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國進一步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助推器。
美國東部時間11月30日中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宣布,其執行董事會完成了五年一度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組成的審議工作,執董會決定認為,人民幣符合所有現有標準,被認定為可自由使用貨幣,并將作為第五種貨幣,與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一道構成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為確保基金組織、基金組織成員以及其它特別提款權使用方有充足時間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變化,新的貨幣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人民幣國際化的里程碑
SDR全稱為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是IMF于1969年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創設之初,SDR與美元等價。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IMF于1974年啟用SDR貨幣籃子。根據11月30日的匯率,1單位SDR約相當于1.37217美元。
IMF按成員國份額對所有成員國分配SDR,以補充成員國的儲備資產。當IMF會員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利用這種權利向IMF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也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截至目前,IMF對SDR累計分配額約為2041億SDR(約合2801億美元)。中國SDR累計分配額為69.897億SDR。
拉加德表示,該決定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是對中國當局在過去多年來在改革其貨幣和金融體系方面取得的成就的認可。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持續推進和深化將推動建立一個更加充滿活力的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這又會支持中國和全球經濟的發展和穩定。
人民銀行也立即發表聲明稱,這是對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也意味著國際社會對中國在國際經濟金融舞臺上發揮積極作用有更多期許,中方將加快推動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
人民幣在SDR的權重為10.92%,美元的權重為41.73%,歐元為30.93%,日元為8.33%,英鎊為8.09%。加入SDR有利于提升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的國際支付和結算比例。事實上,當前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已經被廣泛使用,人民幣的國際市場支付排名已經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元、歐元、英鎊。在得到IMF的信用背書之后,境外央行和貨幣當局都會相應提升人民幣外匯儲備規模。在較長的時間來看,人民幣有望超過日元以及英鎊,成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
倒逼國內金融改革
加入SDR更長遠的意義在于借此倒逼國內金融改革提速,包括促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匯率市場化改革、資本市場改革、監管體制改革等,正如當年加入WTO對國內改革所起到的作用一樣。
在中國啟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后,中國金融改革將只能朝進一步開放、市場化方向前進,沒有退路。海外人民幣規模的持續累積,以及一個個海外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興起,將倒逼中國加快國內金融改革,以避免境內境外兩個資金池之間出現過于巨大的水平差。同時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中國境內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同國際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緊密,境外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也將更多地參與到中國境內的金融市場中,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額外推動力。
但短期內人民幣仍將面臨下行壓力,這是由國內經濟形勢、貨幣發行量、資產價格泡沫程度和美國經濟及美元相對強勢等因素決定的,不會因人民幣加入SDR而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