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根據1997~2013年我國與東盟主要國家水果果汁產品的面板數據,建立模型,實證分析我國果汁出口增長的決定因素,進一步分析我國果汁出口存在的問題。對此,提出促進中國果汁產業發展的對策:以行業協會為依托,樹立品牌形象;加強對果汁企業的扶持力度;探索“合作社+企業”的合作模式。
關鍵詞果汁產品;出口;影響因素;面板數據
中圖分類號S-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28-326-02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資助項目(SK13YB151)。
作者簡介張丹 (1982-) 女 ,黑龍江鶴崗人,講師,碩士,從事農產品貿易流通、產品國際結算、外貿會計結算研究。
收稿日期20150820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產品結構的優化,以水果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我國出口中逐漸顯現出來,特別是果汁行業作為新興行業,已經為我國創造了大量外匯。也為農民增收、擺脫貧困創造了條件。因為果汁的易腐特點,我國果汁主要出口流向為亞洲周邊地區。東盟地區作為亞洲新興的經濟體,自然是我國經濟不可或缺的市場。近年來我國果汁向東盟的出口額不斷上升,由1997年的248 876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4 400 704美元。為了提高東盟地區果汁產品的出口額,有必要對果汁出口東盟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研究方法在我國果汁產品的出口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上設定模型的形式。首先考慮距離因素。與各種新鮮水果一樣,東盟國家也會有就近進口的趨勢。我國果汁主要出口國家也主要集中在亞洲周邊。隨著距離的增加,就會出現距離衰減想象,所以該研究預判斷其符號為負號。其次,進口國的經濟狀況也是一國進口多少及消費層次的決定因素。判斷一國經濟狀況如何最為常用的標準為人均GDP,所以也被選入該研究模型中,因為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預期符號為正。再次,競爭對手的情況,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盡管水果產品會有距離衰減因素存在,但是從東盟進口貿易量分布角度看,我國并不是處于壟斷地位。除了種植技術外,產量能反映各個競爭對手的情況。雖然現代技術彌補了自然災害的影響,但是產量伴隨自然因素還是會有起伏波動。競爭對手的果汁產量會對我國會形成競爭替代,所以選入模型當中,預期符號為負。綜合上述因素,該研究模型基本設定為:
exutij=β0+β1fjgdptj+β2Dij+β3prutj+uij
式中,下標i代表我國;j代表東盟其他進口國;fjgdptj代表東盟進口國t年的人均GDP;Dij代表我國首都和東盟進口國首都之間的距離;prutj代表東盟進口國其他主要進口來源的這幾種水果產量;exutij為t年我國出口到東盟進口國的果汁產品的貿易額;β0、β1、β2、β3為以上變量的回歸系數;uij為標準差。
1.2數據來源該研究選取的國家范圍是東盟主要國家,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其他國家在聯合國貿易數據庫中無數據或不全),果汁產品包括蘋果果汁、橘汁、橙汁、菠蘿汁、葡萄汁等我國果汁出口大項。東盟國家在經濟發達程度上都具有差異,所以使用面板數據進行分析,而不是進行總量分析。選取了1997~2013年的數據進行分析,也主要是分析金融風暴后直到近年東盟地區的果汁產品進口狀況,特別分析對我國果汁的進口情況。
果汁出口額數據來源于聯合國貿易數據庫(http://comtrade.un.org/data/)。GDP和人口數據來源于聯合國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國家間距離為根據time and data.com數據計算得到的2個國家首都之間的空間距離,我國選擇首都北京。
2結果與分析
根據面板模型的建模程序,對面板數據進行了數據平穩性的檢驗。李子奈曾指出,如果數據非平穩,即使表現出有共同的變化趨勢,而適時上這些序列間本身不一定存在有直接的關聯,此時,對這些面板數據進行回歸,盡管有較高的檢驗結果,但是對現實沒有意義。這種情況被稱作虛假回歸或偽回歸。所以在回歸分析前,對面板數據fjgdp、exu、pru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前對3個面板數據中的序列作趨勢圖。ADF檢驗根據各自的趨勢圖選擇趨勢項和截踞項,結果顯示fjgdp為有截踞有趨勢的項目。面板數據ADF檢驗結果見表1。
如表1所示,3個面板數據都存在單位根,對其一階差分進行檢驗后都不存在單位根,則認為3個面板數據是單整的,于是對3個面板數據進行一階差分調整。采用的是Pedroni檢驗方法,同時分別對面板數據exu和fjgdp及面板數據exu和pru作協整檢驗,檢驗結果見表2和表3。
