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十年中最受矚目的國際金融創新舉措,當屬新開發機構的設立,例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亞投行)和金磚國家發起的新開發銀行(NDB)。
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式提出了創建亞投行的建議。它經歷了一個相對緩慢的開始階段,因為很多國家需要時間來了解這一提議,并根據各自面臨的國內和全球態勢來評估是否加入。在此期間,美國沒有幫忙,因為它認為(或者外界感覺它認為)亞投行是亞洲開發銀行(ADB 亞行)和世界銀行(WB 世行)等現有機構的直接競爭對手,而并非巧合的是,后兩者一直由西方國家主導。今年年初英國決定加入亞投行,被視為一個里程碑,許多其它西方國家隨即跟進,不再與美國為伴。亞投行目前已吸引了全球性關注,并獲得廣泛支持,有57個國家和地區已經申請成為創始成員,從而成為世界上最具多邊特征,并首個由發展中國家發起的多邊機構。
亞投行的獨特角色:填補空白

亞投行將是首個將總部設在中國首都北京的多邊開發機構。雖然它的總部辦公室可能會靠近中國的國內政策性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但亞投行在多個方面與其鄰居國開行有著顯著區別,比如它的多邊性質、使命和工作重點,及其治理和管理結構。當然,這些仍有待擴大后的股東共同商定。
相比于亞行,亞投行將更側重于基礎設施項目。鑒于中國在這方面的成功,亞投行將為此類項目帶來新的經驗和更多資金,以填補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巨大的基建投資缺口。據估計,至少在2020年前,亞洲每年將需要80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亞行的資產負債表總規模為1600億美元,世行為2900億美元,而兩者可用于亞洲新基礎設施融資的部分遠少于其總資產規模,與融資需求相比更是遠遠不足。
因此亞投行的定位應該是明確的,那就是填補空白,補充而非破壞現有機構的活動。它將是一個總部位于中國、以亞洲基礎設施為重點的多邊開發機構,將具有符合國際標準的董事會和管理團隊。它將是亞洲和世界上“最有中國色彩”的多邊開發機構,并將是中國領導的所有開發機構中最國際化的一個。簡單地說,它將既是區域性和全球性的,也是有中國色彩的。
亞投行與世界新秩序
亞投行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成立標志著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點。它反映了全球實力格局的變化,在此之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直主導著二戰后的全球金融、經濟和政治治理機構。亞投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由發展中國家、而非現有超級大國牽頭并創立的多邊銀行。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是發展中國家首次作為一個群體,在沒有發達國家先期認可情況下,自行發起成立的一個全球性開發機構。 亞投行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出現意味著, 由發達國家主導、有失平衡的全球治理秩序向再平衡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亞投行的中國視角
國際上很多中國觀察家都知道了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這是中國推動的一項跨大陸合作伙伴關系倡議,旨在進一步與世界其它地區融合。對國際社會而言,這一倡議可能被稱為“新絲綢之路”戰略更容易理解,即效仿古代從中國到歐洲的“絲綢之路”模式。
亞投行的建立,以及在一定意義上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建立,乃是中國更廣泛的全球化和現代化戰略中的一部分。中國認為,在迎來經濟發展的下一個階段之際,這些機構是中國拓寬和加深融入全球進程中的關鍵。
誠然,中國是從自身利益角度實施這一戰略。由于過去中國對投資的政策傾斜和限制性的外匯政策,導致國內某些工業部門出現過度投資和目前產能過剩。為了調整和升級工業能力,中國需要引導更多投資進入高附加值行業以及海外市場。這一戰略已開始生效。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400億美元,從而在歷史上首次成為凈資本輸出國。
更重要的是,中國也從自己近些年的經驗中知道,建設基礎設施是經濟增長的關鍵,中國希望與其它發展中國家分享這些寶貴經驗。另外,中國龐大的儲蓄需要、也可以用于全球資產配置,從而對上述戰略形成補充。
中國目前將自己視為一個有意愿、也有能力為世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一直與其它發展中國家一起努力,試圖增加在亞行和世行的出資額和股份。但中國在國際開發系統內部以及現有開發機構的改革努力均遭遇了挫折。正是在這一全球背景下,亞投行和更廣泛的“一帶一路”戰略才作為一種替代選擇被提出。它們也是中國對外界要求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明顯、更積極作用呼聲的回應,同時也可以推動自身的發展目標。
亞投行運作需要新思維
毋庸置疑,亞投行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將向亞行和其它開發銀行學習,學習后兩者在戰略重點以及機構治理、運營等重要事務方面多年積累的經驗。但簡單模仿是不夠的,他們將需要更前沿、更進步的思維,來思考如何更民主地管理、更有效地運作(這一直是現有機構備受批評的地方),以及如何與民間伙伴及公眾更廣泛地合作與互動,等等。
要實現這些目標,亞投行及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必須采用“互聯網金融”等新的技術和新金融工具。以眾籌為例,這種新近出現的金融創新已在中國和美國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鑒于其極高的可見性,以及它在融資方和無數投資者之間建立的直接聯系,眾籌可以成為亞投行這類公共機構的一種有效手段,可用來拓寬資金來源,降低財務成本,并提高公眾對其行動及目標的參與程度。眾籌和其它創新解決方案具備了成為強大工具所必需的一切元素,可以釋放出公共部門與民間合作的全部潛力。這種能力被市場強烈渴求,也被證實是現有機構和傳統籌資方式難以企及的。
幸運的是,我們正處在一個嶄新的世界,擁有新的技術、新的融資工具、新的經驗教訓和新的模式來推進國際開發工作。要想恰當地利用它們來幫助實現開發機構的共同目標,就需要有新的思維并堅決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