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我國普通高職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體系、育人功能進行了探究,本文將從校園體育制度構建、學生素質的提升以及和諧校園等方面進行研究。通過建立各種校園體育的規章制度實施與完善,促成校園體育文化的濃厚氛圍。
關鍵詞 高職 校園體育文化 功能 構建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和體育文化兩者相互影響、融合、滲透、促進而發展起來的,是在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育等條件依托下,由學校廣大師生在日常的體育教學、體育學習、體育活動等過程實踐中共同創造的體育精神和財富的總和。
一、校園體育制度文化的建設
“制度”即由規則調節著建立起來的秩序。高職校園體育制度是體育教學順利進行、課外學生體育鍛煉有效的組織和實施以及體育物質和器材是否能夠有效的得到利用和保障。只有完善的和具有執行力的學校體育管理體制和健全規范的體育規章制度是校園體育文化建立和健康發展的基礎保障措施,是一切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加大校園體育文化制度的實施和建設。
二、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
(一)體育的育人功能
體育教學的內涵包括: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核心,以知識技能為手段,以思想教育為先導,以社會教育為輔助,以能力培養為重點。在教學中一定要發揮體育課的德育功能,運用教育手段研究和做好“育人”工作,把“育人”放在教學的重要地位。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挖掘其中深刻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有些體育項目是團隊才能進行的,就可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有些運動項目是耐力型的,從而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體育課的特殊形式,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
(二)體育的健身功能
健身功能體現在,體育運動能改善和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內臟器官的機能得到提高,提高人體的適應能力,提高人體免疫能力。以身體運動為基本的表現形式,由它所構成的體育鍛煉過程,給予人體各器官系統以一定的強度和量的刺激,使機體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等方面發生一系列適應性反應,從而對機體產生積極的影響并能有效地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人們通過體育鍛煉增強了人體的機能,體質的增強可以很好地預防各種疾病對身體的入侵,避免人體內部器官和細胞受到有害細菌病毒的侵蝕,從而使得人體更加強壯和健康。
(三)體育的凝聚功能
在校園體育文化開展的過程中,承載在體育教育工作者和學生之間的共同理想和理想信念,為了共同的體育目標和追求,一起努力奮斗,形成具有共識的體育觀念、體育思想、體育精神和體育態度,使校園體育文化在學生群體中產生一種凝聚,它就像一個橋梁紐帶的作用,在搭建學校、學生、體育三者之間使之構成一個串聯有機體,形成一種內在動力、向心力、聚合力和集群體。產生自豪感、榮譽感、使命感和歸屬感,使廣大的學生群體在這種良好的體育氛圍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協調。
三、校園體育文化的實施途徑
(一)體育課教學
體育課是實現高校體育目標的基本形式,是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過程,是校園體育文化的基本組成部分。通過體育課的教學進行傳授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和傳播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以及對體育鍛煉的認知水平。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參與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樂于體育學習,培養學生的樹立終身體育意識,養成定期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上要多注重教材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讓學生在不同的體育課上學習到感興趣的內容。
(二)體育運動會
運動會的舉辦不僅有利于校園體育活動的開展,還可以促進學生的運動技術和戰術水平的提高,對于校園體育文化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目前而言,很多高職院校舉辦的運動會都是以競技比賽為主,絕大多部分的比賽項目都是按照奧運會的參賽項目來設定的,對于我們的高職學生特別是非體育專業的高職學校來說,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有一些特殊的項目,如:1萬米跑、撐桿跳高等項目沒有學生報名參賽。因此,運動會在組織實施前了解實際情況設置比賽項目。使更多的學生能參與到運動會的比賽當中,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促進學生的競技水平,提高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力。
(三)戶外體育拓展活動
充分利用校園內的場地舉辦課余體育拓展活動,以戶外活動的形式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的體育活動。可以根據不同的年級、專業、性別和興趣愛好設置不同的拓展活動項目,如:體育詞匯接龍、兩人三足比賽、拔河等。學生在體育拓展活動中可以自由組建自己的隊伍、隊旗和口號等,使大家形成一種團隊精神,在比賽中感受體育的快樂。
(四)體育社團組織
成立與體育項目有關的各類體育社團組織,并積極舉辦各種與本社團相關的體育賽事,讓社團的成員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比賽的策劃、組織以及實施的過程中,發揮社團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供相應的器材和活動場所,聘請專業的體育教師作為指導老師,定期對體育社團的成員的運動技術能力進行培訓,讓成員們在學習培訓中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校園體育文化對于整個學校本身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園體育文化應該要與學校辦學理念相統一,它將對學校的體育教學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在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有深遠的影響,促進體育意識觀念的形成,提高學生在社會中的適應能力,對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的組織和實施有一定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陳媛媛,馬小平.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3.
[2]劉曉莉.論高校體育文化建設[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1.4.
(作者單位: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