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嘯
【基金項目】“受新疆師范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41009。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13-01
刻板印象是指人們所共有的一種觀念,關于某類個體的某種屬性(通常是某種特質),也包括某類群體的行為模式。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刻板印象是普遍存在的:人們認為在社會群體中的某個特定群體在某種任務中會處于長期穩定的弱勢狀態,例如,女性在數學運算以及技術性科學學科方面就被普遍認為弱于男性(Kahraman and Knoblich2000; Nelson2009)。
刻板印象威脅是指當處于消極刻板印象中的個體面對評估情境時,所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安狀態(Steele1997; Steele and Aronson 1995)。刻板印象威脅現象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例如當女性面對性別歧視者時,就會產生刻板印象威脅效應(Logel et al.2009)。而在應試環境下,身受消極刻板印象的個體或群體就有可能無法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這種刻板印象威脅產生的影響會使他們產生巨大的考試壓力,進而抑制他們在考試中的表現,甚至導致考試不及格(Markus Appel&Nicole Kronberger,2012)。
在第一篇發表的有關刻板印象威脅的研究中,Steele and Aronson考察了在一所著名美國大學中歐裔美國學生以及非裔美國學生在一項能力測試中的表現。在同樣的任務中,所有被試被告知,依據他們的智力能力劃分為診斷組與非診斷組。如此一來,就可以通過指導語來降低“非裔美國人智力能力較低”這一刻板印象的影響,而實驗任務本身是與智力能力無關的。通過實驗控制,通過閱讀指導語而降低了刻板印象的非裔美國學生,在任務中的表現欲歐裔美國學生同樣優秀,并且相較于那些沒有閱讀過降低刻板印象的指導語的非裔美國學生表現更佳(Aronsonet al.2002;Brownand Day 2006)第二個開拓性的研究,關注的是女性在數學測試中的表現(Spenceret al. 1999)。當今社會存在一種刻板印象觀念,即女性在數學、科學、技術。工程等領域先天具有較低的能力水平。但是,在實驗中,在測試前給予女性被試無性別差異的指導語,將會提高女性被試的任務表現成績,而這些女性被試在高要求的數學測試中通常是表現不佳的(Keller2002; Inzlicht and Ben-Zeev2000; Nguyen and Ryan 2008)。導致具有高度群體認同的非裔美國學生和女性群體在測試任務中表現降低的原因,就是刻板印象威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Brown and Josephs1999)。
繼Steele和他的同事的研究之后,刻板印象威脅研究的設計具有了典型科學實驗研究的特征,包括被試在顯著、不顯著以及無刻板印象情況下任務表現的對比等等。后續的研究發現西班牙裔美國人同樣受到“較低智力水平”這一刻板印象威脅效應的影響(e.g.Gonzales et al. 2002; Good et al. 2003)。而白種男性,也和其他種族一樣,感受到刻板印象威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當他們意識到正在數學測試任務中與亞裔美國人作比較時,他們的刻板印象就會被激活,任務表現成績會下降 (Aronsonet al.1999)。同樣,當男性學生認為測試的目的在于考察個體“社會敏感度”的時候,他們的測試成績就明顯低于認為這項測試是考察“信息加工能力”的男性學生(Koenig and Eagly 2005)。
刻板印象威脅效應的研究對象和領域日益多樣化,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研究結果和數學顯示,刻板印象威脅效應還會影響所有年齡階段的人群。除影響非裔美國學生的智力測試成績外,還會影響白人運動員的運動成績(Stone, Lynch, Sjomeling, & Darley, 1999),女性在談判情境中中的表現(Kray, Thompsom, & Galinsky, 2001),老年人的認知測試中的表現(Levy, 1996),女性駕車技能(Yeung & von Hippel, 2008)男性同性戀者照顧小孩的能力(Bosson, Haymovitz, & Pinel, 2004),等。總之,處于消極刻板印象情境中的任何個體都有可能經歷刻板印象威脅。
綜上所述,刻板印象威脅是廣泛且普遍存在的。不論個體承認與否,也不論個體是否接受,一旦在情境中出現或存在消極刻板印象的線索或信息,個體就能夠體察到到刻板印象威脅,甚至導致表現不佳。因此,對刻板印象威脅領域研究的相關新議題和新爭議的討論就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不僅可以幫助開拓對這一問題的新認知,同時也可以為今后相關領域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提供啟迪性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