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企業人員流動快,且留不住人已成為常態。目前,不少快遞員每個月均能拿到3~4千元的工資,但壓力大、缺乏歸屬感等原因也使得他們在這個行業難以長時間做下去。
有調查稱,在即將到來的“雙十一”期間,包括“三通一達”、百世匯通、天天快遞在內的六大加盟型民營快遞公司,會將快遞員派送費從每單1.5元上調為2元,漲幅達到三成以上。“‘陜遞員拿的是計件工資,多勞多得,腿勤的快遞員,‘雙十一’期間月收入少則6000元,多則上萬元。”但這位快遞員也坦言期間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超負荷工作,飯點不固定,身體真的吃不消”。
“超白領”工資的眾議
2010年有一個很火的帖子爆料:剛才順豐的快遞員在我公司發飆了。“我一個月工資1.5萬,會為了你這2000塊錢的禮品丟這個飯碗嗎!”整個公司一片寂靜。很多人當段子看,但這是真的。順豐的高工資是業界出名的,一般快遞人員月薪都在3000~4000元,但在順豐5000~6000元很平常,有經驗的月薪1.5萬元也不算特別。
快遞員一個月1.5萬元其實是一個含糊的說法,因為順豐的快遞員是績效提成工資,上不封頂,真正掙得多的,據說4、5萬元都有。另一個快遞員老魏卻不這樣看:“輕松過萬,那是傳說,如果真是這樣,那大家都來干這個了。這個行業比較辛苦,沒有大家說的那么多,但五六千不成問題,不過前提是早出晚歸。”
而快遞企業也在提高快遞員的積極性上下足了功夫,如順豐采取的兩點方式。其一承包,就是快遞員像當年的包產到戶一樣,每個快遞員在城市里有自己的片區,別人不會來搶你的。但是,如果你的片區業務量增長緩慢,一定時間內沒有起色,就換人。
然后就是計件工資。快遞業有句行話叫收一派二,就是一個快遞員收一個快件的同時,應該派兩個快件。我們所說的送快遞,實際上更多是指派件,真正掙錢的也是這個部分。在順豐,你送的越多,掙的越多,而且上不封頂。
換句話說,每個快遞員實際在公司是給自己打工,每個人都是公司里的個體戶,聽起來有點像出租車司機的活法,其實不然,出租車司機犯懶的時候可以不拉活,但是如果一個快遞員的片區來件了,快遞員不動,只要一打投訴電話,這個快遞員就完了。而且在承包制下,每個快遞員都會非常積極的去拓展客戶,去服務好客戶,這個片區越肥,他自己掙的就越多。
快遞員辛苦有誰知
而一個物流快遞公司的壯大,實則就是這些快遞員拼了老命一個包裹一個包裹送出來的。順豐的快遞員就真的很拼,有人在路上出了車禍,爬起來一看沒事,繼續送快遞。一個笑話說,有個客戶投訴快遞員,順豐客服問怎么了?客戶說,我叫了個快遞,說今天上午到,結果早上6點就敲門把我吵醒了,困死了。
“我們的工作時間是根據派件量來定的,差不多有10個小時左右,有時還不止。我們每天每人平均要派一百多個包裹,旺季有時候會達到兩百個左右,按行程算的話,三輪車每天大概要跑一百多里。”老魏說,“做這行談不上有什么體會,這個行業的性質就是一年四季要能吃苦,一天到頭都在走街串巷打電話送貨收貨”。
而對于快遞企業而言,“雙十一”等旺季是一年之內最忙的階段,期間各家快遞公司都會增加五成左右的業務量,有不少快遞員都會以辭職躲避“雙十一”。“這段時間,每天早上6~7點就要上班,一直要忙到晚上11點左右,這其中只有吃飯的時候可以休息一會兒。”快遞員小徐說,“錯發、漏少、延誤、被投訴、丟件都要擔責被處罰。起早貪黑,走街串巷地摸住址,風險也大,很少人能堅持下來,能在這個行業做上半年或者一年的,算挺長了。”
今年1月份,快遞員小周駕駛公司的三輪電動車撞傷了一名行人,事故發生后,小周11月、12月兩個月的工資都沒拿到。“我12月25日結束了派件、收件,合計下來加上保證金應該是有11000元。可公司說我有一個交通事故沒有處理,要我寫一個字據以此表示事故與公司無關,才會給工錢。”
而近年快遞員被拖欠工資的事層出不窮,此前就有調查稱,北京一家物流公司拖欠56名員工187萬余元工資,被法院判決償還后,該公司拒不執行判決。百世匯通快遞公司旗下的代理店老板娘拖欠多名員工工資,“少則4000多元,多則近萬元”,其中的快遞員小鄧稱,缺錢的時候,老板娘就支個三五百元給他用。之后,員工就此事報警,老板娘竟稱“再鬧就跑路……”
企業留人招式百出
有數據顯示,2014年快遞業件均收入是14.65元,2013年是15.69元,2012年是18.6元,而早在2005年這個數字是27.7元。一名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快遞企業快速發展,各快遞公司之間大打價格戰,導致利潤不斷降低,人才流失嚴重,快遞員已成為最不穩定的職業之一。
中通快遞福州分公司的一名負責人也稱,當前快遞員的工資在3000元“4000元,勞動強度大,因此一些快遞員在工作一兩個月后就會離開,人員流動性大,而招工卻很難,往往幾天都招不到一個快遞員,快遞員的用工缺口較大。“‘雙十一’企業進入用工高峰期,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將用工缺口補上,將降低我們的服務質量”。
為此很多快遞企業除提高薪資外也用很多其他方式留住員工。有物流專業人士建議,“通過合理的應急協調機制和獎懲辦法,多打打‘溫情牌’,多站在快遞員的立場想想,讓快遞員有歸屬感。”
近期,天天快遞自主研發一款名為“天寶”的快遞員APP,包含掃碼、簽收和結算等功能,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快遞員巴槍。天天快遞方面介紹,新派費系統已協同菜鳥網絡實現了商家、快遞公司、快遞員和消費者之間的數據打通,通過支付寶對快遞員收入進行結算,并建立了評價和投訴通道。“‘陜遞員收到好評就會獲得相應的獎勵,收到差評則可能接受處罰。”一位物流業內人士表示,天天快遞之所以要繞開網點直接結算派費,也是迫于快遞員因派費被克扣而流失嚴重的無奈之舉。“最重要的是,即便是某個網點不做了,公司現在也有機會能留住那里的快遞員。”該人士表示。
(編輯:沐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