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更是我們民族文化發展的源泉。雖然時代在不斷發展,但傳統文化對于現代人依然有其獨特的價值,尤其在培養青少年的學習、德行、氣質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當下學習傳統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但不應該是一成不變地照抄照搬,也不是簡單地依葫蘆畫瓢,而是需要將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品質與現代的先進理念相結合,從一個良性的角度重新真正地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以發展的眼光去學習傳統文化,以使其能為今天所用、為將來所用。
“傳優養心”青少年傳統文化專題讀本是廣東暨南大學李香平教授以“傳優”(即傳播、傳承、傳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心”(即培養具有愛國心、責任心、誠信心、友善心的人)為主旨,根據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對自己孩子的傳統文化教育實踐,以及對適齡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編寫的一套面向青少年的傳統文化專題系列讀本。這套讀本包括《孝敬之道》《學習之道》《責任之道》《修身之道》(后兩本待出版)等,旨在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以及孩子們的實踐反饋,打造一本讓孩子們真正喜歡學、喜歡聽的青少年傳統文化讀本,而不是傳統教育里那種灌輸式的、填鴨式的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避免了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的三個“兩張皮”現象:學術與市場“兩張皮”、傳統與現代“兩張皮”、教育者和受眾“兩張皮”。
這套“傳優養心”青少年傳統文化專題讀本,作者在內容挑選和編排體例上都有別于其他的傳統文化教材:一是立足青少年常見問題進行專題整編,針對性強;二是立足現代社會需要進行揚棄取舍,專業性強;三是立足青少年的學習特點進行互動,可讀性強;四是立足多元文化背景“洋為中用”,開放性強。故而這套書選擇了《說文解字》《經典擷英》《經典名篇》《古文初讀》等欄目進行編排,還設計了《故事有約》《幽默諷刺》《七嘴八舌》《自我評價》等小欄目,短小精悍,好讀易學,歡樂有趣,力求有針對性地給青少年進行人文精神和傳統文化教育引導,立足現代社會人文精神和傳播傳統文化精神的需要,以輕松幽默、互動應用的方式進行展現,并博采眾長地引用了部分西方經典名言、故事,同時富含趣味性和哲理性,真正體現了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文化傳承理念。
《孝敬之道》《學習之道》這兩本書都是按七個大課進行安排的,每課選取一個傳統文化經典篇目,然后由此引申出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題,再細化、延伸、推廣開來,從不局限于一部書或一個面。其中《孝敬之道》包括“百善首孝一人之本”“慈烏反哺一念親情”“懷刑自愛一報親恩”“莊敬孝慈一行孝道”“勞而不怨一行孝德”“顯親揚名一踐孝行”“推恩及人一順人倫”等。同時,還附錄了課后經典誦讀名篇:《孝經》《禮記·祭義》《荀子·子道》《呂氏春秋-孝行》《鹽鐵論-孝養》《陳情表》。這樣的篇目內容和結構安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