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面對學生不想寫、無從下手、不知如何寫的情況,很多教師也不知如何辦。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幾條激發學生寫作動機的方法,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動機 寫作水平 初中生
初中的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環節,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都很重視這方面的教學。雖然每位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不盡相同,但感受卻頗為相似:費時、費力、收效甚微。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真是一個字:難,兩字:真難!因此,上作文課也成為了語文教師頗為頭疼的事。這種現象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其實,學生在上作文課的時候,是有相同感受的,也是感覺作文無從開頭,不知如何下筆。但偶爾,教師也會感覺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寫作水平也會隨之提高。細細分析起來,會發現這時學生有明確的寫作動機,興趣有指向點,情緒高昂,注意力也隨之集中,信心倍增。而大多時候,學生則把寫作文視為一項苦差事,不知如何下手,到最后也只能為了交差來硬搬亂湊,甚至是這兒摘抄點,那模仿點,到頭來也不知想表達什么,其結果必然不盡人意。可見,學生對寫作缺乏動機是寫作質量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動機,從激發動機的刺激物來分,有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外部動機是由外在的刺激物來激發出來的動機,比如,物質獎勵、口頭獎勵等,內部動機是學生內心有學習的動力。外部動機與內部動機相比,持續的時間比較短,一旦對外在的刺激物失去興趣后,就不再有推動的作用。所以,教師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可以先從外部動機入手,先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慢慢地再轉化成內部動機,這樣才能最終成為學生寫作的動力。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呢?
一、寫作前誘發情感
很多時候,初中的語文教師在上作文課時,只是簡單地列出一個作文題目,簡要對題目分析下,然后就讓學生開始寫作了。學生在這種情況下,總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情感沒有展開的機會就抑制住了,內心所想的東西自然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表達。好的文章其實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情感得到抒發,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好作文來。有情感了,有觸動了,學生就有話說,就有想寫的沖動。所以,在寫作前指導教師應在如何觸動學生的情感方面入手,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一)選好作文題目
題目具有點睛的作用,好的文章題目一定是好的,題好一半文。教師應先從題目上入手,來引導學生寫作的欲望,激發寫作的興趣和激情,誘發學生寫作的動機,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空間,在里面遨游。所以,選擇作文題目時,一定要注意能否誘發學生的情感。一般來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事件、新鮮的、有啟發性的題目,學生是感興趣的,才感覺有話說,有情抒。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心理,找到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題目,才能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學生才能寫出好文章。
(二)注重情境激發
寫作就是抒發情感,有情有感了才能創作出觸動心靈的好文章。怎樣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生活是寫作最好的素材。教師應在平時注重學生對生活的觀察,細膩的觀察才能描繪出多姿的生活。生活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了,就是不讓學生寫,學生也迫不及待地自己想寫。所以,教師應有意識地把生活與寫作緊密聯系起來,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把平時細微的觀察結果記錄下來進行整理,這樣學生才有話說。
(三)加強閱讀觸發
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新發現,新感觸,新聯想,這些感觸和聯想就是他們想抒發的情感。想吐露的心聲。這就是閱讀給寫作欲望的激發所帶來的妙處。所以,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平時的閱讀,多組織、多舉辦閱讀方面的活動,還要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內容豐富、含義深遠的文章。
二、寫作后積極評價鼓勵
可能有些教師認為,學生寫完了,交上了作文,這件事就結束了,與寫作動機的激發沒有關系了。其實,很多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都知道,學生看到作文本發下來的第一時間是看教師的評語。可見,教師對學生寫作成果的評價對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有多大關系。這會直接影響到下一次寫作的積極性,甚至還會影響到學生是否對這次作文課的進一步的深入反思,甚至修改。所以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積極評價。同時,教師還應以發展的眼光對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激勵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逐步養成勤于動筆、樂于表達的習慣。
(一)講評鼓勵
批改作文,是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一項必須的教學環節和任務,教師一般都會根據學生的作文從審題、立意、結構、語言、文字等多個方面進行批改。學生的作文自然會有各方面的缺憾,所以教師在批改的時候往往嘆息著、生氣著書寫著批評的話語。當然,教師這樣做固然是認真負責的表現,但是這種指責的語氣,求全的心態會打擊學生的寫作興趣、動機,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沒有幫助的。學生認真寫完作文,交上去的時候,是帶著一種滿足感、成就感的,而這種成就感會被教師的批評的話語給打消,會產生挫敗感,對寫作失去興趣。
所以,教師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評語,要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成果是能夠得到教師的認可的,是有可取之處的,自己是有進步空間的。通過評語的鼓勵、點贊,點燃他們還處于朦朧狀態中的智能星火,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以喚起他們自己能夠寫好作文的欲望。
(二)及時批改
學生交上作文后,因為教學事務多,許多教師總是要過上一兩個星期后才能把作文認真批改完。其實,這樣會使學生久久得不到成果的反饋而對寫作的熱情大打折扣。因為一段時間過后,學生會對上次作文的印象已經淡漠,期待反饋的激發作用也就大大降低。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盡量及時批改,盡量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自己的反饋,利用學生留下的記憶,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愿望,增強他們的寫作信心。
初中學生寫作動機的激發是一項耐心細致的長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應貫穿于初中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方法也有很多,需要廣大教師在實踐中去挖掘,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