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計劃的啟動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亞投行)的創立,是本世紀國際金融和貿易領域的兩個重大發展。盡管“舊世界”中的許多人迅速出面否認這兩大創舉的重要性,但它們的出現突顯出全球貿易和金融領域已經確立了新風尚。
一帶一路與舊絲綢之路不同,后者主要是通過中亞與歐洲相連,直到奧斯曼帝國和蒙古帝國崛起,“切斷”了歐洲與東方之間活躍的貿易聯系。一帶一路的路線涵蓋范圍更廣,不僅包括歐亞大陸,還囊括了南亞、中東地區,并深入非洲和拉丁美洲。因此,絲綢之路不僅路徑向南遷移了,還增加了若干個新的節點——北線穿越歐亞大陸抵達歐洲,中線貫穿中東,而南線則經過非洲抵達拉丁美洲。這些新路徑不僅進行貨物貿易,還能成為投資、技術、人力資源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傳遞渠道。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行本地債券勢在必行
宏觀經濟穩定、經濟改革和強勁的出口表現,讓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得以走出繁榮和衰退的惡性循環,步入增長和穩定的良性循環。隨著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貿易、資本流動、外匯儲備和經濟產出中所占的份額穩步提高,這種趨勢在本世紀還會繼續。而伴隨這些經濟體的崛起,在一帶一路沿線發展本地債券市場也再自然不過。如圖1所示,新興市場國家的流通債券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本地債券,即使是在較小的國家,這些債券也變得十分重要。
本地債券市場被認為是實現前述目標的重要渠道。本地債券市場的發展,不僅能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周期較長的項目拓寬融資選項,如基礎設施開發和資本投入。通過貨幣多元化引入一批新的機構投資者,本地債券市場的發展還能引導各經濟體的儲蓄和投資需求。
本地債券市場可以通過調整債權國和債務國的資本賬戶融資結構,來促進這一自由化過程。需要資本的國家,既可以發行本幣債券,也可以發行外幣債券,以反映新的貿易聯系,從而降低以往危機中固有的貨幣錯配風險。因此,亞投行在資產負債表和融資渠道多樣化方面也有重要的考量:以本地貨幣發行債券可以平抑風險,同時也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國內債券市場同時還能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降低對短期外債的依賴,并以本幣發行期限更長的債券。擁有一個流動性充足的國內市場,可以讓一級市場的定價更具競爭力,并降低融資成本。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國內債券市場還有其他好處,正如許多新興國家所做,讓籌資渠道更加多元,減少對硬通貨債務的依賴,并將外匯風險轉嫁給此類債券的持有者,特別是針對美元持有者。

盡管本地債券市場的關注點一直在較大的經濟體上,如巴西、土耳其、俄羅斯,但小國也在迅速向國際投資者開放國內債券市場,包括哈薩克斯坦、蒙古、尼日利亞、巴拉圭、加納、安哥拉、肯尼亞、越南等國。這些國家的政府債券市場正在發展,企業債券市場也羽翼漸豐。亞投行發行的債券可以汲取這些國家的國內儲蓄,比如養老基金以及保險公司不斷增長的資產。
發展本地債券市場的益處
除了開辟不同的融資渠道,為財政預算和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之外,國內債券市場還有助于提升市場效率和流動性,同時刺激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成熟、深度、運轉良好的國內債券市場,也可以在收益率曲線管理和信號傳遞方面,令貨幣政策更加有效。
國內債券市場的發展對金融領域的其他市場也有影響。其中包括貨幣市場、企業債券市場、外匯市場、衍生品市場和股票市場等。
政府債券市場可以提升貨幣市場的效率。政府發行債券,當私營公司覺得其更容易給債券定價時,就會跟進。高發債會提高債券市場的流動性,資本市場也就隨之發展。
傳統上,許多企業和機構都依靠內部現金流和銀行貸款來開展投資。如果能夠從國內債券市場融資,企業的融資渠道將會大幅拓寬,有助于改善企業的債務和現金流管理。然而,國內私營部門債券市場的飛速發展,需要有力的制度和監管框架來規范。政府不能只是簡單地啟動國內債券的發行,還要確保存在一套支撐性的法律框架,在法律結構方面,需要承認債券契約、糾紛能訴諸法庭,而且需要破產法的保障。

國內債券市場也會與外匯市場產生重要的互動。隨著流經一帶一路沿線貿易額的上升,國內債券還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對央行的本幣互換和貿易融資安排提供有益的補充。外國投資者的存在,會帶來外匯政策的互動。同時,就像許多國家經歷過的,本地債券的發展會引發資本流入,增加外匯儲備。相反,資本外流、市場動蕩時會面臨政策挑戰,需要在制度方面做好準備,才能應對潛在的資本外流、國內債券收益率激增等風險。
國內債券市場也是衍生品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投資者使用期貨、遠期合約、掉期合約,可以對現金工具提供補充,而隨著金融領域在這一方面的發展,總體的中介效率也會提高。
培育具有深度和流動性的國內債券市場,會使顯著提升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者和借款人的效率。國內債券市場的發展會促進銀行業的競爭。流動性充裕的國內債券市場,可以打開其他融資渠道支撐貸款,改善流向借款人的資金流,提升整體經濟抵御沖擊的韌性。隨著流動性和金融工具定價的透明度得到提升,交易成本也會下降。投資者和借款人能夠更好地管理債券的到期風險,進而使資源配置更有效率。
許多需要從亞投行獲得投資的項目,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融資,其他一些多邊機構已經在這樣做了,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歐洲重建和發展銀行(EBRD)和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可以通過發行債券融資的行業包括能源、農業、科技,以及基礎設施(如鐵路、公路和住房)。
結論
一帶一路沿線本地債券市場必將進一步發展,為發債方和借款方的融資及多元化提供一個關鍵來源。亞投行這樣的機構必將引領這一發展,引導投資資源,同時催化這些國家的國內債券市場。這一進程將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并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的基礎設施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