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的學界,不同的學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要素有不同的主張,有的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均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核心要素,有的學者認為只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才是核心要素。為了驗證上述觀點的準確與否,本文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與環境的聯系和區別進行探討,希望對大家相關課題的討論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或方向。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情境與環境 區別 聯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1-0062-01
討論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與環境的聯系和區別既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科學化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要求。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與環境的定義和性質為切入點來討論兩者的聯系和區別。
一 從定義看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環境的聯系和區別
廣義上,思想政治環境是精神和物質的集合,這些精神和物質不單與人存在密切的聯系,還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影響。狹義上,思想政治環境就是一種能影響、改變人們的教育環境,這種教育環境需要場所、設備、人員等客觀因素的支撐,是教育人員根據教育對象、目標不斷選擇、加工、創造的結果。思想政治情景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為了開展某項具體的教育活動而創設的教育情景;二是為了激發教學對象的學習興趣而創設的教育情景;三是教育人員選擇或規定的教育環境。
1.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環境的聯系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自發環境與自覺環境的結合體,不利因素與有利因素混雜,積極因素與消極因素并存;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是自覺環境,大多是有利因素、積極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又來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這說明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是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有利因素、積極因素的結合體,是教育人員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進行選擇、優化、改造的結果。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環境具有較強的關聯性。
2.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環境的區別
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情景還是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都是由主客觀因素構成,但我們發現,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其以客觀因素為主,主觀因素處于被支配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環境,不易被改變;之于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其以主觀因素為主,客觀因素處于被控制、被選擇、被改造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小環境,易于改變。
二 從性質看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與環境的聯系和區別
1.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
通過第一部分的論述,我們基本能形成這樣的共識:思想政治教育情景來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但與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更有利于開展教育活動,更加的純粹。也就是說,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包含自發因素,它就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干擾因素,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活動,教育人員會對這些自發的環境或干擾因素進行甄別、選擇、刪除,以便留下對教育活動有幫助的自覺環境或有利因素,繼而形成微觀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就本質來講,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并不是純粹的教育環境,它包含許多與教育無關主客觀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是較為純粹的教育環境,不包含或很少包含與教育無關的主客觀因素,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基本組成單位之一。所以,就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性質和范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情景。
2.根據運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自發環境與自覺環境的結合體,自發環境不受控制、不可預測,消極因素與積極因素并存,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在教育系統中發揮的作用有限,甚至會造成消極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是一種自覺環境,而自覺環境是確定的、是可控的、是積極的,是專門為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服務的,不會或很少對教育活動造成影響。所以,就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所發揮的作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與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具有相互排斥性。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要素,兩者的信息、能量和物質流動的過程,也是兩者相互滲透與轉化的過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作為大環境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只是對該教育方法和策略進行優化,為了保持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必須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中的有利因素進行吸收和利用,對不利因素進行總結和歸納,確保能及時規避不利因素對教育活動的影響,而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剔除的一些信息、能量和物質就會流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中,甚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也對教育系統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三 結束語
從本質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大環境、大氣候,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是小環境、局部氣候,前者包含后者,但對教育系統的貢獻來看,后者的作用明顯大于前者。筆者認為本文的論述具備以下作用: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對整體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影響,為具體的教育方法提供參考意見;明白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是提升具體教育活動的核心,注重相關信息、物質、能量的吸收和利用。
參考文獻
[1]智紅霞.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區別與聯系[J].中國西部科技,2008(21):58~59、74
[2]羅英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環境的聯系和區別探討[J].新課程(下),2013(12):16~16、17
[3]陳淑麗、羅洪鐵.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及相關概念辨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2):79~8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