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見順豐,后不見圓通,念寶貝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在這個電商迅猛發展的年代,快遞也跟著崛起,不過買家在等快遞的過程中,那種心情卻像坐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隨著一些智能快遞的崛起,買家等快遞的心情不再那么強烈,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考驗和挑戰。
央視社會與法律頻道10月份,播出山東棗莊警方破獲的特大網絡賣淫案件,涉及“海天盛筵”“外圍女”孫靜雅。孫靜雅曾被曝2013年陪人睡三天賺了60萬元,孫靜雅在南京被山東警方抓獲,目前因涉嫌組織介紹賣淫罪被批準逮捕,而警察敲開嫌犯的門所使用的辦法可謂別出心裁:你好,你快遞到了。
“快遞到了”可以說是開門利器,任何難開的門都可以被叫開。那么問題來了,快遞為何成了一項“兵不厭詐”的技能。
傳統快遞的漫長等待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網購狂歡節將至,怕是不久后又是一副“一騎包裹滿街跑,眾人皆知快遞來”的場景。
一個網友在微博上發了一個段子,老公看完新聞對媳婦說:“北京的一個快遞員一天送了二百個快遞,猝死!”媳婦說:“這么年輕就死了太可惜了!”老公回過頭對著正在網購的媳婦語重心長地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我也是一名典型的“剁手族”,閑暇無聊時,經常打開購物網站,看到心動的商品就下單,不僅是計算機,就連手機上,也滿滿都是各個電商的APP應用軟件,導致躺在沙發或床上休息時,都忍不住打開瀏覽瀏覽。網上購物時,在和商家討價還價,敲定價格之后,我總會附帶問上一句:什么時候可以收到?聽到“今天下午就發貨”或者“就在這幾天”時,便會開心得掐著手指認真計算著還沒到來的日子。如果聽到“由于XX原因,會延后幾天到”時,就有些無奈和失望。等待快遞來的日子,是最不好受的,一邊是幻想著拿到快遞后,馬上可以試穿,馬上可以啟封吃掉,可以馬上欣賞到它的樣子就興奮不已。另一邊,又每天查詢好幾次物流信息,為遲遲沒接到快遞員的電話而憤憤,“怎么那么沒有效率”。不過,反過來想想,如果沒有這一段想得卻得不到的距離感,又怎么會有快遞突然而至的喜悅呢?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后,終于等到了自己的快遞,趕緊招呼快遞員拿快遞單來簽名,連聲音也會變得溫柔起來。之前的怨聲載道,在一包小小的快遞面前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當快遞到手,便有了一種由媒介人轉手給自己的安定感,也是一種終于盼來了的滿足感。這真是一種奇怪的心理,盡管網上購物時錢是自己的,盡管付款的時候還是會心疼,可是等快遞回來了,那心情,快遞員送來的東西跟白撿的一樣。但是等拆開包裹,看到實物與商品有很大差異時,則恨不得剁了手,然而下次看到心動的商品時,還是會“不計前嫌”地繼續下單。
這個歷程可以用一位網友的話來形容:下了個單等發貨郵件,結果來的都是別的郵件,“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好不容易發貨了居然沒刷出物流信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物流終于動了,“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終于收到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如果發現貨有問題,就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
自助提貨柜的初體驗
當我還在每天等待快遞,不敢隨意出門,擔心隨時錯過快遞小哥的電話時,一種全新的物流模式悄然而至。不知什么時候起,樓下的社區內突然多了一個巨大的京東自助提貨柜,外形類似于超市的自主儲物柜,功能卻比它強大多了。
據觀察,這個提貨柜共有32個貨柜,能夠容納小件物品和體積不超過1立方米便于攜帶的貨物。它的運作模式與超市存貨柜類似,消費者在網購時可以選擇就近的自提柜。當快遞員將貨物放入自提柜后,買家的手機隨后會接收到商品所在的柜門號以及開箱密碼,消費者憑此即可在自己方便的時間領取包裹,不再受投遞工作時間的約束,解決了不少快遞到家,人不在家的窘境,同時也避免了快遞員入室的情況,能夠保護消費者的個人隱私。而且該款自提柜設有pos機,可支持貨到付款,商品投遞到自提柜后,直接在pos上刷借記卡或信用卡即可取貨。
看到這款提貨柜后,我忍不住在京東商城買了一個U盤,兩天后,我便收到短信,通知我憑短信訂單號或者二維碼到指定提貨柜提貨。按照提示,我馬上去取出了包裹。
但是,觀察幾天后,我慢慢地發現京東的這款自助提貨柜使用率并不高,大多數人在看看之后,并沒有使用。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前些天,我在京東購買了一臺洗衣機后,才大概猜到了人們的心思。在買這款洗衣機時,我不僅要求貨到付款,更要求物流人員送貨上門,因為龐大的物件提貨柜容納不下,就算能夠容納下,憑我一己之力也難以搬回家中。這說明,對于一些諸如洗衣機、電視、冰箱等大件、貴重和需要驗貨的商品,這種自提方式并不適合。
由此可看出,自助提貨柜的業務還是有不少局限性,物品大小及退換貨是一方面,而且如何保證消費者自助提取的商品就是自己購買的,怎樣保證這些商品不會被人盜取……這些問題都有待解決。或許自助提貨柜未來的應用是一種趨勢,但它的推廣仍面臨著考驗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