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數學教學現代化的一種發展趨勢,也是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更好的展現數學魅力的很好的途徑,更能夠給枯燥的數學課堂教學帶來豐富的變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換句話說就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再把學習當成負擔。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信息技術資源對學習數學可能帶來的消極作用。
關鍵詞:數學 學習資源 優勢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數學教學的方式,是教師和學生從事數學學習的重要工具。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資源,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教師自身的教學質量。教師要有意識地加以開發和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會數學的內涵,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特別是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提升自己的數學水平和能力。信息技術資源包括網絡,教學軟件,多媒體光盤等。它可以向學生提供并展示各種類型的資料,比如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教師利用計算機對圖形、數字進行動畫處理,就可以創設和模擬多種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景;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提取資料開展自主學習,更好的發揮學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既能夠獲取知識,同時也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進而開發他們的潛能。我們在利用信息技術資源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作為教師從事數學教學與研究的輔助性工具
計算機集文字、圖形、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教師根據需要加以改進,運用于課堂教學。數學知識很多知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都比較強,僅僅依靠教師語言的表述無法使學生真正的理解,這就需要通過其他途徑把知識呈現給學生,而信息技術就能夠很好的來解決這樣的問題,使問題直觀化、具體化、簡單化,降低學生學習理解的難度。例如,我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首先讓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三角形與長方形的聯系,提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可以聯系長方形的面積計算來進行,然后通過多媒體動畫展示,使學生在觀察中得出結論,三角形面積就是長方形面積的二分之一,即三角形面積=底×高÷2。學生在觀察中通過比較三角形與長方形之間的聯系,這樣就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二、將信息技術資源作為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輔助工具
教師利用網絡查閱資料,下載實例和課件,然后通過圖文、聲音、動畫演示,解決教學難點,化解抽象的知識點。同時,在演示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生們現有的水平基礎上來逐漸提高。同時,在利用信息技術自遠方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們仔細的觀察、思考,在自主探究或者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理解進而掌握所學的知識,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結合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逐漸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把之前的講授法為主的教師操控為主的教學流程逐漸調整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鼓勵和引導學生的自主參與,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發揮信息技術資源的輔助性作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根據學生的特點,引導、啟發、組織學生主動學習。適時地根據反饋上來的信息,創設條件,促進學生學習的順利進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徹底改變課堂教學圍著教師轉,圍著課件轉的局面,師生關系處于動態的平衡中。可見解決類似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實際與理論間的矛盾,利用信息技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體計算機,可以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圖像等信息集于一體,使學生獲得極為豐富的、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
三、教師可以通過整合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手段,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動機,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漲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探索創新的活動變成學生的心理需求,激活學生的創新熱情,變“苦學”為“樂學”。例如,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我在學生復習圓柱體積的基礎上,讓學生猜想圓錐體積該怎么計算?通過課件演示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然后將圓錐形容器裝滿水,再倒入圓柱形容器,看幾次能倒滿。通過實驗,讓學生討論圓錐的體積與圓柱體積有什么關系?這樣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躍躍欲試,情緒十分高漲。然后再出示“高相等底不等”“底相等高不等”“底和高均不等”等幾組實驗進行對比,促進學生對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關系的理解。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通過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我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四、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提高解決問題的能
學以致用是現代教學改革一大趨勢,我們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們能夠解決問題,通過在數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就能夠實現數學知識的整合,把數學和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既能夠使學生了解到數學的實用性和學好數學的重要性,也能夠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比如對學生喜歡使用計算器的現象,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速算的規則,提高心算能力,讓他們對一些復雜的計算題也能很快算出正確答案。有些乘法可以進行速算,像100以內的數字的平方,記下來并不太難,記住了,在平時計算時,兩位數乘兩位數,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很快就得出了式題的計算結果。速算這個問題也可以借助計算器來驗證計算結果,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規律,找到速算的途徑。
還有在使用網絡資源的同時,避免讓學生接觸暴力恐怖、封建迷信、色情等等不良信息。要讓學生明白,在網上亂改他人檔案資料,盜用他人密碼和IP地址,非法收集E-mail地址,以及在網上傳播病毒、散布謠言和暴力恐怖消息、傳播色情內容、盜用他人信用卡購物……上述一切行為在我國都是明令禁止的違法犯罪行為,應當教育學生遠離和反對上述行為。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