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館藏布局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基礎。本文以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圖書館為例,著重論述了新建圖書館在館藏布局方面應具有的理念。
【關鍵詞】圖書館"館藏布局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1-0019-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的劇增,高校新建圖書館勢在必行。隨著新館的建成和館舍面積的大幅度擴大,如何科學合理地對館藏進行布局,是一個比較藝術化的問題。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圖書館面積54000平方米,閱覽座位4000余個。其設計理念是大開間、大平面、開放式的閱覽空間,管理上采用的是藏、借、閱一體化的管理模式。讀者可以攜包自由出入,體現最大的自由空間。
另外,圖書館一樓設立了咖啡屋,在各層閱覽區又設立了直飲水、休閑沙發和自助復印機,使讀者愿意把圖書館當成自己的第二課堂,喜歡圖書館且離不開圖書館,使圖書館真正發揮作用。
一"區域規劃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圖書館共八層,目前已使用六層,第一層是讀者服務區;第二層是理工科圖書和外文港臺圖書閱覽區;第三、四層是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閱覽區;第五層是電子文獻檢索區;第六層是報刊閱覽區。
圖書館第三、四層是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閱覽區。
這兩層面積為9000平方米,閱覽座位1830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有90萬余冊。
圖書館全部實行開放式布局。工作人員置身于整個大廳,日常工作和咨詢服務于一體,三樓服務區內藏有A—H類圖書,四樓藏有I—K類圖書。
二"管理模式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圖書館采用國際先進圖書館管理模式打造開放式、多功能,集藏、借、閱、咨、查于一體的服務模式。圖書館全天連續不間斷地開放達13.5小時,各個功能區之間實現無障礙互通,圖書借閱手續集中在出入口處的總借還臺辦理,咨詢服務由分散在各功能服務區的工作人員提供。讀者可隨意在各個功能區閱讀圖書報刊、欣賞多媒體、檢索聯機數據庫、自由享受全方位的信息資源服務;讀者可以隨意使用圖書館內密布的信息點和工作站,迅速準確、方便地獲取包括館藏書目、聯機目錄、數據庫資源、電子圖書等;利用館際互借、電子文獻傳遞等圖書館相關服務,獲得深層次的信息資源服務。
圖書館工作人員用無比的熱情和智慧,利用圖書館良好的平臺,向讀者提供高效、優質、快捷的文獻信息服務和優雅、舒適、恬靜的學習環境。今天的圖書館正以信息
服務、科學服務、網絡服務為重點,向文獻信息中心、學術交流中心、讀者服務中心和高品位的文化活動中心發展。
三、四樓人文社會科學區域管理更為人性化、自然化。實現開架借閱,這極大地方便了讀者,同時也在最根本意義上體現出了圖書館的開放性,開架的面積和范圍還有待擴大,為讀者閱讀帶來更多的便利與實惠,使他們感覺在書海中漫游,猶如閑庭信步,實現了開架借閱,極大地方便了讀者,同時也在最根本的意義上體現出了圖書館的開放性。
工作人員分布在咨詢區和各類區域。直接與管理的文獻融為一體,直接聯系讀者和文獻。讀者有問題隨時詢問,而不用到處尋找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置身于讀者和文獻之間,也顯得和諧親切。館員為讀者提供的全方位服務,使館員零距離地接近讀者,這都將直接影響讀者閱讀的感受和效果。
圖書館人文社會科學圖書有90多萬余冊。
三"布置藝術自然化
圖3、圖4是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圖書館,造型莊重、典雅、大方,整體建筑坐落在蓮花湖畔,室內外環境優美,體現了我院及園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我院及園
區物質文明的發展水平,是珠海市金灣區的一大景觀,如圖3所示。
圖書館建筑、裝飾的人文化色彩將直接影響人們對閱讀的感覺和效果。閱讀環境不但是一個外在的實體存在物,而且還是一個內在的心理感應物,它直接或間接影響著讀者的閱讀感覺。環境的清潔、衛生、優雅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能給讀者帶來愉悅感覺的則是更高水準上的要求。
圖書館內部環境布局簡潔明快、樸素典雅、人文精神和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功能高效實用,感覺舒適、親切。
以第三、四層為例:閱覽座位位于窗體處,環繞一周,書架位于中間區域,工作人員位于進門處,如圖4所示。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圖書館第三、四層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閱覽區文化味濃、環境優美、布局合理、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大氣而又實用的文化品格,為讀者創造了一個有文化底蘊、特色鮮明、氣派實用的學習環境,成為圖書館具有人文特色的文化區域和亮點之一。把圖書館功能與文化整合、環境美化與文化整合、導向標識系統與文化整合,達到知識在文化概念上的延伸,達到豐富視覺空間文化內涵的目的。
在總體規劃中,力求分區明晰、簡潔大氣、視野開闊,通過藝術手段做大量的裝飾,加強文化環境的美化。在休閑區設有沙發,體現人文氣息和實用功能。沿著走道擺放著很多普通但生命力旺盛的植物,藍、黃、綠色的窗簾營造一種溫馨、寧靜、健康的學習環境,在內部空間上體現綠色、生態、環保的特點,總體布局富于藝術性、現代性。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