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酷與土豆合并了;快的滴滴合并了;愛奇藝PPS合并了;阿里并購了UC、高德、粵科……58趕集也架不住合并盛會的大趨勢走到了一起。顯然,商業戰場上沒有永遠的對手,只有共同的利益,只要有利可圖,沒有不能合作的對象。
今年5月份,58同城發公告稱,宣布戰略入股分類信息網站趕集網。58同城將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獲得趕集網43.2%的股份(完全稀釋后),其中包含3400萬份普通股及4.122億美元現金。騰訊將以52美元每ADS認購價值4億美元的58同城新發股票。
減少營銷降低成本
分類信息模式護城河較淺,因此不論是58同城還是趕集網,在發展上都傾向于依賴資本及營銷上的支持投入。過去激烈的競爭中,雙方的營銷費用都持續大幅上漲。
在業務層面上,58同城與趕集網都依賴在本地市場的口碑和知名度。除去在百度上投放關鍵詞廣告,雙方還都長期的在各類本地媒體上投放廣告,包括電視廣播、公交樓宇廣告等。
據財報稱,去年58同城全年廣告費用為7340萬美元,相較于2013年的2270萬美元增長超過兩倍,增長速度遠高于當年營收的增長率。廣告費用的大幅提升,主要是移動端的市場推廣以及PC端的流量成本。趕集網CEO楊浩涌也曾表示,全年將投放2億元人民幣在市場推廣上,之后獲2億美元E輪融資后,就開始加大市場營銷力度,并重金邀請謝娜作為代言人投放巨額電視、戶外廣告,打出了轉型招聘的口號。一年后,趕集的代言人又再一次“升級”為范冰冰。
然而,雙方在市場推廣上的巨額投入勢必拉低利潤率水平。有關調查稱去年全年,58同城總營收為2.65億美元,凈利潤2260萬美元,凈利率為8.5%,低于2013年的13.4%。這種情況顯然不為58同城所樂見,作為行業排名第一位的分類信息平臺,58同城通過戰略投資趕集網,雙方的合同效應將加強,勢必會降低在市場上的推廣費用,利于提升行業的利潤率水平,促進商業模式升級。
擴大平臺發揮優勢
在相關報道中可以看到,投資人要求趕集網關注他們的利益,并敦促了這場合并。雖然趕集網楊涌浩很想與58CEO姚勁波一爭高下。但自2014年8月趕集獲得2億的融資后,就一直沒有獲得融資,而58同城的提前上市也擋住了其上市的步伐。加之騰訊20%的入股讓58同城在資金、品牌知名度上快速領先趕集,拉大了兩者競爭差距。
如今,分類信息行業正在從純信息模式向服務和交易模式升級,持續的過度競爭顯然不利于雙方在招聘、汽車、房產和生活服務領域的深度布局。兩者在業務上雖說有定位上的細微差別,但其他幾乎完全重疊,兩個完全重疊的業務進行合并,意義就在于實現市場的絕對壟斷,據稱兩者合并后市場份額將高達70%以上。
2014年開始,58同城與趕集在產業布局上的腳步都開始加快。不同的是,58同城主要通過投資和收購,而趕集更多的是通過內部孵化,來培育一些生活服務相關的O2O項目。58同城公開宣布的投資就接近10起,陸續在駕考平臺駕校一點通、房產信息平臺安居客,以及入股裝修O2O公司土巴兔等,除此之外表示“還有五六起目前不能公布”。另一方面,58同城成立了獨立子公司“58到家”,發力上門經濟。
趕集網也從去年起開始在汽車、房產等領域試水新的業務模式,包括推出C2C二手車項目“趕集好車”及上門洗車項目“趕集易洗車”,同時在房產方面也剛剛與房多多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梢钥闯?,房產、汽車是58同城及趕集網發展的重點領域。不論是通過投資,或內部孵化,雙方都試圖深化業務模式,打通線下交易服務環節,形成更完整的生態鏈。
58同城與趕集網,兩者協同合作,進一步在O2O方向上進行布局,深化原有的業務模式。而垂直O2O垂直領域的創業者也持續不斷,合并后二者能增大對于O2O領域上下游的把控,新公司或將成為行業內占據了絕對競爭優勢的大平臺,擁有國內絕大部分的藍領招聘和二手車流量,房產和生活服務頻道的流量也將成為行業絕對的老大。
資源互補 強強聯手
過去幾年里,趕集在產品技術方面的創新推動了分類信息行業的良性發展,如果在招聘和汽車方面的優勢,與58在房產和生活服務領域的優勢相結合,將會迅速產生協同效應。這些優勢或都將在新公司中繼續得到發揮,一起推動行業變革。
“更重要的一點,在我們投資和孵化的創新領域,比如趕集好車,比如藍領招聘的下沉服務,大家會發現,我們將獲得兩倍的流量支持,成功的速度和概率將大大提高”,楊浩涌稱。
姚勁波更是在58同城內部郵件中稱:“未來,我和趕集網CEO楊浩涌將擔任聯席CEO,以確保雙方團隊在更高層面進行更多互動和協調”。
58同城和趕集網在一些業務上存在極高重合度,合并后二者可將各自的優質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優化,求同存異,從而達到強強聯合后的馬太效應,分類信息行業的格局也將就此形成。
而今年5月份,商業地產龍頭萬達與住宅地產龍頭萬科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計劃在國內外項目開展深度合作。業內人士認為,強強合作將帶來一系列直接利好:包括更強的議價能力、更低的融資成本、更鞏固的市場地位等。
“我們雙方的合作,開啟了行業嶄新的模式”,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簽約儀式上說。萬達與萬科能走到一起,代表著一種趨勢,在今后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里不但有競爭,更多的是合作,從競爭走向競合,可能是這個行業的一個方向。一是由于過去雙方模式的差異性不大,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過去地產行業是供不應求的時代,大家忽略了合作的重要性。而現在合作也并不是說這個行業到了必須抱在一起才能存活的時候,強強聯手是基于現在能夠找到雙方合作會產生更大價值的這個共同點,合作將實現優勢互補。
而這句話,也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58、趕集合并的契機,并非市場脅迫的抱團存活,而是合并產生的更大價值。
(編輯:文心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