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際貿易的日漸深入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外貿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符合市場需求,有利于高職教師和學生成長,能為企業帶來直接利益。因此,各高職院校應基于產教融合模式,通過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合理引導學生創業、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等措施,促進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產教融合 高職 跨境電子商務 人才培養
[作者簡介]孟亞娟(1980- ),女,湖北襄樊人,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和商務英語。(浙江 "杭州 "311112)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4年浙江省教育廳訪問工程師項目“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電商第三方平臺操作實踐”(課題編號:8J8700507)和2013年浙江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職業滲透和團隊合作的高職實用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課題編號:1090656)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8-0094-02
近年來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迅猛,而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當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之一。加快高職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通過開展校企合作,基于“產”與“教”緊密結合、“產”服務于“教”的產教融合模式,可以實現企業、學校、學生和社會的多贏局面。
一、產教融合模式的意義
(一)符合高職教育特點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合格的高職畢業生是工作在第一線,懂技術、會操作、能管理、有一定職業素養的技術員。因此,高職教學應該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以應用技術操作為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以“應用”為主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課程和調整教學內容。技能是經驗的積累,適合在真實的工作中獲得,職業素養也需要在一定的職業環境中養成。“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培養模式與高職教育的理念一致:職業教育與產業深度合作,學校與企業結合,師生與一線工作人員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
(二)符合市場需求
隨著以小單多頻為特色的外貿在線交易的迅猛發展,能通過互聯網手段進行跨國商貿活動的復合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缺口越來越大。優秀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應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了解國際貿易、國際支付方式、國際物流和跨文化交流等專業知識,能熟練進行英文網店管理,能在線用英語溝通,能進行海外市場調研、網絡店鋪優化與產品推廣。
采用產教融合模式,學校與企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培養出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業務能力強、知識面廣,能熟練進行某些跨境第三方平臺操作,符合市場和跨境電子商務職業崗位的需求。
(三)有利于高職教師和學生成長
高職教師長期深入參與外貿行業實踐,可以了解該行業的新知識、新動態,準確地把握行業、企業和崗位的新需求,從而進行有效的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學生通過產教融合,參與企業的跨境電子商務日常業務,學以致用,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為日后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四)能為企業帶來直接利益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學生參與企業實操,可以為企業帶來直接的利益。首先,學生專業對口,理論知識豐富,工作上手快,為企業節省了培訓成本,可以緩解校企合作的企業用人壓力。其次,企業可以優先選擇畢業生進入企業工作,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后備軍和新生力量。最后,校企長期合作模式而形成的信息共享,便于企業的管理和定向培養。
二、產教融合模式的培養方案
(一)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應該以崗位職業技能要求為主線來設置課程群模塊,教學環節突出核心技能的培養。為了培養合格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學校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完成基礎文化課、相關專業課、專業實訓課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實操4個模塊的內容?;A文化課以“必需、夠用”為度,相關專業課根據跨境電子商務職業崗位群有針對性地設置專門教學模塊,專業實訓課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實操注重專門技能和職業素養、創新能力的訓練和養成。另外,由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交流多數使用的語言是英語,因此許多企業特別看重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那么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就必須突出英語的運用能力,每個學期都應開設相關的英語課程,尤其是聽說課程。
(二)引入校企合作企業
1.引入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以學校現有的學生和教師資源以及實訓室設備(場地、電腦和網絡)為載體,引入外貿企業加盟,進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操作和人才培養。結合教學需要,讓學生分批逐步參與,定期輪崗,在實操中學習。學校要安排相關教師跟班參加實操兼指導,輔導學生的學習和實操;企業要安排有經驗的一線工作人員作為兼職教學人員,根據產教結合教學計劃,完成部分教學工作。
2.引進平臺培訓課程。敦煌網、速賣通等主要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為了擴大業務,都針對自己平臺的特點和實操技巧,培養了大批專業的講師,還規劃出一系列課程,這些課程可以引入高職課程教學,從而幫助學生畢業后成為“零適應期”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新員工。
3.引入優秀培訓機構。培訓機構有大量具備豐富跨境電子商務實戰經驗的講師和成熟的培訓課程體系,可以在短期內幫助學生在多個跨境平臺成功開店,甚至與國外買家順利達成交易,使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三)成立專業團隊,引導優秀學生創業
跨境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創業實踐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從事外貿崗位的熱情。跨境電商零售行業門檻相對較低,部分平臺免費且可零庫存,給學生創業帶來契機。學校有必要組織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成立專業團隊,指導并協助優秀學生創業。首先,專業團隊應營造創業氛圍,邀請電商企業家到學校進行創業指導和交流,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梢越M織電商創業大賽,引導學生創業并且通過比賽積累創業經驗。其次,專業團隊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利用學生創業的各種扶持政策,選擇部分合適的項目引導學生參與創業。再次,專業團隊可以設立創業基金,解決部分學生資金周轉的問題。最后,專業團隊還可以幫助學生聯系工廠,保證貨源。
(四)選擇合適的考核模式
培養高職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僅僅用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習效果是不全面的,尤其是對于開設了自己店鋪和參與創業的這部分學生。如果學生能夠通過專業學習和課余實踐,達到一定的銷售額或者實現一定的利潤而成功創業,考核模式的多元化就顯得更為重要。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理論考試成績當然不能完全忽視,但實操結果的考核也非常重要。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實操中發布產品的數量、產品質量、銷售業績、利潤等都可以作為考核的依據,結合學生課堂表現、期末成績、實操總結等綜合評定學生成績,這樣可以更全面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動手能力。對于選擇創業的學生,學生的創業業績考核可以作為學生成績考核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替代部分理論課成績,從而保障創業實踐的進行。
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急需復合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這給高職的人才培養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和挑戰。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助于高職院校培養出更多適應市場和社會需求的高質量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在未來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各高職院校必須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廣泛需求。
[參考文獻]
[1]方春龍.產教融合強化校外實訓基地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4(14).
[2]陳長英.浙江省電商從業人員就業質量現狀調查[J].中國商貿,2014(2).
[3]徐玉成.高職創業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以義務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2.
[4]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2).
[5]樓淑娟.高職院??缇畴娮由虅漳K化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