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忻州,原平市軒崗鎮,同華發電公司。
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在綿延的云中山下、靜謐的軒崗河、羊膀河畔,創造過許許多多的奇跡。
奇跡來自于創新,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劉文軍,由他領軍的職工創新工作室于2014年12月,被山西省總工會命名為“劉文軍職工創新工作室”。近年來,該工作室在全方位創新的道路上邁出了鏗鏘之履,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有效提高了機組運行安全可靠性。
勞模領軍
椽筆激發“協同效應”
同華發電公司創新工作室設在設備管理部熱控專業實驗室,前身為“勞模創新工作室”,領軍人正是集團公司特級勞模標兵、同華發電公司設備管理部部長劉文軍。成立創新工作室的初衷主要是發揮勞模、技術專家骨干的示范引領作用,組織職工破解生產難題、開發新技術新發明,激發職工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
創建之初,工作室就如同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得到了公司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從工作場所到硬件配置,從資金投入到設施更新,從項目推薦到成果應用,每個環節都凝聚了公司全方位的支持,使得創新工作室在創辦伊始就得以迅速發展。工作室成立4年來,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業績,大大推進了企業發展與科技進步。工作室將“五有”模式作為規范運作的標準,即:有先進人物引領、有固定工作場所、有創新團隊、有攻關項目、有創新成果,在規范化建設的指引下,圍繞節能降耗、提高設備可靠性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創新活力。
為將創新的力量輻射到每一名職工,工作室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競爭力為主要目標,針對生產系統及設備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組織技術人員進行調研、分析、總結,在職工中形成了業務鉆研和專業技術總結提煉的良好氛圍;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活動,提升職工的參與率、成果率、覆蓋率,發掘職工的創新智慧和潛能,培養出專業素質更高,動手能力更強的技能型人才;通過對技術成果和學習成果的共享,依托工作室這個平臺團隊學習攻關,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力量。
目前,創新工作室的“協同效應”正在持續強化,勞模、專家的引領作用得以發揮,職工創新工作滲透到生產工作的各個方面,創新工作室已發展成為推動企業跨越發展的巨大引擎。
團隊攻堅
創新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同華發電公司,團隊攻堅的腳步從未停滯,科技創新的光芒透過辛勤的汗水照射到每個成員的心中,變得更加生動真實。
創新工作室負責人劉文軍帶領著團隊成員對機組CCS控制算法進行分析?!斑@種算法太粗放,在機組干濕態轉換工況時極易產生主汽壓力大幅波動,制約了變負荷性能的提高,不能滿足電網對機組AGC變負荷運行的需求,每個月雙細則考核要損失100萬元左右?!薄爸挥薪⒕_的數學模型,解決了超臨界機組固有的非線性、強耦合和大滯后等問題,才能使機組的變負荷能力滿足電網ACE調節的需要”,又是一道創新課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尋找著解困的答案?!皬哪睦锶胧智蠼猓俊眲⑽能娨呀涍B續好幾個晚上反復思考、難以成寐。一番番激烈研討后,解決方法終于有了眉目,團隊成員提出:在以機組負荷指令為核心的并行前饋控制策略的基礎上,大量采集不同工況和不同煤種下機組的穩態數據,從這些數據中抽絲剝繭,建立數學模型,通過采用變參數控制,非線性補償,動、靜態前饋控制等技術,解決機組負荷響應較慢的問題,提高機組的負荷調節品質。項目改造后,每年為公司創收達1500多萬元。
然而,這些項目僅僅是工作室眾多創新成果的冰山一角。工作室組建4年來,共完成全廠熱控系統可靠性改造、全程旁路控制系統設計優化、主開關合環控制回路改造等各類改造項目130余項。其中,660MW機組給水泵變頻改造技術更是首開國內先河。該項改造,將原有兩臺35%容量給水泵擴容為兩臺50%容量變頻器調速給水泵,同時保留原來一臺35%容量給水泵作為緊急備用。此項成果先后榮獲了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2014年能效項目優秀項目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014年度中國電力創新獎”,標志著該項目已成為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優秀節能改造技術。改造后給水泵耗電率平均下降1.2%,年均節約標煤約3萬噸,節能效果十分顯著。
在劉文軍的帶動下,這支創新團隊擁有了更強的戰斗力,而團隊創新模式的引入,也讓職工創新打破了“單兵作戰”“一枝獨放”的局面,這種效應已由圖紙轉化應用于生產實踐的每一個環節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鍋爐省煤器煙氣擋板技術改造一舉攻克了SCR催化劑磨損和堵塞的問題,大大降低了脫硝耗氨量及空預器阻力,#1機組突破了安全運行300天的最好紀錄,每年僅催化劑更換費用一項,就可節約600萬元。2015年11月13日,同華發電公司提前49天完成全年發電任務,在電力市場“雙低”寒冰期,該公司依靠不斷創新,邁出了破冰之旅,機組運行可靠性大幅提升,利用小時穩居全省同類型機組榜首。
薪火相傳
打造人才成長搖籃
走進劉文軍職工創新工作室,圖文并茂展示著工作室成員的風采、技術創新項目成果、全年待解決的攻關項目及工作室管理標準等內容,讓人置身其中,感受到創新成果的無限魅力,這種力量成為了同華發電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并影響激勵著更多職工敢于攻關、參與創新。
“錘煉一批尖兵,發展一支骨干,最大限度輻射創新影響,力求成片帶動”,這是同華發電打造人才搖籃的一個成功舉措。目前創新工作室骨干成員共30名,其中研究生學歷2名,本科學歷23名,大專學歷5名,該公司以創新工作室為平臺,充分發揮領軍人的引領作用,為職工全面發展、貢獻智慧創造有利條件。為將創新技術和創新成果普及推廣,工作室把先進控制理論和技術以電子文檔和資料文稿的形式記載在案,供每位員工參考學習。同時還創造了“核心技術討論法”“模擬仿真訓練法”“崗位實地培訓法”等培訓方式,使團隊迅速成長;制定了“師帶徒”制度,技術帶頭人與徒弟簽訂《師徒協議書》,通過師傅傳授知識、經驗,迅速提高職工專業素質。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平均每年為公司培養技術骨干3名,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已成為各專業技術骨干,他們不僅成為了助推企業發展的新生力量,也成為企業持續發展、健康發展的中流砥柱。
匯聚涓涓溪流,摘取累累碩果。這支年輕的團隊散發出蓬勃的朝氣與智慧,走在企業全速前行的道路上,為企業實現提質增效、跨越發展挺起創新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