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評教是日常教學管理的重要活動之一,對監控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筆者通過對一些現有的學生評教系統開發與運行的效果進行分析,總結出了一些學生評教系統建設的實踐經驗。
關鍵詞:學生評教 系統開發
學生評教是普通高校組織本校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在事實判定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的活動。系統的學生評教在許多高校已經成為一種制度。較之行政領導評教、同事評教、專家評教,科學的學生評教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學生評教制度始于美國大學,1927年美國普渡大學正式使用“教學評定量表”。如今,學生評教已經成為美國高校教學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學生和教師都能以平常心對待教學評估,學生將其看成是自己分內的事,教師認為學生理所當然地擁有發言權,師生之間能很好地交流對教學的看法。在學生評教量表或問卷設計上,美國高校十分重視從學生的角度設計項目或問題,以便學生能夠準確地評判教學。在學生評教量表或問卷的類型上,美國大學也下了工夫。如華盛頓大學按小班教學、大班教學、討論教學、問題教學、實習教學、實驗教學和遠程教學等不同的教學形式編制學生評教表達11種之多,在這些評教表中既有共性指標,也有個性要求。在學生評教結果的運用上,美國一些高校從維護學生評教的嚴肅性、保護教師的尊嚴和隱私出發,規定了嚴格的界限,限定其用途和適用范圍,甚至連知曉學生評教結果的人員都有明確的限定。這些經驗和做法對改革我國高校學生評教制度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隨著學生評教在國內高校的普及,國內對學生評教的研究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圍繞高校學生評教問題,探討了完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策略。探討了高校學生評教及其質量的涵義,以及影響高校學生評教質量的因素,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提高高校學生評教質量的方法和策略。對高職高專學生評教進行了多向反思。文獻結合學生網上評教的實踐,指出了傳統學生評教方式的局限性,分析了學生網上評教的優越性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本文通過對一些高職院校現有的學生評教系統進行考查與分析,總結出了一些學生評教系統建設的有益的經驗,敘述如下。
基于對學生評教制度這一主題的研究現狀,學生評教活動的開展應當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充分考慮學生、教師與教學管理者等多方面的利益。在構建學生評教系統之前,應當通過用戶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收集學生評教的各利益相關方——學生、教師、教學管理者對于學生評教體系的建議,增強各利益相關方對高職院校學生評教制度的認可和參與程度,并對他們反饋的信息進行整理,提煉出學生評教的核心指標體系。學生評教核心指標體系的建立,使得學生評教活動能夠得到有效開展。
通常的學生評教核心指標體系主要涉及教學的四個方面: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學生評教核心指標的確定應盡量避免兩類問題。第一,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問。例如,“講授內容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這類評價項目主要是從教師和學科的角度設計的,盡管學生對某些項目可能作出評價,但這種評價意義有限,因為這些問題超出了學生能夠把握的范圍,即便學生對此作出了,其回答的信度也是值得懷疑的。第二,評價項目內容抽象。例如,“為人師表”“因材施教”這類評價項目,都有十分豐富的內涵,用這些指標來評估教師的教學,也很難達到所期望的結果。
學生評教系統的開發應當采用B/S模式。在這種基于互聯網的軟件系統中,各利益相關方可以實現學生評教、課程信息注冊、教師信息注冊、學生信息注冊等一系列功能。
對于采集到的學生評教數據,可以采用機器學習類的算法進行聚類分析,計算各聚類中的評教指標分數的均值,按照均值的大小確定等級??梢园呀處煱凑赵u教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不同的等級。同時,分析每位教師的評教指標的細節信息,找出每位教師的評教指標分數與優秀等級指標均值的差距,指出教師的教學工作需要改進的方面。
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而言,還需要分析教師特征對學生評教結果的影響。例如,教師特征可以分為職稱、學歷與經歷等。分別考查不同特征教師的評教結果的差異性。此外,也要分析課程特征對學生評教結果的影響。課程特征可以分為課程類別與課程性質兩方面??疾椴煌卣鞯恼n程的評教結果的差異性。
從教師特征和課程特征入手,探討教師的職稱、學歷、經歷與課程種類、性質對高校學生的評教分數的影響,具有一定意義。從理論層面來看,一方面可以彌補學生評教研究缺少實證證據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與質化研究相互驗證;從實踐層面看,則可以為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教師的教學改進提供建議。
高職院校作為教學型的高校,其教學質量的提高不能單靠一個好的學生評教系統,應當更多地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心的角度出發來開展教學活動。一方面,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勤勤懇懇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教師與教學管理者要以負責任的態度去幫助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
參考文獻:
[1]別敦榮,孟凡.論學生評教及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8.
[2]雷敏.論提高高校學生評教質量的方法和策略[J].高教探索,2005(1): 50-53.
作者簡介:
肖奎(1981— ),男,漢族,湖北宜城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