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它不僅滿足了幼兒生理和心理健康發展的需求,同時也對其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和個人品德等多方面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家園合作促使了教育工作者觀念的轉變,成為當代社會中兒童教育的一大趨勢。然而,從目前家園合作育兒的實踐效果上看,在教育觀念和具體實施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闡述了家園合作的內涵和意義,分析了幼兒教育管理中家園合作的現狀和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管理""家園合作""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6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1-0157-02
伴隨著物質生活和經濟條件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幼兒教育的觀念也在不斷地深化和發展。無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幼兒的監護人,都逐漸意識到家園合作育兒對于幼兒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滿足了幼兒生理和心理健康發展的需求,同時也對其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和個人品德等多方面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家園合作育兒是幼兒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環,這種合作不僅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促使了教育工作者觀念的轉變,成為當代社會中兒童教育的一大趨勢。
一"家園合作的內涵及意義
從國外對于家園合作的研究成果上來看,早在18世紀美國的家園合作就已經處于萌芽狀態。為了促進兒童對宗教的信仰和自身道德的培養,家長們會自行建立家長會去研讀圣經、禱告和進行監督。①隨著這種教育觀念逐漸發展,在20世紀中葉,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去強調這一教育理念。例如,在美國所制定的“家庭開端計劃”就是為了促進孕婦產前的健康和嬰幼兒早期的發展,以此來發揮家庭的功能和作用。②
在國內,學者陳鶴琴在早期已經提出了家庭與幼兒園在幼兒家園中合作育兒的重要性,她認為幼兒教育只有借助于“兩個方面的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之后,在幼兒教育的實踐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學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開始關注這一話題。同時,職能部門也在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去提升幼兒園和家庭的緊密聯系度,倡導兩者之間的合作育兒。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里面就明確地指出,家園合作是一種雙向互動的活動,需要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一致,需要幼兒家長和幼兒教師的相互理解與支持。③家園合作的目的是以幼兒作為教育的核心,以兩者間的互動作為教育的手段,以此來利用社會共有的有利資源促進幼兒生理和心理的全方面發展,這其中既包括了幼兒園作為專業教育者的引領和帶動,更有家長作為監護者的配合和合作。
二"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存在的問題
家庭和幼兒園作為幼兒接觸世界的兩個重要渠道,在其教育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從目前家園合作育兒實踐的效果上看,在兩者合作的觀念和形式上仍舊存在著一些不足。
1.合作觀念缺乏一致性
相較于家庭的施教方式,幼兒園不僅僅是傳授一些基礎生活常識,為孩子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奠定基礎,幼兒園還有著完善的規章制度和作息規則,能夠讓孩子漸漸地理解集體生活,學會自律。而家庭的氣氛和運作模式則更為輕松,孩子生活的狀態會更自由和放松。正因如此,一些家長會有著“孩子不聽話,送給幼兒園管教”“孩子在幼兒園學的,不用在家里做”類似于這樣的想法,將幼兒的教育責任完全寄托于幼兒園。當然,還存在另一種狀況,一部分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精神寄托下,會無視幼兒園所安排的學習節奏,希望孩子能夠盡快地學習更多的知識,對孩子成長過程的某些問題過于敏感,對孩子施加了過多的壓力。這兩種觀念使得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觀念出現了偏差,對于缺乏自律和分辨能力的幼兒來說,極容易產生負面的影響。
2.合作交流缺乏雙向性
