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急著吃飯趕景點,有時候旅行行程太密集,朝8點晚11點感覺比工作還累。近年亞洲城市都出現不少讓旅客可享受Staycation的設計酒店,將當地文化歷史融入酒店設計之中,不只講求用來換“贊”的拍照位置,能夠一夜安眠之外,也可以了解當地獨特的一面。以下精選7大亞洲新Design Hotels ,設計有話題又令人住得愜意,即使在充滿行街欲望的東京臺北,也讓人甘愿足不出戶窩在里面。


東京都心空中庭園
以奢華Resort聞名的安縵集團年初進軍東京,很好奇究竟如何在東京站附近的商廈延續安縵的精髓,結果剛剛踏出入酒店位於33樓、樓高六層的空中大堂,就知道安縵的厲害。酒店以傳統日式民家概念,建造了一個六層樓高庭園大堂空間,中間是水池、石庭和花藝植物,四周以分隔屋內與庭園的“緣側”圍出步道,走在任何位置都可觀賞這個庭園,向上仰望則是一個30米高巨型燈籠,和紙細紋透出柔和燈光,單是在這酒店check-in已令人失神。
暖和的木材配黑石塊的質感,由大堂一直伸延到房間,而且同樣充滿空間感,最小的客房有764英尺,布局以睡床為中心,窗前是Daybed一樣的沙發,往窗外一看,發現原來東京也有一個Central Park(皇居御園),遠望是新宿的高樓群,好天氣的日子背后更是山脈景觀,東京都內尋靜土,原來首先要住得高!
安縵以水療聞名,每晚酒店也為住客準備好泡浴的香草包,同時亦有全東京最大的水療中心,Spa房、健身室和空中泳池之外,還有男女湯,雖然不是地熱溫泉,但在面向Skytree的向東位設置日式浴池,大清早來泡湯靜待日出,甚有溫泉旅館之愜意。
安縵東京的另一賣點,是一天一地的兩間餐廳,位于酒店地面的The Café,6月初才正式營業,以都市森林為賣點,原來安縵所在的商廈研究過皇居附近的植物生態,興建時特意栽種近百種“原居民”,The Café被這個三萬英尺的森林包圍,綠意盎然,加上日本嚴選食材炮制如京都鴨肉凍、法式沖繩豬肉醬等Bistro輕食,立即成為熱話餐廳。至于大堂一層的The Restaurant當然是高級餐廳格局,但無論是否入住,也建議來試一次這份偏執的早餐,單看西日兩款早餐menu的介紹也令人目眩:和歌山農園生產的果汁、群馬縣高原牧場的澤西牛油、日本有雞蛋博士認證最佳受精蛋,西日早餐我各吃過一次,最難忘的是日式早餐整個瓦煲上桌的長野越光米白飯,晶瑩剔透飯香四溢,只需要消費筑地壽司三百多元價錢,不用排長隊同樣換來晨早大滿足。

精選食材森林開餐
把街景屋顏放進飯店
臺南老爺行旅
文創風在臺熾熱,最新的設計旅館紛紛以行旅之名掛帥,臺北有誠品行旅,臺南則有老爺行旅。上月試住過臺南老爺,可算是老牌集團的轉型新嘗試,首間行旅選址在臺南老城的新地標商場南紡夢時代,帶點破舊立新的氣味,設計方面找來與臺南歷史相應的荷蘭設計團隊負責,融入老舊的地貌與傳統意象,處處是心思。
老窗花是臺南一大風景,設計師重新審視窗花圖案,套用在酒店的窗紗、地氈、壁燈上;老屋內的紅眠床(即古裝劇常見的樟木架床),以黑白色罩蓋柜床形態重新呈現;走廊上的房號燈更參照神農街及膝位置的街燈,構成行燈陣式;連餐廳、酒吧也借臺南曾大量種植甘蔗的歷史叫做“甘粹”、“廿一酒吧”等,酒店大堂特設的“甘情商號”則售賣臺灣制造設計好物,徹底地把大量在地元素套入酒店中。

設計花盡心思,住起來也舒適愜意,8種房型由最小的267英尺起跳,黑白主調令特別設計的線框搖椅和碎花抱枕更搶眼,而且戶戶有落地玻璃可遠望臺南城貌,房內配置日式馬桶、電動窗簾等五星級酒店設備,以中價定位來說物超所值。

京都隱世奢華旅館
The Luxury Collection首次在日本插旗,選址西京都嵐山,旅館屹立在建于14世紀的世界遺產天龍寺旁邊,禪味非常濃厚。仿照日式傳統旅館風格建成,客房數目不多,僅39間,按等級分別設有私人陽臺、私人溫泉或私人花園,整幢旅館被嵐山的大自然360度環抱,景色隨著四季更迭切換畫面,不同季節造訪絕對別有一番新鮮的體驗。
除了頗具綠意的客房外,這里最大特色絕對是新舊建筑群的完美結合:全面翻新了具有百年歷史的延命閣和八賞軒,成為旅館的招牌餐廳京翠嵐和茶寮八翠,今日坐在餐廳里用餐,仍然可以見到暴露了茅草的屋頂和月形的窗戶,到了餐廳,一定要嘗嘗京翠嵐精致的日式懷石料理。

性價比高的精品體驗
曼谷Indigo由被譽為“世界第一”的酒店設計獲獎團隊HBA打造, 貫徹其品牌個性,成功把曼谷的獨特性巧妙地融入酒店設計中。酒店坐落在Wireless Road,正是泰國首家無線電臺的誕生地,一道放滿古董收音機的墻身、梯間量身訂造的壁畫與家具都在細節里述說著社區的身世。頂著洲際旗下Young Line之名,曾入住過依然覺得正點,當中能狗飽覽曼谷市美景的Infinity Pool完全收入眼底,令人流連忘返,選擇頗多的半自助早餐亦是值得贊嘆。

磚頭堆出簡約哲學
坐落在有“首爾曼哈頓”之稱的汝矣島的Glad,以韓國傳統磚塊建成的獨特外形,成功將旁邊無趣的玻璃商廈比下去。由被評為韓國十大設計師之一的Suyong Joh領班,妙用不同的建筑物料,成功把Glad打造成全首爾唯一入選Design Hotels的有型格調酒店之余,也擺脫“有型便是冷冰冰”的死癥,磚塊堆砌出南韓傳統之家的感覺,溫暖人心的同時,也極富地方色彩。

湖畔玻璃扇貝
酒店的選址是在如畫的雁棲湖畔旁,從正面看宛如一輪冉冉升起的紅日,側面看則像極了一枚用上成萬塊玻璃覆蓋而成的扇貝。建筑上半部反映天空的顏色,中間映照著陽山的山脈,底部則延綿了湖的邊界。日落后,扇貝身上的LED燈便會因水力發電而悄悄亮起,化身成發光的球體,帶著一點詩意又不矯揉造作。這座北京近郊的新酒店除了大玩意境之外,酒店房間一律走富有現代感的簡約路線。

很有愛的印度風情

雖然隱身于孟買市內一幢最精致的古老大廈中,但Abode是一家彌漫著孟買地方色彩的時髦旅館。從經營細節上便可以得知創辦人對當地社區的大力支持:不設自己的健身房,卻與當地的健身房合作設健身、普拉提或拳擊班;旅館的家具擺設都是主人走遍整個孟買市尋找回來的寶貝,部分社區手工制品還特設寄賣,以支持本地創作人,如果看中跟印度有關的藝術品,更會辦展覽推廣印度創意工業,非常有心有力。加上價位都平易近人,開業以來在網上一直獲得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