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套人民幣各有什么暗記
第三套人民幣紙幣系我國自行設計、采用國產(chǎn)紙印刷的一套紙幣,發(fā)行開始就經(jīng)歷了新中國經(jīng)濟較困難時期,使用的時間有37年多。
1.1960年棗紅1角,正背面雙凹印刷,觸摸正背的花紋,銀行名等有極強烈的凸凹感。是第三套紙幣中較特別的票券,它的設計及規(guī)格承接了第二套紙幣的風格。
2.背綠1角1962年,票正面單凹印刷,觸摸字體花紋,有較強的凸凹感;它有兩種版別,一種在經(jīng)理章左上角草叢的兩條草葉中間里有“人”字暗記,另一種在相應位置無“人”字暗記。其他相同暗記有票面正大門右側第六與第七根欄桿之間的上端有字母“A”,“A”下有一個“十”字,“A”的左上方有個字母“J”。
3.背綠1角1962年(有水印):正面單凹印刷,觸摸花紋,銀行名等有較強烈的凸凹感;背綠印刷得很少,只有如“136,130”等幾種不分順序的編號;背綠水印沒有“人”字暗記,其他暗記與普通背綠差不多,但暗記“A”下面的暗記“十”,在這個位置的暗記在不同編號會有不同的變化。背綠水印通常會有一個以上星水印,或票邊有幾個半個星水印,也會有一個星水印(或以上)及半個星水印(或以上)的出現(xiàn),也有個別沒有水印的狀況等。
4.棕色1角1962年:有六個版本:正背膠印的藍色數(shù)字2羅碼及藍色數(shù)字3羅碼;正背膠印的紅色數(shù)字2羅碼及紅色數(shù)字3羅碼;正面凹印的紅色數(shù)字2羅碼;正面凹印的紅色數(shù)字3羅碼(有水印)。暗記大體上相同,正大門右側第六與第七根欄桿之間的上端有字母“A”,“A”下有一個“十”。
5.2角1962年(正背膠印):數(shù)字2羅碼及數(shù)字3羅碼,正面大橋左橋頭坡地上,有數(shù)字“2”暗記。大家會發(fā)現(xiàn)漢字“角”的尾巴沒有穿出來,這只是當時常用及慣用的寫法,在第二套、第三套紙幣中所有角券都是這種寫法。
6.2角1962年(正面凹印):早期印刷發(fā)行無數(shù)字“2”暗記,觸摸票的正面有很強的凸凹感,顏色比膠印版深。
7.5角1972年:有三個版本;正背膠印(無水印)及正背膠印(有水印),票面右邊齒輪左下邊有數(shù)字“5”(字體較粗);正面凹印(有水印),票面顏色比膠印版深;觸摸票面有較強的凸凹感,暗記數(shù)字“5”的字體較細。
8.1960年1元2羅碼及3羅碼:實心星水印,票背右邊的山坡上有字母“I”的字樣。
9.1960年1元古幣水印:空心星及古幣水印,早期印刷發(fā)行;票背右邊的山坡上有字母“I”的字樣。觸摸票正面的花紋有極強的凸凹感。
10.1960年2元:實心星水印,票背草叢的第一行的根部分別有字母“Z”、“R”字樣。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后期,有報道指一名小學生發(fā)現(xiàn)2元紙幣正面的漢字“2”在查新華字典中查不到,只查到漢字“貳”,而紙幣中的漢字“貳”的二橫在上面,不是在下面,認為這是錯版幣。其實這只是當時的常用及慣用的寫法,這種寫法在其他2角、2分中是一樣的,并在退出流通的前三套紙幣中這種情況也都是相同的寫法。
11.1960年2元古幣水印:空心星及古幣水印,早期印刷發(fā)行;票背草叢的第一行的根部分別有字母“Z”、“R”字樣;票背汽車的車輪內(nèi)的線紋與實心星水印版本汽車的車輪內(nèi)的線紋不同。觸摸票正面的花紋有極強的凸凹感。
12.1960年5元2羅碼及3羅碼:3羅碼有深淺顏色之分。實心星水印,背面機械有“天”字,經(jīng)理章左邊有字母“H”、“J”。