幼兒園和家長是幼兒成長中的好伙伴,這兩者都應該成為有關幼兒信息的發送者和接受者。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很多家長即使參與了與幼兒園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但是,他們更多是處于信息接收者的地位。有一些家長每次都能夠來參加家長會,也非常愿意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但是對于孩子在家庭的表現和內心的想法卻不太清楚。同時,我們也發現,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女性。父親在幼兒教育中所承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他們對于孩子的影響和看法對其成長也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增強兩者信息交流的雙向性,讓幼兒在家庭的成長也成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了解了幼兒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了解家庭對于幼兒園教育方式的看法和希望,幼兒園的教育管理者才能夠針對每個小朋友特殊的情況做好應對的措施,保證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3.合作形式缺乏多樣性
為了實現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良好溝通,許多幼兒園也展開了一些常規活動,讓家長能夠掌握幼兒教育的方法,參與到孩子培養的過程中來?,F有的比較成熟的方式有幼兒園開放日、親子運動會、打電話、接送時交流等方式。從活動的形式上來看,仍舊是幼兒園為信息的提供者,家長能主動參與幼兒教育管理的機會并不多,在合作的地位上仍舊處于比較被動的位置。這也就是一些家長對于幼兒教育不夠主動,無法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實施的重要原因。
三"促進幼兒教育管理中家園合作的建議
既然家園合作對于幼兒教育管理有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針對它在實踐過程出現的一些不足,就應該通過幼兒園和家庭兩方面的努力。而幼兒園站在專業教育者的角度應該做好引導和帶動的工作,提升家庭監護者的積極性和配合度。
1.專業培訓,增強教師職業素養
為了促進幼兒教育管理中的家園合作,首先要通過專業的培訓,增強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素養。因為教師是家庭成員接觸幼兒園的主要渠道,家長們能夠從老師那里了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的全面信息,幼兒園也能通過教師與家長們溝通和交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發現一些教師,因為不善于處理與家長的關系,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有時甚至會迫于家長的壓力打亂本身應有的教學秩序。通過兒童教育和人際溝通等相關培訓,提升教師本身的職業素養,塑造她們對于家園合作的正確教育觀念,再通過她們傳遞給每一位家長“教育一致性”的重要意義。
2.創造條件,提升家庭成員配合度
從家庭的角度出發,必須要更正一些家長過于依賴幼兒園對孩子的管教,將幼兒教育簡單直接地等同于“幼兒園教育”的觀念。為了充分讓家庭認識到這一點,可以邀請家長們參與到學校教育的活動中來。在某些幼兒園,鼓勵家長成立“家委會”,直接參與和監督幼兒園的教學,這就開拓了家長與幼兒園交流的新渠道。另外,還有一些幼兒園會讓家長到幼兒園來上課,介紹他們自己的職業。同時鼓勵每一位家庭成員,特別是父親要多參與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活動,不要僅僅依靠母親這一角色。在幼兒園專業教育者的指導下,讓家庭每一位成員也變成“家里的老師”,把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的教育觀念可以銜接起來。對于孩子來說,家庭成員更為親密,這樣的教育效果也會更好。
3.新舊結合,疏通多種交流渠道
要提升雙方的配合度和緊密度,就必須暢通兩者之間的交流渠道,讓幼兒園和家庭可以更好地互相了解、互相支持和互相配合。一方面要暢通直接溝通的渠道。首先,定期召開班級家長會與家長溝通,做好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細化管理。其次,還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家訪,特別是對于某些表現較為異常的孩子更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還有,定期舉行幼兒園開放日等親子活動,讓家長以教育者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同時提升家長對于家園合作的意識,真正讓幼兒園和家庭的教育觀念形成一致。
同時,借助于新媒體搭建適宜于雙方聯系的交流平臺,也能夠進一步促進家園在幼兒教育方面的合作。幼兒園可以通過建立網站、QQ群或者微信群等方式,隨時更新幼兒園的教學計劃、工作重點和孩子的最新情況。這樣的方式解決了一部分家長在時間和地點上的局限性。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教師也能夠從家長那里獲取更多的信息,更好地激發家長參與幼兒教育管理的興趣,提升家長參與幼兒教育管理的熱情。
注"釋
①黃瑞芳.農村幼兒園家園合作調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
②③劉婷.美國“早期開端計劃”簡介及其啟示[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0(9):46
參考文獻
[1]曹麗莉.有效實施家園合作,讓溝通更和諧[J].科技展望,2015(5):238
[2]王曉穎.家園合作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J].中外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2):142
[3]林民芳.家園深入合作,提高幼兒園管理水平[J].教育探究,2011(2):30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