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當前的國情決定了要大力提升幼兒的全面素質,改變傳統的幼兒教育策略,下大力氣培養幼兒的道德意識,樹立其自信心,保護其好奇心,發展其想象力,并能讓幼兒進行客觀而積極的自我評價。我們要秉承大教育觀理念,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關鍵詞:幼兒教育 全面素質教育策略 道德建設 教育自我評價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學的德育工作,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已成為每一位幼兒園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對幼兒進行教育中,教師一定要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保護其好奇心,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拓展其活動的空間,并提升其自我肯定的能力。隨著幼兒教育向高、精、尖領域發展,我們的教師團隊一定要有學習意識,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質。
一、要提升幼兒的整體素質,教師隊伍要加強道德建設與專業教育
道德是幼兒的立身之本,也是培養幼兒個體素質的核心。而教育是激發生命力,使幼兒能以自己的力量生存發展下去的原動力。要想使幼兒樹立正確的道德觀,首先要鼓勵幼兒教師積極學習,先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一)幼兒教師一定要不斷更新學習的觀念
當前,我國正在掀起教育體制改革的新浪潮,幼兒教師理應首當其沖,學習教育部頒發的一系列重要的行政法規,更新思想,接受新的教育觀,學習處理新問題的方法,及時地改變教學形式,使自己從思想武裝,到專業知識講授,再到講課技能的體現等方面都得到提升。
(二)幼兒教師一定要加強專業化訓練,提高教學質量
一些幼兒園教師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在教授課程時一些隨心所欲的做法較多,脫離了幼兒的實質,缺乏教育幼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需要進行專業化的訓練,提高自己的學歷教育,這對幼兒教師的整體隊伍構建是一種有益的補充。
(三)幼兒教師一定要強加專業技能教育
經過專業技能教育的教師,也要及時充電,多學習一些專業技能方面的知識。因為其所學的知識也有時效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后,又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教師需要繼續學習,獲取一些新的知識,增加一些新的教學技能。我們要把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貫穿到幼兒教師教育的始終。
二、在提升幼兒整體素質教育方面,要多重視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及培養
在我國,幼兒教育日漸走入了一個誤區,就是特別注重智力的開發,而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培養。其實,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是一座大的冰山,而智力因素的培養只是冰山一角。記得一位教授說過,他受到的最有益的教育就是幼兒園教育,學會了基本的為人之道和禮儀,探求事物本原的好奇心,永不言棄的意志力等。那么如何對幼兒加以教育,來培養幼兒勇于創新、敢于創新、樂于創新和善于創新的能力呢?
(一)幼兒教師一定要注意保護并增強幼兒好奇心
好奇心和進取心是一對孿生兄弟,是科學發明的動力之一,如果一個人失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就不可能產生巨大的價值發明和創新。比如,當年愛迪生的媽媽對孵蛋的小愛迪生加以指責,予以嚴重批評的話,那么他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發明創造。因為幼兒的知識有限,很容易對一些事物產生好奇之心,幼兒教師要保護其好奇心,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和進取心。
(二)幼兒教師要注重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想象力就是創造力,瓦特發明蒸汽機,魯班發明傘,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等,都起源于人們的想象力和幻想。幼兒時期是學生想象力特別活躍的時候,如果教師能夠注重發展幼兒的想象力,那么一定會為今后培養創新型人才打下夯實的基礎。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世界的進步。”所以幼兒教師一定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通過各種活動來擴大幼兒的眼界,豐富其感性經驗,鼓勵幼兒進行大膽想象,并加以正確引導。面對幼兒給出的千奇百怪的答案,教師要加以正確引導,不應該有標準答案的預設。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來保護幼兒可貴的想象力,不能將幼兒的一些美好的設想扼殺,甚至進行冷嘲熱諷,我們要給幼兒插上想象力的翅膀,還幼兒以自由的、廣闊的想象空間。
(三)幼兒教師要注意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力
觀察是人認識新事物,增長新知識的重要途徑。但是,因為幼兒期是觀察能力初步形成的時期,所以其觀察的意識弱,也沒有科學的順序性和系統性,往往只是看到了表面現象,觸及不到事物的本質。所以教師要先確定觀察的任務,然后再教給幼兒觀察的方法及技法,讓幼兒從不同的側面和層次去對事物進行觀察。比如,觀察一只動物,教師要引導幼兒按照從上到下,或者從頭至尾的順序進行觀察。還可以把相似的動物進行比較,看看在比較中會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使幼兒的思維能力不斷地得到提高。
(四)幼兒教師要注重發展幼兒的自主能力,讓其在寬松的環境中展示自我
擁有自主權是健全人格的體現,自主活動對幼兒的生活及學習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是對幼兒進行心理調節和精神鼓勵的動力。在幼兒園的一些自主活動中,我們應該讓幼兒自由地參與一些活動,而不是在操縱幼兒,對其進行干涉。我們要為幼兒的成長提供寬松和自由的發展空間,讓其能夠在平和、自由的環境中自然發展,創造自我并展示自我。只有這樣的教育,幼兒才喜歡投入并適應,開始大膽地進行活動的開展。幼兒教師的任務是為幼兒營造一個好的環境,支持幼兒將自主活動進行拓展和延伸,必要時可以進行適度的引導,從而讓幼兒更好地展現自我。
(五)幼兒教師要注意培養幼兒的自我積極暗示和評價能力
因為幼兒年齡尚小,其特定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都不明顯,缺乏正確評價自身言行的能力,他們只能從家長或教師的眼中來進行自我評價。而在幼兒的心目中,教師的權威是至高無尚的,所以其對待學生的態度、語言及心理,都會對幼兒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筆者認為,幼兒教師首先應該讓幼兒對自己做的事情要充滿自信,有勇氣去面對遇到的挑戰。在完成一項活動時,教師要培養幼兒堅持不懈地把事情做完的毅力,如“堅持就是勝利”“你肯定行”等評價語對幼兒就能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因為幼兒的自我評價常帶有消極的情緒,所以教師要做到及時地因勢利導,讓幼兒能夠積極而客觀地認識自己。我們在平日的教育中要肯定幼兒的行為,讓其積極地接受評價,從而逐步學會客觀而如實地評價自己的言行,如遇到挫折也能夠迎難而上。
三、對幼兒進行教育,幼兒教師一定要有大教育觀念
幼兒的教育不止局限在小小的幼兒園里,還應該是家庭、社區和社會聯手培育的結果,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教育的合力效應。家庭教育對幼兒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社區環境也對幼兒有著較大影響,我們的整體社會風氣都對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要為幼兒的真善美的價值觀構建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