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進生是班級中的特殊群體,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只有與后進生心靈相通,做到以心換心,維護后進生的自尊心,幫助后進生樹立自信心,才能架起教師和后進生之間的橋梁,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也就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關鍵詞:教師 后進生 搭建橋梁
霍姆林斯基說:“培養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靈,看到并感覺到他的個人世界?!焙筮M生是班級中的特殊群體,在日常師生交往的過程中,后進生與教師不容易進行心靈溝通,這為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沒有心與心的溝通,就不能把教師愛的瓊漿玉液滋潤到后進生的心田,后進生心靈中渴望進步的種子就會干枯,更不會發芽,茁壯成長。那么怎樣才能搭建起教師與后進生之間溝通的橋梁,走進后進生的心靈呢?我將結合自己教學工作經驗淺談如下幾點。
一、平等相處——是搭建橋梁的前提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教師不能對后進生另眼相待,隨著社會環境、學校和家庭等教育因素的變化,他們即使不能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會變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每一位學生在尊敬的基礎上都渴望教師能放下尊貴的身架,坦誠、平等地走進自己的心靈,成為可以傾訴的知心朋友。也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更自覺地認同你,并接受你的教導。
教書育人是細活,尤其對于后進生,最需要的是耐心。善于尋找并放大他們的閃光點會使他們信心倍增。
二、滿懷真愛——是搭建橋梁的保證
轉化后進生的關鍵是要對后進生充滿真愛,這是使后進生前進和加倍努力并能獲得更大進步的動力。我班曾有一位學生經常遲到,一次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我沒有說起遲到的事,撫摸著他的頭,就問了生活中的一些瑣事,你是哪里人?誰給你做飯?這樣隨機和他交流了一會,這時這位男生已經沒有了先前的拘束,他一口氣說了很多我想知道的答案:爸爸給我做飯。媽媽去廣東已經七八年了,自從走后一直沒來看我,只是從廣東給我寄來新衣服。他還說:我們家里有兩個手機,一個爸爸拿著,一個爸爸給我定了鬧鐘。我又問:“爸爸今天早晨不在家嗎?”他說:“不在,他把鬧鐘給我定錯了,所以我遲到了?!薄敖裉旎厝プ尠职职阳[鐘稍往早調一下好嗎?”學生高興地說:“好的,我以后再也不遲到了。”這時我看他心里很開心,臨走時我從書柜里找了一個田字格本送給了他,他高興地跑回了教室。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有遲到過,看見我總是笑瞇瞇的,有什么事就跑來給我說,學習也非常認真,看見他變了,我不由得開心地笑了。
三、賞識教育——是搭建橋梁的催化劑
賞識教育專家周弘先生曾說過,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后進生的長處,點燃他們自信的火種,讓他們獲得奮進的勇氣。我班上有一名后進生,雖然學習成績較差,但他喜歡武術,在班上人緣不錯。當我了解后創造了一次機會讓他給大家表演,我從沒見過他當時那自豪的表情,從那以后他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了,成績有了大幅度提高??梢姡瑢W生的自尊心一旦得到尊重,就可以釋放出無限的能量。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給予他施展才華的舞臺,理解并相信他們,賞識是后進生前進的法寶,行動的催化劑。
四、肢體語言——是搭建橋梁的紐帶
人與人溝通的方式,除了有聲語言,還有無聲的肢體語言。肢體語言更能讓后進生感受到教師真誠的愛和關心,比如,摸他們的頭,刮他們的鼻子,拉他們的手,拍他們的肩膀,對他們做鬼臉等,可以使他們更愿意靠近你,跟你談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身體言語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及時發出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滿意或不滿意,鼓勵或制止某種行為的信號。比如,當學生在課堂練習中出現困難、畏懼的情緒時,教師可用點頭、溫和的微笑、和藹的目光、鼓勵的手勢等身體語言代替自然語言表達對學生的提示。有時肢體語言能夠更簡潔、直觀地傳遞我們所要發出的信號。所以,適時、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工作事半功倍。
五、感受成功——是搭建橋梁的歸宿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后進生,教師和后進生一同感受成功,甚至是制造讓后進生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我教過這樣一名后進生,他反應有些遲鈍,而且平時總是沉默寡言,上課從來不主動回答問題。但是這位學生學習很踏實,作業也完成得比較及時。針對這種情況,在上課的過程中,即使他不去舉手回答問題,遇到較容易回答的問題,我也會主動讓他回答。經過幾次這樣的鍛煉,他開始慢慢地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他也敢于把自己的一些見解和想法在課堂上向我們大家表達出來了。
總之,走進學生的心靈,特別是走進后進生的心靈,凈化一片藍天,綠化一片沃土,這是我們教師神圣不可推卸的責任。讓我們以心換心,維護后進生的自尊心,幫助后進生樹立自信心。如陽光,灑向每一個后進生心靈的角落,如春風,拂去后進生心靈的每一滴塵埃,如細雨,滋潤后進生的每一寸心田,我相信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一定能夠取得豐碩的成果。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