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數學教育作為科學教育的基礎,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基于一般認識規律的特殊認識過程,而且還應該是一個使聾生獲得充分發展的過程。聾生是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只有真正參與了教學活動,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新知,聾生的主體性、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發展。
【關鍵詞】聾生""數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6-0049-02
一"自主學習的含義以及聾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
通過聾生自主學習的培養使聾生愿學、樂學。調動并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增加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愿學和樂學,解決學生存在的厭學問題。
通過聾生自主學習的培養使聾生會學、善學。要強化學法指導,使學生知道怎么樣學習才能省時省力效果好。在新的形勢下,使受教育者掌握多樣化的學習技能和方法,改變盲目學習的狀況,是實現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
通過聾生自主學習的培養使聾生自醒、自勵、自控,這些要求主要屬于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發展目標。自主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要把學習內容作為認識的客體,而且要將自己作為認識的客體;要對自己做出客觀正確的自我評價,從而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激勵、自我控制、自我調節,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斷提高。
通過聾生自主學習的培養使聾生具備適應性、選擇性、競爭性、合作性、參與性。主動合作、樂于合作、善于合作是人類賴以存在與發展的社會基礎,是人的良好品質。
二"如何培養聾生的自主學習
1.提倡啟發式教學,創造有利于聾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氛圍
在教學中提倡啟發式教學,創造有利于聾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氛圍調動聾生思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自始至終地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學習過程、培養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從學生入學起,教師就應該為這種氛圍的形成創造條件,每一節課都要留有余地,讓學生有發表見解的機會,讓他們做練習、提問題、談看法,使課堂成為師生相互交流信息的場所。這樣課堂的氣氛才會活躍,聾生才敢于并愿意積極思維,為對聾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培養打下基礎。
第一,啟發聾生發現,培養自主學習的興趣。數學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強的特點,由于聾生抽象思維能力差,故其在學習中不喜歡獨立思考問題,過分依賴教師講解。故應運用啟發式教學,使聾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求、積極思考,自己觀察、發現并領會某些新知識,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在比較中觀察、發現,以達到同化。當新舊知識之間存在某種聯系時,充分運用知識遷移原理及概念的同化原理來組織教學,使聾生在新舊知識的比較中,通過積極思考,自己發現相通點,獲得新知識。
例1,已知P為三角形ABC內一點,∠ABP=∠BCP=∠CAP=θ,求證:ctgθ=ctgA+ctgB+ctgC。
分析:由圖形的特征可以聯想到舊知識面積關系,即概念的同化。S⊿ABC=S⊿APB+S⊿BPC+S⊿CPA
比較題中待證式與上式的異同,可知,由于它們的結構相同,只需從面積關系入手轉化舊知識使問題獲證,因此便明確了證題方向。利用面積公式、三角函數、等比定理可得S⊿ABC=(a2+b2+c2)/4ctgθ,S⊿ABC=a2+b2+c2"/4(ctgA+ctgB+ctg"C)比較之,即可得結論。
在觀察中發現、肯定,即概念的形成原理。觀察是用視覺感受客觀事物的現象、特征,從而獲得知識的方法,是聾生運用視覺補償聽覺缺陷的重要途徑,亦是他們的長項。聾生觀察得越細致、全面,就能為他們正確進行思維活動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因此,根據教學內容,因勢利導地啟發聾生在觀察中積極思考,引導他們通過細致的觀察去探求知識,發現知識。
如,在學習“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這一單元時,先布置學生自行作圖,把直線和圓的各種位置關系均羅列出來,讓學生提出各種猜想。這時學生提出的猜想一般是零亂的、不系統的,有的遺漏、有的多余,并且正確和錯誤混雜在一起。然后由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再按一定的順序指導他們閱讀教材,也可以指導他們繼續探索,提出新的猜想等,以形成對概念的清晰認識。
第二,啟發聾生一題多想、一式多用。
例2,求
分析:用根式換元及指數三角換元兩種方法可得:
原式=
第三,啟發聾生聯想。聾生做數學練習時,常常表現為思維遲鈍、應變能力差,不能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要培養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傳統提倡的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是一個好辦法。
例3,求函數y=的導數。
分析:正常復合求導,可得結果。亦可以兩邊取對
數后再求導,也可得結果。y'=導數為。
第四,啟發聾生討論。聾生思維發展水平低,理解能力差,解題時多采用課本上或教師講過的方法,極少會提出或運用與眾不同的方法,其思維缺乏創造性。因此,在教學中,啟發聾生就某個問題進行討論,通過他們各抒己見,共同探討,集思廣益,得出有所創新的解題方法,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的思維。
例4,設g(x)=f(x+c),其中c為常數,g(x)與f(x)均為導函數。
證明等式g'(x)=f"'(x+c)成立。
分析:可用定義:改變量、比值、取極限證之;亦可用復合函數求導證之。均可得g'(x)=f"'(x+c)
第五,啟發聾生深入分析、總結。聾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理解難以透徹深刻,推理欠嚴密,邏輯性差,不能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在教學中注意啟發聾生對于數學問題的分析,而不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
例5,如果[f(x)]2=A,那么必有f(x)=
。對嗎?
分析:從左右極限的理論說:肯定是不對的。具體例子如下:
函數f(x)=x/|x|那么[f(x)]2=1=1存在,
但因在“0”處左極限是-1,右極限是1。所以f(x)
不存在。從而結論是不對的。
第六,啟發聾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啟發聾生能深入地鉆研問題,能從復雜的事物中把握其本質。
例6,求積分,得到以下的三種結果:結果
矛盾嗎?
sin2x+c1;-cos2x+c2;-cos2x+c3
表面矛盾,實際上用三角公式及在常數處調整一下,便是統一的。
2.根據課程內容使聾生的自主學習向課外延伸,提供聾生自主學習的場景
聾生的數學學習不能局限于有限的課堂教學,應讓聾生利用大學的圖書館和網絡主動地汲取知識,進行自己主動的學習。如教師根據數學的教學內容設計讓聾生自學課程外延的內容。給出自學的提綱,包括自學的內容、步驟、思考題、作業等。教師逐一檢查,課堂上講評。教師還可以鼓勵聾生學習寫作關于數學的論文。另外,教師課下要設立質疑和答疑時間,每一學期要求每個聾生至少有一次與老師質疑、答疑的時間,檢查聾生自主學習情況,發現聾生自主學習中的問題,提高聾生自主學習效果。
三"結束語
數學的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基于一般認識規律的特殊認識過程,而且還應該是一個使聾生獲得充分發展的過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聾生是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教師要為聾生的學習創造種種條件,但永遠也不能代替聾生認識。優化的教學過程,必然是聾生參與活動的過程。聾生只有真正參與了教學活動,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新知,聾生的主體性、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發展,才可能成為21世紀的合格公民、建設者。
參考文獻
[1]馬忠林主編.數學思維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盛祥耀主編.高等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馬忠林主編.數學學習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
[4]周玉仁主編.小學學科教學論(數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