從表2中可以看出,除了Panel PPStatistic和Group rhoStatistic的P值大于0.05,其余P值都小于0.05。根據李子奈的說法,只要有檢驗認為兩者存在協整關系,則不能拒絕存在協整關系。同樣,表3也反映了Panel rhoStatistic、Panel PPStatistic和Group rhoStatistic檢驗的P值大于0.05,而剩下的3個檢驗則支持存在協整關系。于是又進行了Kao檢驗,結果顯示P值為0.008 0小于0.05,所以認為pru和fjgdp都對exu存在穩定的長期關系。
由于無法確定模型是采用固定效應還是隨機效應,于是對數據進行Hausman檢驗,其方法是先估計一個隨機效應模型,然后在進行檢驗。檢驗假設是應建立隨機效應模型。檢
驗結果顯示,t統計量為6.223 7,伴隨概率為0.044 5,小于
因為建立變參數和固定影響模型會使得數據變成奇異矩陣,參數無法估計,因此,建立不變參數模型形式。不變參數模型估計結果見表4。從表5中可以看出,雖然伴隨概率(P值)不是很高,但是可以解釋各個變量對出口額的影響關系。人均GDP對出口額有正的作用,進口國人均GDP上升1%,出口上升0.03%,顯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影響力不是很大,但是這也符合我國農產品的特色。農產品屬于剛需產品對價格和收入都不會有很大的敏感性,即使收入上升,人均消費果汁數量也不會明顯上升很多。而進口國的其他主要進口來源國的水果產量增加對我國果汁出口也造成了負向影響,即起到了抑制我國出口的作用。競爭對手產量上升1%,進口我國果汁產品下降6.12%。距離因素成為果汁貿易中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對我國的貿易起到了負影響。也就是距離每增加1%,我國果汁出口東盟減少240.63%。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研究結果表明,影響我國果汁出口的因素有進口國的人均GDP、距離的遠近、其他主要進口來源水果的產量。進口國的財富這種因素雖然為不可控因素,但是只要能夠對目標市場加以科學分類,針對高中低端市場經銷不同的產品,就會增加出口額度。對于距離遠近的問題,我國果汁出口商采用的是先從憑祥出口到越南,然后再走陸運或海運到東盟各地,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直接海運的路程漫長問題。
針對東盟其他進口來源的競爭性問題,我國出口商需要下大力氣來改善。我國水果類種植面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這為我國果汁類產品的出口奠定了基礎。但是我國對果汁產品的制造技術遠落后其他國家,而是僅限于出口鮮果。但是鮮果易腐敗和不易存儲的特性,使得我國合作社組織經常面臨“谷賤傷農”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果汁產品出口為我國果農探索了新的出路。但是我國的出口果汁由于酸度較低,很難滿足濃縮果汁產品的需求,只能適應低端市場的需求。從更加深入的角度來看,我國果汁產品處于起步階段,面對國外高端品牌企業的競爭應對能力不足,一旦競爭對手產量上升,把剩余產能押給東盟國家吸納,我國最終將會被擠出東盟市場。而且,東盟各國和我國之間也會存在貿易摩擦,貿易壁壘雖沒歐美那么嚴苛,但是根據筆者調查,印度尼西亞等國在農產品的進口標準已經開始向歐洲看齊,這無疑也對我國果汁初級產品出口不是利好消息。果農方面,由于都是合作社組織下的農戶生產經營,果農不愿意對果汁進行投資,只希望把鮮果賣出即可。而中游及下游批發商,互相推諉不愿意投入更多。這也是造成我國鮮果產量上升,但是果汁出口量上升較小的原因。所以影響我國果汁出口的第三個因素還是歸結為質量和技術問題。
3.2對策建議針對上述第三個因素提出如下改進策略。
3.2.1以行業協會為依托,樹立品牌形象。我國的果汁行業是有果汁分會管理的,它是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管轄。協會并沒有幫助果汁行業創造自由品牌,只是對商會成員的貿易糾紛進行協調。所以現階段的任務應該向新西蘭、荷蘭等國的農產品學習,以協會為依托創辦果汁品牌,促進低端果汁向中高端發展。
3.2.2加強對企業的扶持力度。之所以產生不愿投資的推諉現象,是由于我國的果汁企業都不是很大的企業,即使出現1~2個大企業,它們對國際環境的抗風險能力也不及國外大型的行業協會。針對這種情況,要求完善我我國的果汁行業準入制度,建立企業貸款擔保制度,為企業提供檢疫、通關便利,加速企業出口退稅的速度。
3.2.3探索合作社和企業的合作模式。果農-合作社-企
業之間建立協作關系,這樣可以保證果農的基本收益,也保證企業的生產資料來源,果農可以在合作社或行業協會基礎上與企業簽訂合同,排除了中間環節的盤剝,使得果農不用被壓低果價,企業也保證了產品來源,減少了中間環節的支
出。其中做得較好的有萊陽的俊杰食品公司,但是其成功模式只是適用于鮮果內銷,并沒有為果汁的外銷創造新模式,所以還要在此基礎上與果汁企業建立包銷模式,這樣企業才會投入固定資產進行果汁產品的升級。
參考文獻
[1]
李子奈的論述摘自“經管之家”原人大經濟論壇wulang0731的轉述wulang0731[EB/OL].(2012-03-26)http://bbs.pinggu.org/thread-1400888-1-1.html.
[2] 杜坤.中國蘋果出口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