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戰略任務,也是對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從注重“三進”工作、注重社會實踐、注重文化熏陶、注重網絡引導、注重輿論引導五個方面展開論述,總結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舉措。
【關鍵詞】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6-0134-02
當代大學生是當代青年中的佼佼者,承載著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大學生的價值觀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精神追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影響甚至是深遠的、負面的。在這樣復雜和多元的背景下,要培養當代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義不容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提高引導的能力,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踐行者。
一"高校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核心陣地,充分體現著高等教育的價值與功能。從高等教育的社會功能來看,促進人和社會的發展是高等教育重要價值的體現。高等教育還是構成大學文化的重要元素,發揮著傳承、改造和創新文化的功能,承擔著培育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首先,高校是當代大學生成人成才,走向社會的最后平臺。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的引導作用,高校承擔著教育大學生傳承傳統美德、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的社會功能。其次,高校是傳播理論知識,完善大學生專業知識體系的場所。高校的基本任務就是傳播知識、傳承文化,利用自身所擁有的教育資源優勢,通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傳承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二"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上存在的問題和差異直接關系到高校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教育和引導的成功與否。雖然目前大多數大學生都能夠正確認識到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并且自覺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自己的行為規范中,但是,由于受到全球多種價值觀的沖擊,導致一部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缺失。高校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臨的主要問題具體表現以下三個方面。
1.低估了社會不良風氣對學校的影響
社會不良風氣在高校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相互攀比、入黨動機不純、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走形式等等。少數大學生把能否獲得經濟效益、是否有利于個人生存與發展作為對絕大部分事物價值的評定準則,導致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在大學生中產生影響。
2.低估了片面強調技術技能的職業價值觀的影響
隨著整個就業環境的變化,廣大企業出于用人成本等方面的考慮,偏向于錄用專業技術技能較好的畢業生,要求畢業生一上崗就能掌握相關的技能,創造利潤。在這樣的背景下,導致很多大學生一進入大學就只注重專業課而不花時間和精力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上。他們以企業的招聘要求為標準,片面地理解職業價值觀,很多職業類的高校也把職業價值觀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認為學生掌握了專業技能就可以了,而忽視了職業價值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部分內容,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培養大學生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中能夠有所作為。
3.低估了網絡對主流意識形態的不良影響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網絡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諸多優質的教育資源,比如專業教學資料、課件、講座、論壇和大量招聘信息、就業信息等。這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同時網絡上也充斥著來自于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甚至有些不良思想也在各種漂亮的偽裝之下迅速傳播。這些負面元素對鑒別能力較弱的大學生很容易產生沖擊,容易造成大學生價值取向的紊亂和對現實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認可的動搖。
三"高校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措施
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陣地的高校,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落實舉措,充分發揮高校的平臺引領作用,教育和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注重“三進”工作與職業教育的結合
只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職業價值觀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價值觀形成中的作用,教育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教材、課堂這兩個平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三進”工作落到實處,武裝學生的頭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方面,根據形勢的不斷變化,通過適當地調整課程的教學計劃、內容、教學形式與方法,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相關內容,以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展現,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三進”工作。
2.注重社會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更多地指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感同身受,從而達到內心的認同;通過讓學生體驗生活來了解社會,真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另外,任課老師還要以座談、主題演講比賽、知識講座、圖片展覽、視頻播放等豐富多彩的形式指導學生開展相關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注重文化的熏陶,倡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教育與文化有著天然和必然的聯系。如何有效推動多種文化的交流貫通是高校在文化育人活動中必須要著重思考和謀劃的方面,充分發揮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等不同文化的交融優勢,這是破解這一難題的一個有效方法;另一個方法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文化、傳統文化、地方文化和大學文化的作用,推動多種文化形態交流融合;還有就是通過知行合一的行為促進文化建設,推動意識與實踐緊密銜接,引導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支配自身行動的文化自覺。
4.注重網絡的引導,充分運用網絡正能量
網絡在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有利也有弊,網絡給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帶來了諸多有益的影響,同時由于網絡中的一些不良信息也給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豐富,存在著強大的信息資源。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為大學生開啟一扇全面了解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信息,全面了解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窗口。利用“紅色網站”的興起、“黨員之家”的建立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深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激勵大學生積極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
5.注重輿論的作用,積極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高校要利用文明單位創建的契機,加大美麗校園建設力度。思想道德建設重在養成,貴在實踐。高校作為道德教育的主要陣地和重要平臺,必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傳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弘揚社會主義時代新風;同時必須充分發揮德育實踐的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把學校建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基地。
四"結語
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路上,高校必須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和多元多變的現實生活,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動搖,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廣大師生形成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觀念和價值取向,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梁金霞.高校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責無旁貸[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1)
[2]鄧志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8(7)
[3]胡宇南、周紅.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動與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對接[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1(3)
[4]吳興富.高校應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正能量[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3(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