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琳琳 胡曉偉
【摘要】現如今,全國各地藝術類加試報考人數持續增長,各類考生關于藝術類加試的問題也逐步增多,那么我們就要客觀的看待和去解決這些問題,在考試之前心理和生理上的準備,學生要從細節上抓起,作品的選擇,還有在加試時對于臨場變化的應對機制等。這也是考生加試取得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心理素質;作品選擇;藝術實踐;應對機制
近年藝術類考試報考率持續上升,全國各地的藝術類報考超過百萬,且每學年成功被錄取的考生也達到了20萬人或更多。有很多考生自身條件很好,但每當考試或上舞臺時,諸多因素導致考試失利或舞臺表演失敗,這都是一系列誤區導致的,下面就幾方面進行思考:
一、心理素質的培養
很多考生考試時心態不好導致考試失利,所以考生在平常上課或者藝術實踐時多與教師溝通,多參加教研室舉辦的模擬考試,以此來培養考生的心理素質,讓考生能夠在考試中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取得好的成績。
(一)課堂教學
學生在平常上課時應該注重細節的培養,學生也該揣摩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從細節上戰勝對手,戰勝自己。
(1)站姿、呼吸
考生在演唱時,為了具有均勻的呼吸、通暢的聲音、身體的支點等,就要擁有舒服的站姿。這是保持良好的歌唱狀態的重要的問題,也是一個讓考生不能忽視的問題。在考生演唱時的站姿和平常的站姿是有區別的,歌唱時,人要自然舒展,放松,但這種放松不是松垮的感覺,而是要人很挺拔,身體的其他部位也無須緊張,應積極的表現。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梅爾芭曾經說過“要想有完美的歌唱,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對于學習聲樂的人來說,可以算是已經成功了90%。所以演唱時的呼吸適合演唱者的站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發聲練習
在歌唱歌之前應該進行一定的發聲訓練。在歌唱的時候所發出的聲音和我們日常生活中說話的聲音是不相同的,所以考生想要有更好的表現,就應該長期進行正確的發生訓練,使聲音具有彈性和光澤。在訓練過程中,考生要體會到喉嚨的打開,氣息沉下,用最少的氣息來達到最好的聲音效果。所以,在演唱之前適當的發聲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3)歌唱訓練
平常的歌唱訓練至關重要。我們平常所進行的發聲訓練是在比較平穩的旋律下進行的,大多數的發聲訓練都是按照音節和音程規律進行的,起伏都不是很大,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歌唱者的發聲器官等就會慢慢的適應,但是在歌唱時還是不能按照要求做到完美,這還是說明歌唱者的發聲技巧沒有做到收放自如的狀態,所以,考生在藝術考試之前要多多做一些歌唱訓練沒這樣,才能在考試時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取得好的成績。
(二)藝術實踐
考生在藝術考試時所表現出來的招招式式都是在日常表演和考試中所積累的經驗,所以考生在考試前應有適當的舞臺表演,歌唱者在表演時,不能胡亂表演要做到恰到好處,融入到音樂當中,做到舉止得體,落落大方。通常,相同的嗓音條件,演唱時表現力強的同學更能抓住監考老師的眼球,成功的幾率會更大。所以,考生除了平時的形體訓練以外,還需要多觀察揣摩國內外優秀歌唱家的表演,向其模仿和學習。
二、聲樂作品的選擇
現今,大部分考生誤認為,選擇演唱難度比較大的聲樂作品才具有競爭力。因此,很多考生選擇了自己無法駕馭的歌曲而導致考試失利。所以,學生在選擇演唱曲目時,要正確且客觀的認識自己的歌唱能力,從技術程度、聲區、音色、作品技術的協調等等,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作品。讓考生自己得以在技術上有能力去完成,且能夠表現的輕松自然,收放自如。因此,在考試作品的選擇上,有兩點要求考生去揣摩。
(一)協調性原則
(1)嗓音與作品技術的協調,難易程度的把握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歌唱方法,但都離不開自身的天賦等一系列的主觀條件,所以,在作品的選擇上就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考生本身的條件出發,根據考生的音色、聲區、對作品的掌握程度、考生的技術水平,對作品難以程度的把握以及作品的難易程度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考生能夠在技術上“力所能及”,不應該盲目的追求作品的難和大。
(2)個人氣質與作品內涵的協調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出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同樣,也很難找出自身的氣質和個人表演素質完全一樣的兩個人,而這種主觀上的因素便決定了一點,就是不相同的歌唱者適合演唱的作品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考生自身憂郁適合抒情類的作品,而有的考生就更適合偏戲劇類的作品。所以,考生作品的選擇應該考慮到自身的能力和條件,應與考生自身的氣質相符合。
(二)可聽性原則
(1)旋律優美、節奏鮮明
對于考生作品的選擇上,應該選擇在旋律上大家可以接受的作品。在考試中,經常會出現作品扎堆的現象,也往往會出現幾首作品經久不衰,年年傳唱,但再優秀的作品這樣無休止的反復也會讓監考老師或評委出現審美疲勞,所以,在考試前就要選擇好適合學生自己且具有與時俱進、創新意識和旋律優美的好作品。在作品的選擇上,考生應該去選擇一些節奏感相對比較強烈并且節奏比較鮮明的作品,這樣的作品不僅能激發起歌唱者的演唱欲望,還能為了讓歌唱者具有良好的表現奠定基礎。
(2)難易應相當、中外要兼備、快慢需結合
作品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音域等來劃分的,要難易相當,適合學生自己為主。對于有些學生們來說,中國的作品和一些外國的作品相比較而言,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演唱中國的作品,因為他們可以理解作品的表面大意和較深一層的含義,而一些外國作品對于考生們來說,在歌詞的發音和所要表演出的內容有些的困難。但是這些困難都是要學生們一點點去斟酌、學習、磨合與改進。更要使所選曲目快慢結合,動靜相宜。這樣才能向監考的評委老師完美的展示自己的實力和才華。
所以,考生在平常練習時就要多多注意,使自己的形象、聲音、氣質和舞臺表現力完美的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在考試之中取得理想的好成績。
作者簡介:蔣琳琳,吉林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