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
【摘 要】
在任何學校、任何班級,總難免存在一部分后進生,在英語學科中亦是如此,那么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怎樣對待生后進呢?筆者采取的方法是:愛心滋養后進生心田,激趣引發學習欲望,以下是我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
【關鍵詞】
小學英語 學困生轉化
在對待學困生上我們教師往往“愛”之深而“責”之切,陷入以下惡性循環:或是讓他們處在被遺忘的角落,部分教師對學困生失去教育的耐心,覺得教育學困生費時費力,又沒有效果,學困生只有在犯錯誤或者要出成績的時候才會被教師想起。或是讓他們處在經常被教師過分“關照”的角落;部分教師會認為,要把學困生“拉”上來,就得強迫他學,因此強迫他們死扣書本,反復背誦,不管上課下課,總是“含在嘴里、捧在手里”;又或是讓他們處在被“責罵”的浪尖,對這些學困生,教師為了所謂的做到公平,會在課上或課后進行提問,但一遇到回答不出來的就大發脾氣,弄得學生信心全無,有的發展到懼怕老師,在老師面前緊張得不得了。試問那又怎樣讓學生放松自己,身心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呢?根據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我總結出以下幾條小學英語后進生的轉化策略。
一、愛心滋養后進生心田
有些后進生由于不了解學習英語的目的,往往形成他們對英語學科,甚至老師的反感。對于此種現象,我們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于理,更要多給予一份愛心,加強情感教育,耐心指導,不厭其煩。教師要允許后進生出差錯。不要輕易地指責批評,要多點寬容,多一些像Try again. Dont worry. Take it easy. I believe you are OK的安慰,要多看到后進生的努力,用情感保護后進生敏銳的自尊心。課堂上的提問、對話操練等經常采用one by one, pair by pair, row by row, group by group的形式。針對不同的學生,我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每個學生在回答完問題后有一種成就感,特別是那些后進生。在他們答對題時,我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肯定和鼓勵:Very good! Great! Well down! Hooray! Clever boy. Good girl.這些贊賞的話語就像一縷春風,溫暖著后進生的心靈。
二、激趣引發學習欲望
學習困難生的理解力差和頭腦遲鈍,經常表現在他們缺乏求知欲和好鉆研的精神。我們教學中經常發現,有些題目答案就在眼前,只要他們稍一思考就能弄懂,我們也一再的啟發,可他們就是一動不動。在我們的很多人眼里,這就是“懶惰”。但其實這是一種缺乏求知欲的表現。他們對知識沒有了渴望,不想去問“為什么”。所以在我們的學困生輔導上,我認為要想根本轉變這樣的狀態,只有激發出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即我們要讓他們學會思考。這也是我們輔導學困生的最重要的一環。那么我們該如何激發他們對英語的好奇心和欲望呢,從而讓他們積極思考呢?
我是這樣做的:
1.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讓精彩的課堂成為學困生的樂園。在課堂上,我根據教材,設計有動有靜的活動,如游戲,歌曲,表演等活動,小學生都是活潑好動的,只有在這樣動靜結合的課堂里,學生才能樂在其中。因此這樣的課堂也才能成為學困生愛進的課堂,才能吸引他們積極參與,認真思考。
2.利用英語學科的特點,激發學困生的求知欲。我們可以在課堂里或課堂外,講述一些中外文化背景知識,講述各國的風土人情。如有天我在領學生外出的時候講到,有次,有個人對某位女士說:“You are very beautiful.”結果那位女士說:“where? Where?”學生們都哈哈大笑。這樣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反應能使學生們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不同的文化。這樣在潛移默化中,我們使學生開拓了視野,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
3.利用多樣化的課外作業激發學困生的興趣。對學困生來說,單純布置和其他學生一樣的作業是很無效的,因為他們很多人不是不會,就是不肯好好地做。布置這樣的作業對他們的學習是不會有多大提高作用的,他們不感興趣的還是不感興趣,不會做的還是不會做。所以我嘗試用多樣化的作業。比如,我在教學“at the English club”時,我布置給學困生的作業是讓他們去網絡或書本等上面收集關于各國的資料,如美國的首都是哪里,他們說的是什么語言,法國的首都是哪里,說的是什么語言,日本的首都是哪里,說的是什么語言。這樣他們在上課時就會對自己收集的資料十分關注,從而對教學內容也會感興趣。
4.開展課外閱讀,讓學困生積極思考。首先要讓他們覺得課外閱讀并不是高不可攀,然后選擇一些生詞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強又有趣的文章,教會他們查字典,當學困生用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看懂一兩篇文章時,他們嘗到了學習的甜頭,而這些點滴微小的成功會促使他們繼續去閱讀,一篇篇閱讀增強了他們學外語的興趣,擴大了外語的接觸面,提高了單詞的復現率,奠定了較好的英語閱讀基礎。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 一定要摒棄對學困生的偏見,將愛的陽光灑向他們, 以真心換信心,不拋棄,不放棄,積極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幫助英語學困生走出英語學習的困境。
【參考文獻】
【1】彭君曉.關愛“學困生”的個案研究【J】.教育科研論壇,2008
【2】馬建峰.淺談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J】.甘肅日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