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晚上20點從深圳發快遞,第二天上午,快件便送到了在廣州的客戶手上,這家民營快遞公司叫順豐,其夕發朝至的速度和服務質量,令人咋舌。
年前,我從某郵政局寄了一套雜志到異地一個地級市,按平郵印刷品價格9元,結果大半年過去,郵件石沉大海。9月初重寄一份,眼看20多天過去,郵件似乎又無了蹤影。一氣之下,電話直接撥通了郵政局一負責人,說明了情況,對方答應追查,可十一長假都過完了,也無音訊。無奈,聯系了順豐快遞再寄郵件,按走鐵路線+重量,收費39元,郵件一寄出,網上便可追蹤其運輸線路,從收件到完成運輸、簽收,只須3天,若是選擇航空路線,費用翻倍,時間當然也翻倍。
回頭再撥郵政局的電話,第二天也有了反饋:郵件到達地的郵政局投遞員找到了,并送上了郵件。至此,這個郵件走了一個多月,最后在投訴與追問之下才找到。事后,郵局工作人員告訴我,以后,再寄,加個掛號吧,有條碼查起來方便。
加個掛號并不貴,3元,有收據、有條碼,但手續麻煩。別的不說,最不方便的是郵局送掛號信時本人不在,送件員如此往復幾次后,你就要憑本人身份證親往郵局跑一趟了,如是他人代為領取,那就要攜帶兩個人的身份證了。這種服務豈止是落伍那么簡單?當然平郵印刷品在物價飛漲的今天,不賺錢是主因,但這不應該成為郵件丟失或者拖延的理由。這一期的本刊策劃《物流讓生活更便捷》,我們想說,在物流活動包羅萬象的今天,我們要改變的不止是體制,更要改變的是服務意識。
在本期營商有道《58趕集合并逆襲之路》中,我們感嘆于商業戰場上沒有永遠的對手,只有共同的利益,而“走在一起”和“抱團取暖”,代表著一種合力與趨勢,相信能實現真正的優勢互補。
本期新觀察《離職公務員為何成“香餑餑”》,顧名思義,離職公務員之所以成為“香餑餑”,是其權力余熱做崇。我們期待隨著改革的深入,一個健全、透明、完全依靠市場照章辦事的全新體制,讓跳槽的“權力余熱”無用武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