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1萬元錢,1天返還利息200元,75天為1個周期。三名男子設下這樣的“理財局”,1個月卷走94位武漢老人112萬元錢。
武昌區(qū)法院宣判了這起案件,認定這3名男子集資詐騙罪的罪名成立,分別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4年和2年,并各處罰金。同時,法院將依法追回犯罪分子的非法所得,償還受害人損失。
小額快返還有提成,老人紛紛掉騙局
這三名被告分別是37歲的宮某、24歲的毛某和23歲的錢某。
法院查明,宮某、毛某和錢某3人合謀騙錢。2014年3月,宮某冒用“翁茂鋒”的身份證,在東湖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注冊,成立了武漢市珮伊諾商貿有限公司。錢某也冒用“錢輝紅”的身份證,租用武昌區(qū)丁字橋南方帝園大廈B座某房,作為公司辦公地點。
隨后,宮某化名李江、毛某化名黃俊杰和錢某化名錢多多,開始招攬生意。他們開始散發(fā)傳單,拉人來聽課,以此傳授“投資理財”的方法。
他們宣傳說,1人投資1萬元錢,連續(xù)75天為一個周期,每天返利200元。
一名老人說,她聽朋友介紹,武漢市珮伊諾商貿有限公司可以投資。于是,她去公司考察,一個自稱“李江”的經理接待了她。“李江”說,他們公司是香港公司的下屬公司,很會賺錢,在該公司投資1萬元,每天返還200元,一共返還75天,一個周期可以賺5000元;如果介紹別人去投資,公司每天返的錢會加倍,最多可以得到21萬元。
第二天,這位老人拉了兩個“下線”,湊了3萬元,交給了這家公司。后來,她又以孫子辛某某的名義,投了1萬元。一段時間后,這家公司共向她的銀行卡返了26000元,還向她的“下線”葉某某和何某某的銀行卡返了相應的利息。
老人說,“我看到每天都有返錢,返利很快,講信用,我就又介紹了許某等9個老人到這家公司投資,公司也相應給了介紹費。”
就這樣,這家公司陸續(xù)吸納了94位老人“投資”。
2014年3月31日,老人們的銀行卡上沒有按時出現返款。有人跑到公司去一看,公司門關了,人也不見了。由于聯系不上公司人員,他們才知道被騙了。無奈中,老人們一起報了警。
3名騙子一個月撈了112萬元
警方經過調查,兩個月后,這起集資詐騙案已經清晰,警方開始追捕“李江”、“黃俊杰”和“錢多多”三人。隨后,這3人先后被抓獲歸案。
法院查明,這些受騙的老人向宮某等人的交款總額為112萬元,這與武漢市珮伊諾商貿有限公司宣傳資料所載明的返利方式,和部分被害人提供的銀行流水明細(返款部分)相互印證。
由于宮某等人為騙取更多人信任,收款后,他們向老人們及時進行了返款,共計返款金額為221800元。這些款項從犯罪數額中扣減,因此法院認定集資詐騙金額為898200萬元。
昨天,武昌區(qū)法院認定,這3人的集資詐騙罪罪名成立,判處宮某有期徒刑5年6個月,罰金6萬元;判處毛某有期徒刑4年,罰金5萬元;判處“錢多多”有期徒刑2年,罰金5萬元。
法院還暫扣犯罪賬戶上的銀行存款122000元,暫扣他們非法所得756200元,將用于發(fā)還給受騙的老人們。
理財師:老人別輕信宣傳,投資要“穩(wěn)”
浦發(fā)銀行理財師敖明說,老年人是投資理財風險防范弱的群體,一些詐騙案的受害者多為中老年人,女性超過70%。他們投資理財知識缺乏,獲取市場行情信息的渠道窄,再加之耳根軟,愛貪便宜。而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老年人的這些“特點”,設下投資理財陷阱,引誘老年人上當受騙。
老年人因不法理財受騙,主要特點是他們盲目追求高收益,尤其聽到那些“100%高利息”、“100%高回報”、“承諾100%高收益”等宣傳語,那就要當心了。
這位理財師提醒,老年人要提高自身防范投資理財風險的意識,多看看報紙上的新聞等。此外,老人投資理財要“穩(wěn)”字當頭,他們可以優(yōu)選一些風險低的理財產品,比如銀行保本類理財產品、國債和某些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
心理專家:子女可以多“談錢”
市優(yōu)撫醫(yī)院心理學專家霍云翔說,父母可能覺得“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一開始可能不太理解和認同子女的理財建議。
子女可以先以“虛心求教”姿態(tài),將自己的理財想法去“咨詢”他們,多拿一些理財產品跟他們一起分析、對比。有過這些討論后,慢慢就會形成共識,并且“他們了解得越多,就越不容易被騙”。不妨和父母多多溝通,了解他們的投資想法,幫助父母梳理家庭資產,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陪著他們一起構建合理有效的投資組合,讓他們享受理財帶來的樂趣和收益。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