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邢臺中小企業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要求其在經濟活動中嚴格遵守誠信原則。而中小企業誠信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企業自身、當地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中小企業 誠信建設 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1-0028-02
中小企業是邢臺最主要的經營主體,但是,近幾年來,中小企業出現的一些誠信缺失問題,如假冒偽劣、以次充好、嚴重違約、惡意欠貸、偷稅漏稅等,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而且對整個邢臺地區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誠信就是企業的品牌。倘若沒有良好的信譽,資金、人才、技術、項目就難以引進,企業何談發展?因此,解決邢臺中小企業的信用問題已迫在眉睫。
一 需要中小企業自身的不懈努力
中小企業誠信建設,首先需要企業自身的經營,需要企業管理者和廣大員工的長期努力。
1.企業管理者要具有誠信經營理念
在中小企業誠信建設中企業管理者的作用毋庸置疑,它是企業誠信建設的領導者和執行者。企業管理者的誠信理念實際上就代表了企業品牌和企業靈魂,不僅是對外競爭的法寶,還會對員工的誠信素質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企業管理者自身首先必須具有誠信經營理念,在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中用誠信來引領自己的言行,用誠信為員工做出表率,用誠信來壯大自己的品牌。其次企業管理者要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能夠使企業自身和員工都獲益的誠信守則。由于員工也是受益者,因而對于這樣的守則,員工會毫不猶豫的接受,并身體力行。最后企業管理者要把誠信建設納入到企業發展的整體規劃之中。在企業的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階段都要始終貫徹,做到誠信一條龍服務。
2.要培養員工的誠信素質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員工永遠是主體,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決定性力量。中小企業要創造自己的品牌,要提升競爭力,要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要吸引資金、人才、項目等,這些都和員工的誠信素質密不可分。而員工的誠信素質則要通過企業誠信文化來熏陶、來培養。因此,中小企業要把企業誠信文化作為一項主要任務來抓。首先要制定清晰明了的誠信守則,要讓員工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去做,并且要用誠信守則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其次,要在企業內部開展豐富多彩的誠信教育活動。如可以通過正反案例進行教育,讓員工從誠信典范中感受到正能量,從失信案例中受到教訓,從而更進一步增長誠信知識,提升誠信素質。進而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工作熱情,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從而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
3.要有一定的誠信獎懲機制
歸根結底,中小企業最終要靠自身來完成企業誠信建設。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要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科學的誠信獎懲機制,從而對員工的誠信行為或失信行為進行獎懲,對管理者也不例外。這樣,就能更進一步強化員工和管理者的誠信意識,提升他們誠信經營素質,激發誠信經營行為,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誠信企業氛圍。另外,中小企業對誠信的考評、監督、管理等不要趨于形式,要設專人來負責,依據企業制定的誠信守則來實施,這樣就能保證對誠信行為或失信行為的獎懲落實到位。
二 需要地方政府的鼎力協助
中小企業誠信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地方政府的鼎力協助。
1.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政府在中小企業的誠信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保證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健康、有序地運行,政府首先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確保市場公平交易,使不誠信行為受到法律的懲罰。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中小企業的誠信源自健全的市場規則。在健全的市場規則下,才能真正確保中小企業公平、公正、合理地參與市場競爭,遵守競爭規則,合法經營、誠信經營。其次,政府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把法律的漏洞降低到最低限度,不給不誠信企業留任何可乘之機。最后,政府必須要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懲罰力度。在實際生活中,部分中小企業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失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的懲罰力度不夠,沒有起到震懾的作用。相反,如果加大懲罰力度,失信企業將會得不償失,相信日后這種行為定會大大降低。特別是一些食品加工企業,使用過期原材料,更改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添加有關法律法規明文禁止的添加劑等,嚴重損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對這樣的失信企業,一定要嚴加制裁,絕不能心慈手軟。
2.建立誠信管理部門
除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外,政府還需建立誠信管理部門,其職責就是直接負責中小企業的誠信建設工作。誠信管理部門的工作如下:為每個中小企業建立一份誠信檔案,其中涉及工商、物價、公安、銀行、質檢、稅務等部門,在網上公開這些信息,讓公眾共享,并及時更新。這樣銀行就能在第一時間掌握企業的信用狀況,以決定是否貸款給它,以免發生惡意欠貸現象;讓有意合作的企業能在第一時間相互了解對方的信用狀況,讓廣大消費者能充分了解企業的信用等級,從而避免欺詐受騙;讓有意來企業工作的人全面了解企業對勞動合同的履行狀況等,從而避免勞務糾紛現象發生。
3.加強監管
政府一定要抓好對中小企業的誠信監管工作。具體表現為:首先要賞罰分明。對信譽好的中小企業,一定要在貸款、融資、擔保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必要時給予一定的獎勵;同時,對于信譽不好的中小企業,不僅要懲罰,而且一定要嚴懲,決不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遷就它。近幾年來,邢臺部分中小企業誠信缺失愈演愈烈,這和政府的監管不到位有直接的關系。有了賞罰分明的獎懲制度,部分企業就會為自己的不誠信經營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這樣一來,中小企業的經營行為就受制度層面的約束,促使它朝著誠信經營的方向發展。其次,應樹立誠信典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應通過榜樣的力量來引導中小企業合法經營、誠信經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 需要社會輿論和消費者的監督
社會輿論和消費者的監督在中小企業的誠信建設中也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有效利用這個渠道,向社會傳達這樣一種信息:誠信是一種無形資源,它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中小企業應倍加珍惜已建立起來的誠信,在此基礎上創造更高層次的誠信。唯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1.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
在信息時代,社會輿論的作用是巨大的。對那些信譽較好的企業,輿論部門要大幅度地進行宣傳和報道,發揮正能量的作用,以此來激勵更多的企業走誠信經營之路;對那些失信企業,一旦接到消費者的投訴、舉報,輿論部門要及時展開調查,并要把調查結果如實地公布于眾,特別是對那些嚴重失信的企業要給予充分的曝光,讓其自身以及其他企業能從中吸取教訓。
2.發揮消費者的監督作用
廣大消費者對中小企業的失信行為是最好的監督者。消費者應逐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當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到侵犯,應摒棄舊有的“太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幾個錢”“怕遭報復”等觀念,應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及時到有關部門進行投訴或舉報。另外,政府應對投訴、舉報者的個人情況進行嚴格保密,讓他們卸掉心理負擔。同時要設立投訴有獎制度,對消費者的投訴、舉報,經查屬實,要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來鼓勵他們的積極性。
誠信是中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法寶,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同時也是企業的靈魂和形象,它決定著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邢臺中小企業應始終把誠信作為自己的經營理念,這樣不僅使企業自身受益,而且員工、消費者都會受益,在未來的競爭中企業也就贏得了消費者,贏得了市場。
參考文獻
[1]馬超.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探討[J].企業管理,2011(7)
[2]弓大朋.淺談市場經濟中企業誠信建設[J].商場現代化,2009(1)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