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初,《山西省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草案)》提交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初審,其中規定,生育產假假期從90天延長至98天,難產增加15天;未滿4個月流產可以享受30天產假;痛經嚴重的女職工可以帶薪休息,有更年期綜合征可減輕勞動量。
此消息一出,在網上引發爭論,有人對此表示支持,也有人認為痛經是否嚴重很難界定。這樣的政策對公務員以及事業單位女職工是好消息,但對企業或女農民工則未必,因為痛經涉及女性隱私,不便操作,即便難受誰愿意為了歇一天每個月去醫院開假條?況且如果法律跟不上這樣的條例,企業會主動執行嗎?
畫餅充饑的假期
深圳位于珠三角制造業核心區內,電子、制衣等工廠中,男、女工人數比例倒掛,呈現女工高密度聚集作業的情況。有資料顯示,整個珠三角地區產業工人近60%都是女工。
深圳寶安福永某工業區的一位普通女工介紹,她所在的生產線上共有50個人,只有1個離崗證,并限制上廁所次數,“大家只能減少喝水,避免上廁所,來月經時,半天才能去換一次衛生巾,對身體很不好。”
還有女工表示,即使痛經也仍然站立作業,還要上夜班,導致痛經更嚴重了,“要請假要病歷單,去醫院開病歷單又要做一些檢查,開一大堆藥,花上120多元,一天的工資和全勤獎也都沒有了。”
深圳某大型企業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力資源人士向記者表示,不同女性來月經的時候反應不同,對工作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員工是否真的來月經、來月經的周期在實際中難以確認和量化管理,如果將無需任何醫院證明月經假變為法律條文,不僅給單位人事、休假管理協調工作帶來比較大的困難,而且可能存在以此為借口“休假”的情況。
不少女員工深受經期加班、夜班之苦,要是痛經嚴重真能帶薪休假,真是滿心歡喜。然而,這樣的規定在國企還有可能行得通,在私企注定很難落實。怕的是,到頭來不過是畫餅充饑,讓女員工空歡喜一場。
難敵現實沖擊

就這個規定而言,在公職單位落實起來,應該是沒有絲毫問題的。一方面,公職單位遵循法律條文的意識還是比私人企業高些的。凡是政府允許的福利、假期,都能按照要求辦理。問題是,這個制度在私營企業落實起來,就會遇到一定的阻力。
雖然,痛經帶薪休假的規定是人性化的,可是如果遭遇了不人性化的抵觸,就會一錢不值了。而最為關鍵的是,在很多私營企業實行的是計件工資,干多少就給多少錢,不干活也就沒有錢。試問,連個底薪都沒有,如何實現帶薪休假?
形同擺設是職工的痛點,保護婦女權益的法律規定并不是少了,而是該執行的沒有執行到位。招工不允許歧視,規定必須給孕產婦女放足假期,一些用工單位在招工的時候卻首先問結婚了嗎?生孩子了嗎?在婦女節給女職工放了一天假期,結果卻又讓人家用加班的形式補償過來。
惡意請假是企業的痛點,除了職工的權益需要維護之外,企業的權益也需要關注。假如說,這個制度能夠嚴格的落實,固然是好事。可是,也會遇到一些惡意請假的行為。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網上有人叫賣各種請假條。也就是說,有這樣的灰色生意,要什么樣的請假條,他們都幫助偽造。而且,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還會動用醫生的關系開具虛假的患病證明。如果有些女職工利用法律規定,去做這樣的事情,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痛經帶薪休假,是一個人性化的好制度。但是,做到不讓職工傷痛,不讓企業傷痛,才是最為重要的。
難以界定 實施難度大
不可否認,將重度痛經女性的工作納入了勞動法規保護,既是對職業女性健康權的保護,更是“尊重女性、關愛婦女”的體現,所釋放的制度善意值得稱贊。但這項新政,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實在是不靠譜。一是女性重度痛經鑒定本身就有困難,可操作性差,怎么證明?二是鑒于女性月經的不確定性,導玫痛經日期不確定,用人單位如何安排經期職工的工作,豈不給單位整體工作帶來被動?
早在2011年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張曉梅就提議設立“月經假”。她建議,將職業女性經期休假權益寫入《婦女權益保障法》。時至今日,仍然沒有落實。這是因為,女員工是否真的來月經,在實際中難以確認和量化管理,根本無法實行。
1993年11月26日,國家多個部委共同頒發的《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第七條第四款規定:患有重度痛經及月經過多的女職工,經醫療或婦幼保健機構確診后,月經期間可適當給予1至2天的休假。由此可見,保護女員工經期的權益并非“無法可依”。但是,痛經休假仍很難落實。
為女性索取例假休假,表面上看來是為廣大勞動婦女謀取利益,事實上在成本支出和工作效率的權衡下,或將逼使公司在招聘人員時更青睞男性。沒有工作、被逼休長假,才是勞動女性噩夢的開始。
(編輯:李小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