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高校的發展要靠掌握專門學科知識的教師隊伍。高校人事部門作為高校人才引進和管理的專門機構,在高校的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如何提高高校人事部門的工作效能關乎高校的長遠發展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提高 高校人事工作 效能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1-0050-02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高校的發展要靠掌握專門學科知識的教師隊伍。高校人事部門作為高校人才引進和管理的專門機構,在高校的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如何提高高校人事部門的工作效能關乎高校的長遠發展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提高高校人事工作效能。
一 轉變觀念,樹立服務理念
伴隨政府轉變觀念,樹立服務型政府改革的春風,高校機關部門也吹響了改革的號角,但受機關單位中行政等級制度歷史沿革的影響,仍有許多高校機關包括人事部門覺得自己是管理部門,有種高人一等的感覺。一方面,廣大教職員工因人事變動、職稱評聘、工資待遇等許多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都得通過人事部門辦理,有種有求于人事部門的感覺,這提升了高校人事部門的“顯赫”地位;另一方面,人事部門事情多、任務重、責任大,人事干部常常陷入繁忙的事務中,容易產生煩躁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導致服務質量下滑,如對前來辦事的人員接待不周,置于一旁長時間不理不問,對“瑣碎”的政策咨詢顯得不耐煩,答復語氣生硬等等。兩方面的原因助長了高校人事部門所謂“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官僚主義作風,最終導致高校人事部門辦事效率降低、服務質量下降。
樹立服務理念是行政觀念的一種創新,如何真正做到讓服務理念根植于高校人事干部思想中?從學校層面來說,應該加強高校人事干部的教育工作,時刻提醒高校人事干部做好服務工作;從個人來說,高校人事干部必須明確高校人事部門的工作性質,擺正自己與廣大教職員工的關系,把管理和服務有機地融為一體,人事干部必須時常自省,調整心態,內強素質,外塑形象,養成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 健全高校人事制度
從大的方面來講,高校人事部門的工作可以概括為對高校人才的“進”、“管”和“出”三大塊的工作,即對人才的引進、日常的管理和退出工作。具體來講,高校人事部門涉及人才的招聘、考試、錄用、培訓、調入、工資福利的核算、審批、職稱的評聘、人員的考核、獎懲、人事檔案的管理、人員的調出、退休、喪葬、撫恤等等工作,可以說凡涉及人的事都和人事處有關。在這些繁雜瑣碎的工作中,如果沒有健全的規章制度,那高校人事工作將陷于一種抓狂狀態,使高校人事干部每天疲于奔命,但辦事效率低下。員工每每遇到問題都找校領導批示,所謂“特事特辦”,其實是“見子打子”,學校人事管理處于一種混亂狀態,嚴重影響著學校發展。
人事制度是關于用人以治事的行動準則、辦事規程和管理體制的總和。學校人事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須健全高校人事制度。在制定高校人事制度時,要堅持以國家法律為基本的原則,在面上,必須涵蓋高校人事工作的各個方面;在內容上,應該分為實體規定性的規章制度和程序性的規章制度。在具體制定的過程中,一要有預見性,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要能夠盡可能地考慮到位;二要善于歸納總結經驗,對原來沒有規章制度的,出現問題后要善于從深層次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煉出問題的共性,總結制定出相關規定;三要對原有規章制度根據新情況適時進行修訂。
三 提高人事干部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
高校人事部門是高校的行政機關,擁有執行和管理兩方面的職權。就執行權來講,高校機關需要執行國家法律和上級機關的法規、命令,因此要求高校人事干部必須擁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政治覺悟。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從國家、學校的層面來履行高校人事工作的職責。要提高高校人事干部政治思想素質,需要人事干部系統學習和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高校人事工作。學校組織部門要時常組織高校人事干部參加政治學習活動,提高高校人事干部政治素養。
高校人事工作內容涉及面廣,情況復雜,面對的對象多且學識淵博、思想活躍、感情豐富,如果沒有較強的業務能力,那人事工作將很難開展下去。如何提高人事干部的業務能力,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人事干部要積極學習國家政策文件、校內規章制度,做到對政策爛熟于心,這樣在指導工作和解答教職員工疑問時才能做到精準高效,辦理業務時才能做到有條不紊。二是人事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問題要學會認真分析原因并及時總結經驗,在此基礎上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三是高校在對人事干部的培養上需要講究方法:要做到以老帶新,讓老人事干部能夠手把手地教授新人,培養人事干部要具有連續性,防止人事干部出現斷層;高校人事干部要在各部門間進行交叉鍛煉,讓人事干部能夠對全校各職能部門間的工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人事干部的提拔任用應盡量從基層培養和選拔,減少越級提拔任用人事干部。四是人事干部還需要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既可以服務于廣大職工也可進行自我調適。
四 加大計算機軟件及網絡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21世紀,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在人事、工資等人事管理中也加大了計算機的使用投入,這極大地提高了高校人事工作的效率,有效助推了高校諸項事業的發展。但很多高校人事工作對計算機的使用,尤其是邊疆高校,僅停留在簡單使用計算機層面,往往只是多購置了幾臺電腦,將以前的紙質存儲介質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盤存貯介質,將以前純手工做報表變成了利用Excel電子表格進行輔助等等。
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人事、工資、檔案等數據量急劇增大,高校人事工作簡單使用計算機輔助管理的情況已很難適應現代高校的發展需求。高校人事工作對計算機的使用已進入瓶頸期,如何突破這一瓶頸,讓現代計算機軟件技術、網絡技術更好地服務于高校人事工作,推動新一輪高校管理工作改革。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橫向上,編制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系統應涉及人員基本信息、人事管理、工資管理等人事工作基本模塊,基于高校人事系統搭建聯系全校各部門的高校管理和服務網絡,針對不同部門開放不同模塊,由各部門負責完善各模塊信息,各部門按需索取各類信息,增強全校各部門間工作的協調性;縱向上,應構建從上級到下級部門間統一的網絡體系,便于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統化和規范化,避免現行高校人事管理系統混亂的局面,這樣上級部門在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時,可以直接從下級系統調取數據,從而減少人力成本,提高了人事工作效率。
總之,要提高高校人事工作效能,必須從思想、制度、業務和硬件配套等方面下手,形成多管齊下的局面,進而推進高校各項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傅升日.以“四精”標準做好高校人事工作[J].人力資源管理,2014(2):150
[2]李振香.新時期高校人事管理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常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4(2):54~56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