13.1965年10元2羅碼及3羅碼:天安門放光芒水印,背面天安門左邊有“人”字;左邊城墻邊有字母“H”的字樣;天安門右側燈柱的右邊有“工”字樣;右上還有字母“Z”字樣;另外還有一種熒光版。
貳分紙幣的暗記
暗記均在背面:背面右側藏文下有“鐮刀和錘子”組成的黨徽圖案,背面中國人民銀行第一個字,“中”字左邊有斜倒的“古”字。
怎樣鑒別三套的一角背綠水印
在人民幣收藏上,每一個板塊都有鈔王,它是帶領著這個板塊一漲再漲的標桿,第一套錢幣的鈔王是一萬元牧馬圖;第二套人民幣是十元大黑拾,第三套人民幣是人們最熟悉的背綠水印一角。說到背綠水印,它是第三套人民幣的幣王,如今單張市場價格已超過普通版紙幣N多倍,人們對其的關注度極高。通常觀察第三套人民幣一角背綠水印是否絕品,基本上要掌握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冠字。一角背綠水印,一共有這么幾個冠號:
(1)123、234、345、456、567、678、789、890、901、012、135、357、579組(每組的三個數(shù)字又任意組合成6個冠字,如“123”,就是123、132、213、231、312、321)。
791組的791、719補號907,共計81個冠號。
(2)913、246、468、680、802、024、124、125、126、127、128、129組。791組的917、971、179、197,130組的130、103,補號:907,共計79個冠號。
2.暗記。上面提到的81個冠號的背綠水印一角均有“人”字暗記。另外79個冠號的背綠一角無“人”字暗記。
3.油墨。通過高科技手段復制或印刷,樣子很像,暗記什么的都有,但油墨不對,有3種偽品制作較好,其方法有三種:在普通醬紫色壹角的基礎上改造,將背面紫色洗掉改印綠色;利用高科鐳射一體機復制而成;利用電腦掃描后再用膠版仿印而成。
4.印刷技術。凹版人民幣正面的“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凸出的感覺十分明顯,只要用手指從左至右輕輕摸一下,就能清楚地感覺到每個字都是凸起的。凹版印刷的文字和圖案,線條邊緣會有油墨擴散造成的細小“毛刺”,用30倍放大鏡可以看得很清楚。而膠版印刷,它的線條邊緣是光滑的。
背綠多采用凹版印刷,行長之印,中國人民銀行及冠號都是凹凸不平的。如果是膠版或其他電子印刷的,那就要留心了。
5.聞味。這個鑒別環(huán)節(jié),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有些真品背綠,因為受當時的條件限制,票面有了污跡就下水洗刷,有些是下清水,有些是下藥水。下清水的一般是無法去頑漬,而下藥水的,短時間內(nèi),聞聞就能聞到。但是時間長了,大約半年或幾年時間。部分粘藥水的地方會變黃或偏別的顏色,如全下藥水,整體就會變黃或偏別的顏色。像這種幣,用一只有蓋的茶杯,杯內(nèi)盛大半杯開水,把幣放在杯口上再蓋上杯蓋,約5分鐘左右打開杯蓋,聞紙幣和杯內(nèi)水汽均有異味。
6.放大細看。許多收藏者鑒定紙幣都是用幾十倍的放大鏡,大部分做假的,在這種鏡子下都可露出破綻,但造假者中也有高手,他有能力在80倍放大鏡下處理此種紙幣。有一種方式能解決這個問題,用高像素的掃描儀,將真幣和疑幣的圖以1:500—1:5000掃入電腦,一點一點對比觀看,如果是經(jīng)過加工處理的或高仿的,肯定能找出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