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獨特的優勢,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普及,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了教學的時效性,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具體,更加促進了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但是它也有一定的負面效應,在教學中教師應恰當地使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網絡教學""政府職能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1-0027-03
隨著新課程改革時代的到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教師的作用、學生的地位、教學的結構和過程無不在進行著變革,如何更好地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作用,更好地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服務,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新課題。本人針對這一課題進行了題為“政府的職能”的網絡教學實踐,下面就這堂網絡課教學實踐談談我的思考。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作用
1.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教學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和興奮點,活躍課堂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高中政治理論性較強,學生的理論水平有限,尤其是農村中學的學生水平更有限,單純地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讓學生的理解水平達到教師要求的深度和廣度。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可真實再現或創設模擬與教學內容相似、相關的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體驗,從而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認同感,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和興奮點,活躍課堂氣氛。
如我在進行“政府的職能”網絡教學時,模仿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撒貝寧探兩會的形式,創設四個情境:公民小王開車遇雪災(被政府所救);公民小王去超市買菜感受物價的高漲(政府調控物價);公民小王響應政府的號召,學習雷鋒精神,做好事(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高);公民小王在兩會期間回老家為他的父母辦社保(政府為公民提供服務)。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教材中關于政府四種職能的意境中去,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較好地理解了政治、經濟、文化和公共服務四種職能,從而突破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2.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教學能使思想政治課教學極大地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實際,增強時效性
網絡教學在時間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充分利用其優勢,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利用網絡的快捷性,及時補充時事知識,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課程主要闡述黨和國家的政治政策,而政策要隨形勢的發展而調整變化,但是我們知道教材的更新具有相對滯后性,作為政治教師就應依據形勢的變化而發展,及時補充時事知識和調整教學中所舉的事例,使教學活動和內容能與時俱進。網絡則能使教師迅速獲得大量豐富的新信息,使其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時效性可以充分得到體現。
如我在進行“政府的職能”網絡教學時,時逢全國“兩會”召開不久,在分析政府的基本職能時可使學生現場登錄“中國政府網”,大量的信息隨之呈現在同學們的面前,看到的是最新的時政新聞,可以在線觀看或閱讀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及時了解中國重大路線方針政策的變化調整,甚至可以通過“我有問題問總理”這一央視網絡欄目,就自己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與總理在線交流。這樣的網絡教學既增強了時效性,又極大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還增強了學生作為公民的主人翁意識。一節課下來,學生既掌握了知識,了解了時事政治,又當家做主了一回,從而使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更濃了。
3.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教學能極大地化抽象為具體
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材中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很多,對于學生來說這些知識大多都比較抽象,要使學生較快、較好地掌握,教師就必須盡可能地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與個別的、具體的、生動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使理性感性化、一般個別化、抽象具體化。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教師可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它能感性地、生動地、直觀地、具體地、多角度地再現和模擬多種情境,從而促使學生加強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政府的職能”這一課的內容對于高一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學生初學“政府”這個名詞時,對哪些部門屬于政府是很模糊的,在頭腦中是沒有概念的,學生很容易把村委會、居委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歸屬于政府,反而把公安機關歸屬于司法機關。教學時教師可通過網絡讓學生瀏覽“中國政府網”“福建政府網”“漳州政府網”等網站中的政府機構設置一覽表,立刻使整個政府機構就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對政府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再者,教師可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整個國家機構的設置,這樣的教學是學生所喜愛的。
4.在理解政府職能不是全能的時候,可以借助網絡瀏覽
“中國就業網”,可以了解當前政府有關的就業政策和服務、就業培訓、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及就業形勢,使學生明白公民就業不能完全靠政府,主要靠自己。這樣既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又教育了學生在當前就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學生應加倍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發揮了思想政治課德育的功能,從而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5.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教學能極大地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網絡教室設置有教師機和學生機,所以它具有交互性的功能。這種交互性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的參與創設更為廣闊的平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時師生、生生互動就會較為熱烈,進而克服傳統課堂的一些弊端。
如我在進行“政府的職能”網絡教學時,要求學生實時進入“中國政府網”,瀏覽國家最新的《政府工作報告》,并分別找到屬于履行政府基本職能的案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要閱讀大量的信息,又要對大量的信息進行甄別、比較和篩選,還要與新學的知識進行對照,這樣要完成學習任務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時就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師生間和生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探究與共享,讓同學們可以在網絡交流中更自由地、更大膽地亮明觀點,在不同觀點的交織與碰撞中升華對知識的理解,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6.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教學能當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之一就是難以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當堂檢測,而網絡的測試功能,恰恰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它可以當堂對學生進行檢測,這樣以便同學掌握自己的不足,教師也能知道教學過程中同學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查缺補漏。
如我在進行“政府的職能”網絡教學時,將事先設計好的當堂檢測題上傳到網絡上,讓學生進行“在線答題”。教師根據學生“在線答題”的情況,大體可以判斷學生對這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甚至可以判斷不同層次學生各自掌握的程度。教師還可以對各層次的個別學生通過教師機對其答題情況進行點評,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點評。這樣學生能及時得到教師和同學的信息反饋,并及時改正錯誤,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師生負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對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課教學提出新的要求
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課堂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網絡教學也不是全能的,它的橫空出世,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帶來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嚴峻的考驗。
1.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課教學對教師信息技術、專業知識、駕馭課堂等各方面的素養和能力帶來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嚴峻的考驗
首先,雖然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課堂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其作用再大,也只是對教學起輔助作用,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政治課教學都適用于網絡教學,所謂的教學模式上的變革,并不是要我們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要我們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再次,網絡課備課量極大,課前教師要做好充分地準備,教學過程中又要做到處變不驚;最后,網絡信息量大,對學生有積極的影響,但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教師要及時做出引導。這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駕馭課堂等各方面的素養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課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信息技術素養、學科知識、思想道德等素養要求較高
首先,網絡課課堂容量大,教師要充分準備好給學生課前預習的問題,學生要花足夠的時間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故要求學生在課前要做充分的學習準備,而這個環節往往被同學忽略了,造成對教師講解的新課知識囫圇吞棗,也就影響到后面的教學進程。所以要上一堂高效的網絡教學課,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網絡課教學還對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學科知識、思想道德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信息技術素養不高的學生,在操作電腦時會手忙腳亂,跟不上教學節奏,從而影響到教學進程和效果。政治學科素養不高的學生,在瀏覽大量信息的過程中,無法準確、快速地找到所要的有效信息,無法把信息同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就會出現一節課下來,顯得非常忙碌,但什么也沒學到。網絡上既存在大量的有益信息,也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在網絡環境下的政治課教學中,學生要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
鞋”是很難的,這就要求學生要自覺地、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如我在進行“政府的職能”網絡教學“在線答題”這一環節時,學生要瀏覽的《政府工作報告》信息量非常大,如果學生課前預習不充分、電腦操作技術不熟練,運用所學的新知識進行探究,就造成有的學生囫圇吞棗,對信息不加篩選而是把整段的內容進行粘貼,更有學生禁不住網絡的誘惑而不顧課堂紀律進行其他操作。
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會與教學相得益彰,運用不當會與教學背道而馳。
參考文獻
[1]徐同耀.依托高中思想政治課"加強學生德育教育[J].金田,2011(10)
[2]劉麗清.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對“教師”與“學生”角色轉變的反思[J].中學教學參考,2013(30)
[3]夏志錦、杜桂娥.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