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紅
【摘要】手風琴是通過拉動風箱來發出各種聲調的,如果將手風琴比作一個人,風箱就是發聲系統,簧片就是聲帶,所以風箱在手風琴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拉動風箱時產生的不同氣流會使簧片發生震動從而產生了不同的聲調。因此,風箱運行中的速度、力度、幅度和角度都會引起音色、音質及音量的變化。
【關鍵詞】手風琴;風箱
手風琴是靠音簧發音的樂器,風箱的重要性就好比歌唱中運用氣息那么的重要。手風琴是一種和聲樂器,演奏者通過拉動風箱能夠同時產生多個音色,而且每個音色的音量都不相同,這些音符共同組成了一首首動聽的音樂,音樂的節奏鮮明,時而舒緩輕柔,時而鏗鏘有力,時而悲哀婉轉,時而熱情活潑,演奏者通過這些音樂向聽眾傳遞自己內心的情感訊息,聽眾會隨著音樂曲調的變化而感受到演奏者不同的情緒。
風箱是通過手指、手腕和手臂的配合才能充分作用的,所以在控制風箱時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推拉風箱時肩膀和手臂要保持放松,自然下垂,確保手指能夠靈活觸摸琴鍵。同時,手腕要發力,用虎口頂住栓帶。演奏者要根據曲目的需要控制好拉動風箱的力度、幅度,使音樂能夠像流動的河水奔騰不息,使情感得以抒發,讓激情得以釋放,將演奏者的喜怒哀樂在拉動風箱的過程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風箱的運用大致可分為“平風箱”、“頓風箱”、“震風箱”以及“揉風箱”等四種基本方法,前兩種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風箱用法。
頓風箱是手風琴的常用技巧,是左手以突然的爆發力和控制力作用于手風琴,同時右手要配合發出停頓的音節,像打擊樂中的鼓點一樣富有激情,表達演奏者熱情高亢的情緒。演奏者要注意將力作用于一點,突然爆發,迅速收回,從而發出點狀停頓的音,并讓音節厚實、飽滿,富于彈性。在手風琴重奏中,頓風箱的運用還要顧及整體演奏效果,處理好音在力度、長度、音質以及與其他聲部在節奏上的統一性。
此外,還有一種揉風箱技巧,用于表達舒緩、輕柔的曲調。演奏者的左手要自然放松,用手腕帶動手指進行顫動,從而引起整個箱體顫動,使手風琴發出類似管弦樂器的聲音,此時右手應保持按鍵的姿勢;或者是左手拉動風箱,將右手放在手風琴上輕輕的顫動,使手風琴發出顫音。演奏者要根據音樂的曲調進行顫揉動作。由于揉風箱不適用于快節奏的音樂中,而在舒緩的音樂中又不具備弦樂器的音響效果,所以多數情況下不使用這種技巧。
風箱技巧中,除以上兩種常用方式外,抖風箱在手風琴重奏中也較常見,尤其在近現代派作品中。抖風箱需要演奏者保持風箱下部不動,用左手快速的將風箱上部拉起和折疊,從而產生短促的音節;演奏者還可以打開風箱后,快速的抖動箱體讓其產生快速、短促的音節。抖風箱的演奏重點在于使抖動的音節保持均勻,所以演奏者在練習時應該先慢慢練習抖動,當熟練技巧后,再逐漸加快速度。手風琴最富有藝術性的演奏技巧非抖風箱莫屬了,運用得當可以大大增強音樂的表現力,會達到手指無法比擬的效果,抖風箱中常見的是二抖法,但在俄羅斯的巴揚作品中,諸如三抖風箱,不僅手風琴本身的音色更豐富,體現了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巧,而且使音樂更加豐滿,賦予其強大的氣勢,增加了曲目的表現力。
抖風箱的演奏效果不僅能表現出魚兒水中游的安逸,溪水潺潺流動的靜謐,還能表現出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使音樂更加的生動、逼真,表現出熱情奔放、豪放不羈的種種場面。抖風箱時,左臂的肘部位置要放對,不然很容易引起左臂的緊張,肘部要靠近肋部不能上翹。作為手風琴演奏藝術中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表現方法,演奏者要使右手、左手、左腿、左臂、胸部能夠協調配合。用左腿負擔整個琴身的重量,左手和右手按鍵,左臂要根據曲目完成風箱的推拉和折疊,同時保持琴身前下角始終處于關閉狀態,僅開啟貼靠胸部的其余三個角,以完成曲目的演奏。在演奏時,演奏者的左手始終處于運動狀態,不僅要按鍵,還要將力作用于風箱上,所以演奏者要充分利用力的相互性和慣性,讓左手得到適當的休息,以便能夠快速的抖動風箱,提高演奏的靈活性。
由于抖風箱的震速較快,即使方法正確,練習時間過長,也易使人感覺疲勞,因此,練習時間不易過長,在逐步適應的基礎上,對練習次數和練習時間有個逐步增加的過程,抖風箱除單角依托外還有“兩角依托”、“無角依托”、“風箱角碰撞”等多種方式,其技術要求與演奏效果是不同的,只要掌握好“單角依托”演奏的正確方法,其他方式、方法根據不同音樂作品思想內容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方法,基本上能觸類旁通,通過不懈的練習是能夠更好地掌握手風琴抖風箱這種表現力極豐富的技巧的。
總之,風箱的運用在手風琴演奏中很重要,掌握這個技巧要把巧練、精練、慢練、還有更重要的苦練始終貫穿在我們平時的練琴中,才能有效提高我們手風琴的演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