍合理配置;建設措施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工具的不斷發展,高校學生對知識的搜集更為簡單,但是圖書館作為高校文獻知識的集中地,圖書館的地位是無法替代的。那么高校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就需要具有一支高素質的人員隊伍,提高人員隊伍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是合理配置人才資源,使之逐步達到合理化和最佳化,這是圖書館人員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高校圖書館人員隊伍建設,提出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人才資源配置的基本目標
高校圖書館人員隊伍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人員、學歷、知識、職稱及年齡五種要素。這5種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人員隊伍的基本框架。據此,高校圖書館人員隊伍的總體目標應是:實現上述構成內部各要素的適度規模,并形成合理科學的比例,以提高圖書館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根據總體目標,圖書館人員隊伍構成的分類目標如下:
(一)人員構成優化目標
人員結構構成是圖書館人員隊伍結構優化的基點。根據高校圖書館的特點,其人員隊伍構成的基本目標是:
1.文獻信息工作必須配備專業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輔助人員。
(1)在專業人員中,應具有數量充足的、符合圖書館各項業務所需的采集加工、輔導咨詢、調研開發、用戶教育等各類人才。
(2)在技術人員中,應配有一定數量的高水平的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3)在管理人員中,絕大部分人員應既是管理者同時又是專業技術人員。
2.科學地調整各類人員比例
專業人員和技術人員是圖書館人員隊伍的整體力量,應占隊伍總數的75%-80%以上;管理人員是圖書館領導、決策與管理者,應占10%-15 %左右;
輔導人員是圖書館工作的輔助力量,應控制在5%—10%之內。
3.合理配置館內各部門人員,應使每一部分人員在智能、專長、素質等諸多方面優勢互補,形成整體優勢。
(二)學歷構成的優化目標
圖書館管理的人員學歷,是其內在文化素質的外在表現。圖書館人員隊伍的學歷構成,是其整體文化知識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根據國家教委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的規定,同時考慮到高校圖書館事業的長遠發展,高校圖書館人員隊伍學歷構成優化的基本目標應該是:在確保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隊伍人數60 %以上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研究生學歷人員,大力縮減中專及其以下學歷人員,努力使館員文化水平實現高起點,逐步消除低標準,爭取使圖書館隊伍學歷層次高(研究生)、中(本專科)、低(中專以下)的比例達到 15%、80%、5%。
(三)知識構成的優化目標
知識構成的合理化對于圖書館人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起著關鍵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員隊伍結構的重點。為適應社會信息化進程加快和高校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新要求,為早日實現高校圖書館現代化和服務專業化的目的,其人員隊伍知識構成的優化目標為:在個人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建設多學科,一體化的知識網絡結構,能夠更好地為高校師生提供服務工作。知識網絡學科應包括:圖書館學、情報學、文獻學、信息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使之相輔相成,形成一網,更好地服務于圖書館工作和知識理論研究。
(四)職稱構成優化目標
圖書館人員隊伍的職稱構成,反映出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狀況。只有形成協調的職稱結構,才能加速隊伍的現代化,實現文獻信息工作的高效化。根據高校事業發展的需要和文獻信息工作的未
來走向,高校圖書館人員隊伍職稱構成優化的目標是:努力提高高校圖書館職稱人員數量、使整體隊伍高、中、低級職稱比例達到3:4:3,以利于造就一支由學術威望較高的專業帶頭人、工作能力較強的業務骨干和發展潛力較大的年輕助手組成的高校圖書館專業梯隊,從而實現高校圖書館事業發展。
(五)年齡構成優化目標
年齡結構能夠清晰地顯示出隊伍成員的年齡分布狀態和各年齡層次的人數比例與力量接續情況。為保證高校圖書館人員隊伍的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其年齡結構優化的基本目標是:以老年為中堅,以中年為骨干,以青年為后繼力量。年齡分布均勻,各層次人員規模相當,防止過度集中與斷層現象的出現。但是對人員素質有一定要求,包括態度,思想觀念。畢竟他們面對的是高校大學生,思想較為先進等。
二、人才資源合理配置的主要措施
(一)定期進行人員培訓與再教育
各館根據本館館情,可舉辦短期培訓班,進行專題或綜合性的集中培訓;輪流安排職工參加有關學術團體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專題學術報告會等;組織館員分批到有關的圖書館參觀訪問,實地考察,學習其他館的先進經驗;組織各種業務水平測試,督促職工不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定期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館開展專家報告會。
(二)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績效考評機制
對館員工作數量和質量的測量遵循客觀與公正的原狀,對館員進行測評過程中,注重館員的工作實際成果,培養和鼓勵館員務實的工作作風。測評程序要包括征求館員意見、民主評議、民意測驗以及館員參與考評機構等,增加考評工作的透明度,做到考評過程和考評結果的公開。讓館員知道自己的績效考評結果,對于績效好的人員是一種鼓勵,對于績效一般或相對較差的人員也是一種鞭策。
(三)合理配置人員的崗位
利用輪崗制度,將館員交叉派往圖書館內部各個部門或崗位進行學習和工作,讓館員全面直觀地了解圖書館的各項業務,訓練和提高館員多功能作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使管理者考察到館員的業務特長等情況,使他們的能力與崗位相適應。館員處于適合的崗位上,可以激勵他們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組合,建立全新的知識構架,發展各方面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其才能。
【參考文獻】
[1]關雅嫻.試論高等學校圖書館人員結構與管理[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5(03):33
[2]孟雪梅.略論圖書館人力資源的管理[M].圖書與情報,2001(02)72—74
[3]劉青.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6
作者簡介:祁永華(1976-),女,濰坊學院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