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必很多人都經歷過,快遞包裹剛拿到手中,還未打開查看,快遞員早沒有了蹤跡。于是,物品損壞、差強人意就只能再通過售后。
今年9月30日,廣西柳城縣發生一起多點爆炸案,犯罪嫌疑人自制定時爆炸裝置,通過自己投放和謊稱寄送包裹雇人運送的方式,先后在多處制造爆炸,致10人死亡、51人不同程度受傷。而10月8日南京市再次出現的“毒快遞”,將一名卸貨工人燒傷的事件,更是引起人們對物流快遞行業安全的隱憂。
簽收與驗貨的重要性
在電商還未興起、民營快遞還未萌芽之時,人們都是去郵局寄取包裹、信件。寄件時,不論你寄出多少東西,也不論你包裝的多么嚴實,郵局工作人員都要求開箱,檢查包裹內是否存在容易腐爛的物品、存在爆炸性,可燃性的危險物品及國家嚴禁流通等物品,確定無誤之后重新包裝郵寄。
隨著市場經濟與電商的興起,民營物流企業逐漸占據半壁江山。敏敏現在就很少去郵局寄件了,在她看來,郵局的要求太多,上次她給家里寄了一些衣物之類零七八碎的物品,拿去的時候用紙箱封存的好好的,想著應該填個單付完郵資就可以寄出去了。沒成想到了前臺,工作人員打開箱子一件件把她放好的東西又拿了出來,當時郵局大廳的人挺多的,雖然不是什么隱私的東西,但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把衣物、化妝品等一些私人物品擺放出來,讓敏敏覺得非常難為情。最后她帶來的箱子也沒用上,重新又買了一個箱子才算完事。
之后,她取朋友寄送的一個包裹,一番打聽之下才知道,她要取件的郵局距離住地有將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好不容易到了郵局,工作人員要求拿身份證才能取件,敏敏這時才想起來,她說忘了帶,但確實是她的包裹,好說歹說也沒有拿到,只得第二天又跑了一趟,這次工作人員拿出包裹再三確認是本人才給了她,敏敏就在旁邊打開袋子檢查,確認沒有問題才出了郵局大門。
現在她住的樓下走十分鐘就有一家順豐速遞,抱一箱東西去郵寄,快遞人員也只是會問一下是什么,然后就包裝稱秤。而每次接到快遞員的電話,等她把快件拿到手,快遞員早沒了蹤影,起先她還有點不適應,怕包裹里面的東西缺失、損壞或者寄錯了,雖然大多時候網購的商品都差強人意,但還能接受,但時間一長,敏敏就覺得不太安全了。快遞員怎么就知道網購的包裹一定是我的?如果有人代簽更甚者是冒領呢?而且她很多次看到小區門口停著裝滿了快遞包裹的三輪車、電動車,但卻沒有快遞員,如果有心懷不軌的人順道偷了快遞或是直接把車子開走冒充快遞員呢?
也有網上調查顯示,71.4%的消費者稱,一般快遞公司員工都不對所寄的物品進行當場驗視,快遞公司只按件數接收已經包裝好的物品,一般不對包裝內物品的名稱、數量或內在質量承擔任何責任,也沒有對物品進行現場驗視。
現在她總算知道為什么郵局會有那么多條款要求與規章制度了,在這樣嚴苛的監督檢查制度之下,由物流快遞造成的傷人、死人事件就會減少,而物品損毀、丟失的情況也就容易追究責任賠償了。
霸王條約與維權不易
問題并不止這些,有些快遞公司的郵寄單上,與寄件人的合同條款在涉及到責任、義務與賠償時,出現“一切”“任何”“一概”“絕對權利”等絕對性的詞語。甚至注明:收貨人逾期30天不提貨的,按無主貨物處理,無主貨物由承運人丟棄,不承擔任何責任。而更讓人擔憂的是,很多寄件人都很少關注這些合同條款,一旦出現郵寄物品損毀、丟失等情況,維權都很不容易。
劉先生說起一件讓他至今想起都無法釋懷的事,朋友過生日,他通過快遞送了一塊手表,之后工作忙碌就忘了這件事,兩個多星期后想起來詢問朋友,朋友說沒有收到,劉先生覺得奇怪,雖說跨了兩個省,但現在交通網如此便捷,不可能這么長時間都送不到。于是,他給快遞公司打了電話,豈料快遞公司竟說郵寄三天后就送到了,但收件人電話一直打不通,就放在小區的快遞柜了,但現在兩個多星期過去沒人取,就按照無人簽收件退回處理,劉先生很是無奈,只得等著手表寄回來再說,之后快遞公司也沒有電話通知,直到他搬了家,劉先生當時覺得搬離原地址,這塊手表找到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手表也沒有保價,按照郵資也賠償不了多少錢,事后就沒有追究。但他現在想起來卻有些后悔,因為怎么看,這件事的責任都在快遞公司,他沒有追究,損失就只能是自己的。
某消協有關人士表示,對于未保價物品按照郵資標準補償不合理,如果是原價上萬元的手表未投保而發生丟失,按照郵費標準的5倍理賠,快遞公司只需賠付幾十元,明顯侵害了消費者權益。有消保委則認為,收件人逾期30天不提貨的,并不意味著財產權的轉移,快遞公司不能隨意地處置托運的物品,只可以按照公平原則收取相應的保管費用。
行業健康需多方發力
當前,物流行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現存的問題也并非監管部門的執行不力,物流行業的現實情況與物流企業、快遞員、寄件人息息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三方共同發力,才有可能實現。
物流快遞企業注重效率與利益無可厚非,但郵政企業只收取1%的保價費用,民營快遞公司收取的保價費卻一般都在3%至5%之間,民營快遞公司收取的保價費用如果適當與郵政企業看齊,或許寄件人更愿意保價郵寄。
對于薪資基本靠送單數量的快遞員而言,速度就是他們需要追求的,而為了配送接收更多的快件,快遞員自然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或配送快件。快件是否安全,收件方是否本人,在薪資提成面前,快遞員已經無瑕顧及這些。
而為了維護好自身的利益,也需要消費者在郵寄接收快遞中謹慎細致。委托寄遞時,盡量選擇規模較大、經營規范、信譽較好的快遞公司,尤其郵寄貴重或易碎的物品時,要詳細閱讀快遞公司提供的“說明”、“快遞須知”、“契約”等合同條款;收到貨物時,應當面查看驗收,確認無誤后,再簽收;一旦物品損毀、丟失,保存好快遞底單及電子交易信息,拍照留存損毀的物品照片,然后尋求正常渠道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