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我離開英國謝菲爾德已經半年多了。從那座安逸的小城回到喧鬧的都市北京,一切似乎既熟悉又陌生。我在英國留學的日子只有短短一年,也許有人會認為這短暫的一年不會帶來什么改變,但只有在異國他鄉生活過的人才能感受到那短暫的一段歲月給自己的心靈留下的痕跡。
初見謝菲爾德
2013年7月26日,我搭乘飛機從北京飛抵英國曼徹斯特,再由曼徹斯特乘大巴到達我的學校所在地謝菲爾德。下飛機之后,我和同伴正沉浸在初到異國的新鮮喜悅中,然而接下來兩個小時的大巴旅程卻粉碎了我的美好憧憬。陽光燦爛、空氣清新、落英繽紛、閑適安逸——這些美好的詞語都是我在國內時對英國的美好想象。然而,坐上大巴,我才發現前往謝菲爾德的道路是那么彎曲與起伏不平,對于經歷了長途飛行之后勞累不堪的我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大巴的顛簸讓我苦不堪言,以至于公路旅行成為我在英國期間談之色變的話題。
到達謝菲爾德時已是晚上十點,確切地說是傍晚,因為此時正處于夏天的謝菲爾德天還亮著呢,這令我詫異不已。在匆匆入住小旅館后,我伏在窗前看著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遠處的群山,默默地說:“Hello,Sheffield,”此時我還未曾料到,在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里,我會對這座小城生出深深的眷戀。
開啟獨立模式
在享用了小旅館提供的英式早餐(English breakfast)之后,我便忙著搬進我在謝菲爾德的第一個“家”——學校的宿舍。在宿舍匆匆收拾之后,我邀上同伴前往超市購買必需品。來到超市,我為里面物品的整齊美觀感到驚訝,更被物價之貴嚇倒。于是,在國內從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操心的我開始為了“買一頭蒜還是兩頭蒜”“買精鹽(table salt)還是海鹽(sea salt)”等問題反復斟酌與權衡,力求做到精打細算,一分錢掰成兩半用。
采購完畢回到宿舍,我才有工夫靜下心來觀察自己的新住處,我發現這里的宿舍與我想象中大不相同。廚房居然沒有明火,窗戶只能開一半,地上還鋪著好難清理的地毯。但我也發現了一個驚喜——廚房里居然有臺液晶電視。不過室友很快撲滅了我心中的熱情:“在英國看電視是要買TV licence的,不交錢看不成。”看來我只能望“電視”興嘆了。忙碌的一天就這樣過去,而這只是我在英國生活的開端。在正式開學的前一個月里,我還陸續獨自去銀行開戶、去警察局注冊、完成簽證續簽。在英國,我第一次開啟自己的“獨立生活”模式。
語言大不同
出國之前,英國的口音問題就被屢屢提及。謝菲爾德位于英格蘭中部,口音與英國南部略有不同,但是并未對我的生活造成不便。即使是在旅行時聽到了蘇格蘭口音的英語,我也覺得尚可理解。可是,謝菲爾德的一些當地方言卻讓我領略了英國各地語言的不同。在謝菲爾德,當你在車上購票時,售票員可能會說“ta”并附贈一個大大的笑臉。在謝菲爾德的方言里,ta和thank you是一樣的意思,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除了ta,另一個出現頻率極高的詞是cheers,也主要用來表示感謝。
除了方言,謝菲爾德當地人喜歡使用一些口頭語。這些口頭語往往會讓女孩子受寵若驚。比如:“Thanks,darling,”“Thank you,love,”“Cheers、my love,”“Here you are,sweetheart,”身為年輕的女士,每天聽到這樣的“甜言蜜語”難道不是一種享受嗎?誰說英國人不浪漫?英國人的浪漫都藏在細枝末節里。
英國人在日常交流方面可謂將自嘲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陌生人相遇時,抱怨英國天氣是屢試不爽的話題。當他們談到中國時,對中國美食的向往又會讓他們繼續抱怨英國飲食。在這樣自嘲而幽默的對話中,不善表達感情的英國人漸漸流露出真實的內心。
“驚喜”不斷的生活
因為對英國文化很感興趣,所以在出國前我對英國文化作了一些了解。這些提前做的功課在我初到英國時幫我順利完成了生活上的過渡,然而生活處處有“驚喜”,那些意料之外的“驚喜”給我的生活平添了幾分樂趣,也給我留下了有關英國的寶貴記憶。
英國的天氣不好是公認的事實,所以我對于陰雨連綿的天氣早就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然而對“妖風”陣陣卻沒有料到。在英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后,我便覺得“風里來,雨里去”是對英國天氣最恰當的形容。由于風大,一般的雨傘都是撐不住的,因此一把結實的好傘是生活的必備品。當然,你也可以像大多數當地人一樣放棄雨傘。在我的兩把傘被吹壞后,我便決定入鄉隨俗,堅持在雨中漫步。萬幸這留學一年中我從未感冒,大概是英國雨水干凈的緣故。
英國的防火措施十分完善,每一個房間里都安裝有火災報警器(fire alarm)。但是,廚房中的報警器卻讓熱愛烹飪的我很是煩惱。中式烹飪講究“煎炒烹炸”,在美食出鍋前,油煙的味道可能會讓報警器警鈴大作,此時便會招來樓管和消防車上門。在學校,每周都有專人定時檢測報警器,那個時間往往是在學生正坐在教室里聚精會神聽講的時候,因此檢測時發出的尖銳警報聲常常讓我感到心驚肉跳。
要說英國的娛樂活動,足球與泡吧最廣為人知。由于謝菲爾德靠近英國足球名城曼徹斯特,所以我經常在火車站遇到一群群足球迷專程坐火車去曼徹斯特看球賽。我有一次就偶遇一群少年高唱球隊的隊歌群情激昂地向車站走去。這些英國足球迷的火熱激情令我既好奇又驚嘆。如果說足球是英國足球迷們的專屬愛好,那泡吧就是老少成宜的全民娛樂項目。英國的酒吧種類繁多,針對不同年齡層有不同風格和主題的酒吧,因此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酒吧,大部分英國人每周都會去酒吧聚會。我在英國入學后,發現很多英國新生們都保持著每周三次輾轉于各種bars、pubs、clubs的習慣。
英國還是royal mail的國度。英國的郵政系統歷史悠久,隨處可見的紅色郵筒是royal mail的驕傲。英國人對royal mail的依賴程度簡直出乎我的意料。在銀行開戶時,我被告知銀行卡只能郵寄不能領取,而且銀行卡的密碼也會一并寄出。在簽證續簽時,護照和所有的原件也會采取郵寄的方式。既然這樣的方式被廣為應用,那一定是絕對安全的吧?但事實似乎并非如此。我的銀行卡被寄丟過一次,后來只好讓銀行補寄了一張。朋友的畢業證原件也曾寄丟過。還有同學的護照在郵寄的過程中不知所蹤,后來幾經波折才從郵遞員那里找到。丟失信件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但無論如何,royal mail也算是曾在英國生活過的人的一份獨特記憶吧。
雖然已經離開英國,但留學歲月里的點點滴滴仍歷歷在目。回國的同伴們有時談起那段日子,還感慨良多。沒想到這樣一個天氣晦暗、食物單調的國家卻讓我們收獲了可貴的成長體驗。
英國,在最美好的年華遇見你,如此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