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排球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課程。本文通過認真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旨在不斷優化教學模式,真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關鍵詞】高等院校 排球教學 教學模式 現狀 改革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5-0116-02
一直以來,排球是我國的驕傲,中國女排不僅為祖國贏得榮譽,也對國人的排球運動起到很好的推廣效果。排球成為大眾較為喜愛的運動項目,他們有非常好的排球基礎,也有非常強的練習需求,對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育意識具有重大意義。排球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課程,它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當前高校排球教學還存在諸多不足,對提升學生的排球訓練熱情、提高學生的技能和素質影響很大。因此,要認真研究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并進行有效的改革,真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一 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
1.競技化趨勢明顯
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排球運動是為了強身健體,是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自身的心理健康發展,培養排球興趣,并能夠更好地欣賞排球,陶冶情操。排球教學需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動作和技術要領,需要做到動作規范、技術準確。但是很多的高校排球教學僅僅重視動作和技術,而忽視學生的體能訓練和心理教育,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很多高校的排球教學片面追求學生對動作和技術的掌握,對學生進行反復訓練,以競技體育的標準要求學生,對學生進行訓練,安排的訓練內容非常之多,導致學生不能從中更好地感知體育運動的快樂,不能愉悅身心,不能找到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很多高校對學生的動作訓練過于苛刻,反復的訓練讓學生感到排球運動很是枯燥,漸漸失去了對排球的興趣和熱情,教學效果很不理想,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教學內容的安排有待改進
教學內容安排和訓練形式的單一造成學生興趣不強,常規教學內容安排了過多的基礎練習,訓練的形式非常單一,一味地追求動作的規范性和技術的精準性,不能將基礎動作和游戲互動有機結合,學生總是在練習基本動作,感到非常枯燥,甚至產生了厭煩心理。比如,墊球和傳球的動作練習安排了很多的時間,有時幾節課都是在重復練習同樣的動作,這些動作沒有太大的難度,卻安排了很多的時間。單一的安排忽視了動作和技術的聯系性和連貫性,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
3.教學組織形式較為單一
教學組織形式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和熱情提升影響很大。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學仍然按照傳統的體育教學思維組織教學,形式非常單一,且過多重視學生的競技能力,忽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能鍛煉、審美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學習起來沒有激情。排球教學有很多的動作和技術,有豐富的訓練內容,但是很多教師都是依照同樣的模式組織教學,形式較為呆板,程序化模式讓學生感到沒有新意和變化。常規體育教學過多強調體育的競技性,沒有重視高校學生最為本質的需求,不能從健身和娛樂的層面對學生進行更多的指導和訓練。排球教學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動作和技術要領,還應在把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做好互動交流,做好師生和同學間的互動。很多情況下,高校學生的體育運動都和教師處于割裂狀態,不能與教師形成良性互動,學生的需求不能在老師那里得到滿足,教師也不能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興趣開展排球教學。學生處于被動和弱勢地位,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也不能養成良好的排球運動習慣,更不能使排球成為學生的一種體育愛好,讓學生終身受益。
4.教學評價不夠科學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訓練熱情、指導學生不足、激勵學生提升的重要途徑。重視對學生的評價,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指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訓練成績,讓學生能夠逐步養成良好的訓練習慣。但是,當前高校排球教學評價形式較為單一,評價僅僅停留在體能素質和動作標準上,且明顯滯后,終結性評價不能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單一的考核無法起到更好的糾正和激勵作用。單一的評價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價標準較固定,不能體現學生的興趣和基礎差異,無法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和全面提升。
二 高中排球教學模式改革的策略分析
1.不斷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要不斷解放思想,及時更新教學觀念,運用最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首先應該樹立健康體育的理念,在大眾體育時代,體育的核心是健康,健康是體育的根本追求。高校排球教學應該從學生的健康出發,增強學生體質,訓練學生體能,促進學生強身健體,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為學生的生活和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高校體育教學不是讓所有學生都要成為排球明星,都要成為排球高手,健康和全面發展才是體育教學的目標,排球運動就是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就是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為此,高校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把素質教育作為最根本的標準。教學實踐中,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重視競技技能,確保排球能夠融健康、娛樂和競技為一體,促進學生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的發展。
2.注重對學生排球興趣的培養
排球教學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真正愛上排球,從排球運動得到更多的快樂,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且能夠終身受用。高校排球教學需要重視排球興趣,對有興趣的學生做好強化和提升,對沒有興趣的學生做好培養和強化,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排球、研究排球,不斷提高自己的訓練效果,從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因此,高校體育教師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能夠全面了解排球,能夠感知排球運動的熱情,能夠感知排球運動的中的美學,能夠從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和體驗,從而不斷強化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根據學生的基礎安排教學,讓學生能夠跟上教學節奏;開展各種形式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感知排球的娛樂價值;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讓學生能夠感知自己的進步和收獲,不斷強化他們的興趣;開展各種形式的表演活動,讓學生都能參與其中,獲得真實的體驗,感知排球的樂趣,讓學生能夠真正愛上排球、享受排球。
3.選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
高校排球教學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確保學生能夠得到鍛煉。做好課程的導入,不斷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參與熱情,開展各種形式的游戲,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體驗。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及時了解學生的基礎和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互動,讓學生來帶動學生,形成濃厚的學習和訓練氛圍。將排球技能訓練、排球游戲、排球比賽、排球欣賞等活動融合起來,學生能感知排球的魅力,就會愛上排球;學生從參與中得到快樂,就會提高學習和訓練效率;學生在比賽時就會感知動作和技術的重要性,就會模仿和訓練,就會主動學習、積極訓練。開展各種形式的比賽,讓學生能夠感知團隊的力量,增強他們的協作能力與合作精神。
4.發揮排球的綜合功能
排球運動具有非常多的功能,對高校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排球教學一定要結合實際,圍繞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強化排球的綜合功能,讓學生掌握排球動作和技術、感知排球文化、體會排球的美學價值。以排球運動為契機,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塑造完美人格,讓學生在運動中不斷增強意志毅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讓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訓練過程中,要把握個人價值取向,實現學生人格、技能、智力的全面協同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新時代優秀大學生。
5.優化考核與評價體系
排球教學需要全面優化考核評價體系,改變單一的考試考核和終結性評價,引入過程評價,在排球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改變單一的教師評價,突出學生的自主評價和相互評價,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在評價中找到問題和不足,樹立自信和熱情;堅持差異化評價,每個學生的基礎和興趣各不相同,他們的進步和表現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在評價環節不能單一標準和模式,應該因人而異,確保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總之,排球運動一方面需要速度和技術,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有很高的要求。排球運動對于學生心理素質訓練和抗挫折能力培養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高校排球教學注重教學模式改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綜合能力提升,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葉春娟.創新高校排球教學模式打造高效體育教學課堂[J].運動,2015(3)
[2]朱紅彬、周靜.高校排球教學現狀與教學模式的優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3(6)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