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化工工業正處于全面快速發展階段,新建和擴建項目很多,在發展化工主營業務的同時,安全和環保問題突出,影響和制約了化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石油化工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隨著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石油化工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石油化工產品的應用已滲透到人們的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
關鍵詞 石油化工 環境保護 安全
一、節約能源
隨著社會節能意識的不斷提高,繼續依靠高消耗、低產出來支撐經濟發展是行不通的,必須走資源節約型道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據中國化工行業統計,目前中國化工生產中,作為原料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消耗總量的40%,其余60%則作為公用工程消耗。因此,石化行業實現節約發展應從資源的充分利用和降低能耗兩個方面入手。
二、環境保護
由于化工產品產能連年的快速增長,化工行業的節能減排不僅要面對多年形成的\"頑癥\",還要應對新增產能帶來的治理壓力,新增化工項目無疑成為新的節能減排負擔。而化工企業普遍感到節能減排的資金投入不足,要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重點扶持節能減排的項目,給予企業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補助等。
人們對防治污染的認識是逐步深化的。20世紀70年代主要是放在點源治理上,80年代逐步實行防治結合,綜合治理,90年代開始實行化工污染全過程控制,到21世紀初,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的理念已為廣大企業所認知,成為從根本上解決污染的最有效途徑。企業把推行清潔生產、實現循環經濟與產品結構調整、企業技術進步和加強企業管理有效結合起來,打造綠色產業鏈,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其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能力。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消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三、安全生產
指通過人-機-環境三者的和諧運作,使社會生產活動中危及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各種事故風險和傷害因素,始終處于有效控制的狀態。安全生產工作,則是為了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在黨和政府的組織領導下所進行的系統性管理的活動,由源頭管理、過程控制、應急救援和事故查處4個部分構成。安全生產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單位自身的安全防范,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實施市場準入、監管監察、應急救援和事故查處,社會中介組織和其他組織的安全服務、科研教育和宣傳培訓等。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社會主體包括企業責任主體、中介服務主體、政府監管主體和從事安全生產的從業人員。
四、安全在化工生產的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生產都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產越來越生活化,而人們也越加認識生命的價值,從而更加重視生命安全。但即便如此,仍有大量事故發生。其實,很多的事故,如果我們當時能多注意一些,事故就不會發生。但時間不容許我們重來,沒有如果。而我們需要面對的往往是那些小小的不注意、嘗試所帶來的嚴重后果,而我們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安全是人類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與健康的基本保證,一切生活、生產活動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失去了生命,生存也就無從談起,生活也就失去了意義。安全是民生之本、和諧之基。安全生產始終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化工生產的原料和產品多為易燃、易爆、有毒及有腐蝕性,化工生產特點多是高溫、高壓或深冷、真空,化工生產過程多是連續化、集中化、自動化、大型化,化工生產中安全事故主要源自于泄漏、燃燒、爆炸、毒害等,因此,化工行業已成為危險源高度集中的行業。由于化工生產中各個環節不安全因素較多,且相互影響,一旦發生事故,危險性和危害性大,后果嚴重。所以,化工生產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操作人員均必須熟悉和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和事故防范技術,并具備一定的安全事故處理技能.
安全技術的作用在于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各種不安全因素,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預防傷亡事故和災害性事故的發生。采取以防止工傷事故和其他各類生產事故為目的的技術措施,其內容包括:
(1)直接安全技術措施,即使生產裝置本質安全化;
(2) 間接安全技術措施,如采用安全保護和保險裝置等;
(3) 提示性安全技術措施,如使用警報信號裝置、安全標志等;
(4)特殊安全措施,如限制自由接觸的技術設備等;
(5)其他安全技術措施,如預防性實驗,作業場所的合理布局,個體防護設備等。
五、總結
要實現化工生產裝置的環保安全問題,需要從管理體制,技術進步及多專業密切合作等多方面長期不斷努力才能達到。在現有的基礎上,吸收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建立科學的設計控制系統是保證化工裝置順利運轉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參考文獻:
[1]王志芳.危機下化工行業如何與環保并行[J].環境保護(17),2009:69-71.
[2]吳宇.化工企業的綠色環保之路[J].環境教育(3),2009:78.
[3]張福琴,紀曄,雒世軍.石化工業與節能、安全及環保協調發展的探討[J].中外能源(11),2006:92-95.
[4]何天平,程凌,潘彤.鄰水區域化工企業安全、環保準入性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6),2008:53-56.
作者簡介:程剛,性別男,民族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