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摘 要】
對于職業高中作文教學來說,需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積極引導學生對生活加以體驗,對社會加以關注,從而揣摩并積累更加豐富的富有生活化色彩的語言,總之,就是要在人文關懷中提高思想認識,破除寫作壁壘。為了達到這種狀態,從寫作之前的閱讀準備與命題構思,再到寫作過程中的精細磨練,都要付出很大努力。
【關鍵詞】
職業高中 作文教學 人文關懷
作文教學始終是職業高中語文教學的難點問題,每每到了寫作的時候,學生都會出現或者下筆空洞言之無物,或者怨聲載道難置一詞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不得到及時解決,又如何能夠談到洞察力的養成與文化底蘊的積累呢?而若想使這樣的情況得到根本改觀,教師人文關懷的賦予將是一條必經之路。
一、以經典美文融入作文指導體系
可以說,作文是閱讀的基本出發點與最終歸宿點,也就是說,閱讀終將指向寫作,并且對寫作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這是我們談及作文人文關懷時首先要認識到的一個問題。把經典美文同語言訓練有機結合,從而在增強寫作能力的同時,賦予作文更多人文關懷的色彩,可以說是一舉兼得的良好舉措。而之所以強調經典美文,則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其一是職業高中學生時間寶貴,其二是經典美文利于個性書寫目標的達成。在職業高中階段,教師帶領學生更多接觸名家精短美文,其途徑可以從全方位進行把握。首先是從方法著手,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將作者的方法進行提煉,意在解決今后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變成作文問題,而不是簡單地記流水賬。比如讀到臺灣作家林清玄所創作的《木炭與沉香》一文,文章里面所講到的佛經故事便可以起到寫作立意的借鑒作用。其次是從思想著手,讀名家經典美文,能夠讓學生收獲更加深邃而有用的思想,從而提升職業高中學生的認知深度,讓其在作文創作中不致淪為空洞,比如學習到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妝》、畢淑敏的《素面朝天》等文時,都可以起到這方面的作用。應當說,無論是從方法著手,還是從思想著手,名家經典美文在作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培養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
二、以寫前互動關照作文人文關懷
若想讓職業高中作文教學更富有人文味道,寫前互動過程是需要特別加以留意的。首先,需要注意到新穎命題的突出意義,在命題過程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綱,以培養多種文體的應變寫作水平為要,形成系統化的、新穎化的命題思路。其中既可以采取故事導入的辦法,還可以借助游戲開場的辦法,同時,在電視、電影等影音資料的輔助下著手,在組織辯論賽的形式下展開,都無可厚非。總之只要這種方法能夠激發起學生對于作文的熱忱,那么這就是合適的方法。至于具體的命題,最好能夠根據文體特點做到更加新穎、更符合時代潮流,如記敘文可以給出具體情境,議論文采取辯論視角,應用文突出學用效果等。其次,需要注意循序漸進的應用原則,每次作文訓練都需要在上一次作文訓練的基礎上逐步提升難度要求,并且保證深度和廣度的進一步拓展,讓簡單的文體逐步向復雜的文體轉變,普通的文體逐步向特殊的文體轉變,使職業高中學生在作文訓練的系統化環境中得到更符合心理發展規律的人文關懷。第三,對各類活動進行作文記述的要求,是作文教學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學校所展開的各種類型活動為基礎,比如軍訓、歌唱比賽、體育比賽、晚會等,讓學生對各項活動進行記述,在仔細觀察和自我體會之后,使用不同的文體表達出來,不失為一種以寫前互動關照作文人文關懷的良好創意。
三、以深入加工促進人文關懷優化
在強調職業高中作文教學人文關懷方面,深人加工實際涵蓋了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細節上的處理,職業高中學生在對素材進行處理與把握時,通常會失去重心,導致作文平鋪直敘,亮點不夠鮮明,此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及時指導,使其在一些細節方面理性放大,讓文章更具形象化效果。比如有的同學所寫的內容:他認為母親過于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而根本不是真正的關愛自己,直到一次生病之后,他才體會到母愛的偉大,母子合好。題材很好,但是描述得明顯不夠深入,教師即可以指導學生對其中某些情節加以細化,比如把母親在醫院排隊取檢查結果的細節進行細致描寫,寫等待的時間很長、寫母情焦灼的心態、寫周圍的環境。通過這種放大式的細節,母親賦予孩子的無限真情溢于言表,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其次是在短評中求證人文關懷的底蘊,在生活里面,能夠搜集取得的眾多素材均只是表面化的現象,如果能夠借助短評的形式進行深人探討,才會從表面化的現象中取得更加理性的內涵。在作文創作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針對一些社會現象、新聞影視等,形成問題意識,以追本窮源、鍥而不舍的精神,從中挖掘出作文的立論點,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不是無病呻吟,而是有的放矢,在作文能力得到訓練的同時,其人文精神的塑造目標也同步達成。
【結 語】
職業高中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環節所在,因此教師需要對其加以充分認識,特別是要注意到作文教學與人文精神的聯系性,從而使作文教學起到培養奠定學生思想高度與深度的重要方式,也使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感受世界、感受恩情。
【參考文獻】
【1】白芳貞.如何提升職高作文教學成效【J】.現代教育研究,2014(02)
【2】蔣水仙.關于職高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4(10)
【3】楊錦萍.立足生活突破職高作文教學困境【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