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和SE掌控權,領先的手機廠商將成為近場支付市場上的重要力量。
除了卡組織、銀行、運營商,以及互聯網支付企業之外,隨著NFC支付方式的興起,手機廠商也漸成移動近場支付市場上一支重要力量。
國內手機廠商市場份額越來越高,并逐漸掌握銷售渠道
在功能機時期,國內手機市場主要被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三星等國外品牌主導,智能手機初期也如此。但近年來,特別是2012年以來,以小米、華為為代表的國內手機廠商實力明顯增強,國內品牌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越來越高。
傳統業態下,手機通常經由運營商定制而進入市場。但近年來手機廠商通過自營電商渠道和天貓、京東等其他電商平臺逐漸掌握了銷售渠道,運營商定制機占比大幅下滑,手機廠商決定規格的非定制機已成為國內市場的主流。對銷售渠道的掌握意味著手機廠商決定著預裝何種移動近場支付產品,手機廠商進軍移動支付領域有了一個天然的入口。國外成功的近場支付產品如NTT DoCoMo的“Osaifu-Keitai”和Apple Pay,都牢牢掌控著手機銷售渠道。
借助SE控制權,進軍移動支付領域
在全終端NFC手機中,手機廠商掌握著SE的控制權。各手機廠商基于各自的TSM平臺,紛紛推出手機錢包服務,如華為“榮耀錢包”、OPPO“嘀支付”、“小米錢包”等,并與銀行、銀聯以及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推出基于NFC手機的虛擬銀行卡、電子現金和支付賬戶等服務。

手機廠商全終端支付解決方案的最大難點是以外來者的身份進入到支付產業鏈,把銀行、收單機構、轉接清算機構乃至各個消費零售終端的店鋪都打通。Apple憑借其海量用戶基礎和品牌影響力,對產業鏈具有強大的整合能力,但這對國內手機廠商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預計在TSM平臺使用與合作方面,相較于運營商,手機廠商將給予銀聯、銀行、第三方支付企業等合作機構更大的自主權。
智能手機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入口,“互聯網化”的手機廠商將成為支付市場上一支重要力量
手機廠商目前在資金、賬戶、清算網絡、收單網絡、商戶和用戶等支付領域的各方面均無基礎,與銀聯、銀行、互聯網支付企業以及運營商尚不可同日而語。但手機廠商也有明顯的優勢:擁有龐大的用戶和較強的競爭力。其競爭力體現在較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合理的激勵機制、極強的創新能力和執行力等方面。在用戶方面,領先的手機廠商均擁有良好的用戶基礎和較強的品牌號召力,如小米的硬件和服務擁有眾多用戶,能夠向近場支付產品倒入流量。
未來,憑借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和SE掌控權,以及良好的產品體驗和較強的執行力,擁有出貨量、用戶和內容優勢的互聯網手機廠商將成為支付市場上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