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要有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方法。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識字的情趣。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關鍵詞:識字生活化 識字興趣化 識字方法
崔巒先生說過,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的快慢、多少直接關系到讀寫,閱讀開始的早晚和閱讀能力的強弱。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質量。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漢字的發明更是有著特殊意義。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有待我們去挖掘、去創新總結適合學生發展的識字方法。
一、識字教學生活化
新教材倡導課堂教學生活化。把教學活動還原為學生的生命活動,課堂向生活開放,讓學生把生活經驗帶進課堂。做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漢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的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識字。在校可以讓剛入學的學生認識校名、校訓、課程表、標語、宣傳欄、名人名言、以及同學的名字、教師的名字等都是學生識字的好資源。又如學校的各種活動,以認字貫穿其中,充分發揮媒介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漢字。校外可以認廣告牌、路牌、商店名等一切有漢字的地方都可以。還可以利用學生家庭資源和生活經驗識字。把學生的生活體驗引進課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開始,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達到了識字效果。在家庭生活中識字是非常方便的,學生對喜歡的書籍、畫報、卡片有意識地進行認讀。認識家庭成員的姓名,了解他們的工作、愛好。鼓勵學生自己看包裝袋、說明書,不認識的字主動問家長。在識字的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生活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學校每周設立識字交流時間,評比識字大王。課外的積累讓課內的學習降低了難度,同時增加了孩子的學習樂趣,不再把識字當成一種負擔。
識字從生活中來,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在課堂教學中要緊密地和生活相聯系。例如,在學習《在家里》一課時,請學生做好生字標簽貼在事物上。如:茶幾、書架、沙發等。生活和實際相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識字效果。
二、識字教學興趣化
(一)創設新奇有趣的識字環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驗識字的快樂,使他們盡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創設一個生活場景或氛圍,為學生開創一個愉悅的識字空間。例如,教學《家》一課。用圖畫把黑板布置得像家一樣,引導學生走下座位,看看、摸摸、讀讀、認認,再給每個人物貼上標簽,學生的識字活動如同在家一般,調動了多種感官參與識字、記字過程,讓學生始終處于愉快的狀態中。
(二)采用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
1.猜謎識字。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兩個人坐在土地上(坐)。王姑娘和白姑娘一起坐在石頭上(碧)等。
2.圖畫識字。利用象形字,幫助學生識字。此方法多用于學習動物。如出示鳥兒的圖畫學習鳥字等。
3.兒歌識字。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幽默風趣,寓教于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效果。這種方法能讓學生興趣盎然,輕松愉快地識字,容易被學生接受。如:三人為眾、三日為晶、三水為淼等。
4.部首識字。揭示構字規律,舉一反三,在學習中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例如,在教“跑、跳、跟、路”這些字的時候,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它們的秘密,發現這些字都和足有關,記住這些字。
5.連環識字。以字組詞,連詞說句,形成連環。例如,家字引導學生說出:大家、國家、家人等詞語,在此基礎上,借詞造句,練習說話。這種方法既豐富了語言,又激發了興趣。
6.動作識字法。用肢體語言演示漢字,突破識字教學中的難點。例如,教學“大”字時,讓學生雙手向兩側平伸,叉開雙腿,形成了“大”字形。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字義的理解,還幫助他們理解字形,增加學習漢字的興趣,使學生學習起來省時又省力。
7.換偏旁識字。漢字中有許多字外形相似,偏旁不同。例如,何—河 請—清—情—晴 放—房—防這樣的字換偏旁記憶成為學生識字記憶的主要方法。
8.增減筆畫識字。把獨體字加一筆或減一筆的方法幫助學生識記字形。例如,“日”字加一筆可變成白、田、電、舊、由、甲、申等。“口”加兩筆變成只、古、右等。減一筆:鳥—烏令—今。
三、拓展視野、擴展識字,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
積累名人名言、諺語、古詩等幫助學生識字。在積累文化底蘊的同時,把閱讀作為識字的載體。大量閱讀可以讓學生提前認識一些字,幫助學生鞏固一些字。閱讀在識字教學方面的真正貢獻還在于它能幫助學生深層次地熟悉字,并獲得漢字所具有的意義。大量的課外閱讀,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的多變性和豐富性。閱讀中學生在字與字的千變萬化的組合中,在字的不斷組合以致發生質變的過程中感受到漢字的豐富內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持續時間短。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拓展學習途徑,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