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摘要】隨著高中語文課程的改革,作文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雖在高考語文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作文教學卻是公認的教學難題,如何提高高中作文教學質量、效率,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作文 教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79-02
一、高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現狀,從教師、學生、教材三方面來講都不容樂觀。
從語文教師自身來講,對作文教學不夠重視,其一,作文課安排無計劃、隨意性強,考試時都是臨時抱佛腳,隨便找些材料,弄個話題,這樣無序化的作文教學勢必低效。其二,語文教師本身素養有待提高,作為語文教師既要掌握寫作的基本理論基礎,又要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給學生作個榜樣。其三,語文教師在作文評價上不夠大膽,我們要知道學生作文不是文學作品,只要是學生大膽寫作,并有感而發,作為教師就應該鼓勵,不要吝嗇分值,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寫作熱情,作文才能提高。
從學生來講,首先,學生重理輕文嚴重,學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數理化上,課余時間多半被理科和外語占據著,加上語文課時有限,安排不出足夠時間進行文章閱讀和寫作訓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文時必然感到枯燥,無成就感,嚴重影響學生寫作激情。另外,學生受歷年高考因素的影響,作文很難拉開距離,這樣大大影響教師和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積極性和熱忱,所以作文一般采用突擊訓練的策略,這樣很難提高作文水平。
從教材方面看,高中語文教材,第一、二冊側重記敘文和說明文的訓練,第三冊開始,側重議論文的訓練,作文訓練都被安排在交流表達部分,往往被大多數教師忽視。另外,表達交流部分對作文訓練的安排是把各種文體的理論知識分解為一個一個訓練點,但并未作具體明確的指導和要求,因此,教師執行起來沒有一定的標準,在作文編排上的模糊性,導致教師實際運用、操作性不強,所以高中作文教學會出現無序混亂狀態。
二、作文教學的對策
如何改變作文教學現狀,對所有的語文教師來說任重而道遠,我僅結合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談一些自己的拙見。
(一)加強作文教學的計劃性、有序性
作文教學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由局部到整體的一個發展過程,我們應該根據這個規律,制訂作文教學的整體訓練目標和每次作文的具體訓練目標,這樣教師對作文教學就有整體的規劃的把握。根據教學大綱和現行教材的編排,從內容上,高中三年主要進行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訓練,每個部分采用部分到整體的訓練方法,但根據高中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更側重于議論文的訓練,從時間上,高一側重記敘文的訓練,高二側重議論文的訓練,高三進行整合提高。當然每個階段并不是孤立進行的,只是側重點不同。從時間上高中三年作文訓練做具體如下安排:高一上學期側重記敘文的訓練,這一階段主要是作好學生的初高中銜接,讓學生順利地過渡到高語文學習生活中來,并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素材。高一下學期側重運用記敘、議論、抒情、描寫等手法寫好一篇完整的記敘文。高二上學期幫助學生理清議論文寫作的理論知識,側重訓練學習議論中的記敘,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要求學生能夠寫好一篇常規的議論文。高二下學期側重訓練立論、駁論及辯證分析,加強議論文的論據的選取和應用。高三上學期側重學生的開頭和結尾及結構訓練,并分類整理兩年來收集的素材。高三下學期根據考綱進行綜合訓練,要求學生能運用多種方法寫好一篇議論文,側重學生評價與修改,在評價與修改中不斷提升。
(二)引導學生挖掘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素材
作為高中生,寫作的材料來源,多半來自高中課本,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在學生有限的高中生活中引導學生積累與運用課內素材,從積累來說,引導學生分類積累,如文中的經典片斷、作家經典小故事,積累文中文化、古詩名句。從應用來說,要引導學生多角度思維、思考哪些材料可以為哪些話題服務、如何為話題服務,使教材真正成為學生素材源。如積累經典人物,我們可以一個人物為中心,多角度思維積累素材,如祥林嫂,舊中國典型的受封建制度所害的農村勞動婦女形象,她勤勞能干,但逆來順受,最終淪為乞丐,最后凄慘地死在魯鎮一派祥和的祝福聲中,這個經典人物,可以多角度思維,如寫一個人的命運受各種因素影響,其中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有個人性格性情的影響,這個素材可以作為“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人生”“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精神(心靈)枷鎖”“生命的尊嚴”等命題、話題作文材料。大量的素材就在課本里,學生記起的大多是課文的表層,不重視深層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多關注作者及其經歷,思考與此相關的特定歷史、政治、文化、背景給我們的啟示,并及時整理、歸納、研究。課文這些素材不僅提高我們自身的文化素養,也為備考提供了大量真實可靠翔實的素材。教師只要引導學生多角、多思維收集、整理、分類課文材料,寫作時就不會感到無話可說,也就不會懼怕作文。
三、開發適合的寫作訓練,提升作文寫作能力
高中生流傳這樣一句經典話語: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一提到作文學生色變,究其原因是怕寫作,作文無話可說。如何改變這種現狀?首先,我們應幫助學生克服怕寫作的心理,我們采用循序漸進方法,可以先從仿句開始,逐漸擴展到片斷訓練、整段訓練、整文訓練,有這樣的一個心理接受過程,學生會慢慢改變懼怕狀態。其次,教師應深入學生生活,多和學生交流、溝通,感受他們的關注點,在平時作文訓練時,如考試中多選擇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等等。再次,引導學生做適宜的課外練筆,如寫看電視、聽廣播、讀報紙的雜感,寫關注社會議論性日記等。這些練筆不僅讓學生積累了豐富的作文素材,也使他們養成了動筆的習慣。總之,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大膽寫作,多動筆,只有動了筆,才能知不足,只有多寫多練才能有提高。
結束語:
以上是我對高中作文教學的一點想法和思考,可能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的作文教學只要有計劃有目的有序的訓練,并且積極主動的不斷探索作文教學的新的方法和策略,高中作文必會播開云霧見日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