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插花藝術課程是園藝等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本文從課程內容的針對性、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以及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三個方面的改革實踐出發,結合插花藝術課程特點,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初步探索。
【關鍵詞】插花藝術 高職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1-0101-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越來越多地融入人們的生活。插花藝術是人們剪切具有自然美的花卉植物作為設計素材,根據一定的審美意識,按照藝術構圖的原則進行設計,再以一定的技法為基礎,讓這種剪切下來的花卉植物在新的環境中被賦予新的形式與一定的文化內涵的造型藝術。插花藝術課程的開設,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及世界的鮮花生產及銷售情況,了解插花的基本知識,掌握不同風格的插花特點及技藝,增強學生就業和創業的能力,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生活情趣。本文從教學改革實踐出發,結合插花藝術課程特點,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初步探索。
一 課程內容的針對性
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基本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內容,高職的學生大多數學習能力欠缺,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動手能力較強,大多愿意動手操作而不愿意學習理論知識。課程內容針對插花員和花店老板的職業崗位要求,涵蓋中級插花員和中級花卉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以職業能力和職業資格標準為核心來組織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另外,多增加學生日常生活中有用的內容,多增加學生的實踐課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課程內容設計與插花員實際工作內容一致,增加一些花店老板所需了解的知識,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創業打下基礎。對于在學習中表現比較優秀的,推薦參加各級技能大賽。借助于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使所學知識得到運用。
二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插花藝術依據園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工作項目設置。其總體思路是:理論學習強調夠用即可,難度太大、實用性不強的內容進行刪除或者進行簡單介紹即可。如教材原有的現代插花藝術、禮儀插花、裝飾插花及藝術插花等理論教學內容較難理解,而實訓又需要了解相關知識,則改為在實訓時向學生簡單介紹即可。實訓內容打破傳統的章、節概念,采用與實際工作崗位流程一致的順序編排教學情境。具體的設計見下表:
三 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課程教學內容在經典理論的基礎上,及時更新和擴充新的知識點,并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及時調整課程重點。秉承理論教學服務于實踐教學,側重于能力培養的宗旨,充分利用課堂的理論教學,使理論講授內容同社會的生產實際相結合,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引導學生課后自學,通過調研、小組討論、課堂報告等多種形式,鍛煉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1.教學方法的改革
理論課程的教學,建立完整的插花藝術教學資源庫,包括電子教案、相關視頻、學生優秀插花作品等,將插花花材、操作過程等知識直觀化、形象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整個理論教學過程更生動、形象。進行理論教學時,需要選取最適宜的教學方式。如講到基本花型插作時,老師講解花型的基本插作步驟,選取多媒體教學手段,生動形象地分步展示插作的過程,插入不同角度的示范鏡頭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插花作品;然后老師拿出一件插花作品,讓學生討論這件作品的插花步驟以及每種花材要怎樣處理,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此外,在講解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補充相關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在理論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并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并注重增加與學生的互動。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由易至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提高學生的插花創作能力。初學者可以先模仿別人的作品來進行插作,掌握基本的插花技巧,這樣有助于增強初學者的自信心。實踐課程教學方法以往是先由老師完成整套操作示范,并提供作品樣板,再由學生進行模仿性實踐,并根據樣板完成作業。該方法雖然能夠使學生順利地完成質量較高的實踐作業,但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疏于思考,致使操作機械、觀念教條,甚至刻意追求教師的操作細節和作品同樣板的相似度,嚴重地妨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是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式實踐教學方法取代原有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樣板式實踐教學方法。即教師通過充分的講解,向學生闡明實踐的內容、任務及作業完成標準,對于技術難點僅做必要的操作演示,并不進行完整的操作示范,學生必須通過認真思考,大量查閱相關資料以及查看相關作品,根據自己的理解與認識進行操作實踐。而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教師則起著輔助和監督的作用,對于學生遇到的問題和出現的錯誤給予及時的幫助和糾正。
2.教學手段的改革
由于鮮花花材昂貴,全程采用鮮切花進行實踐教學是不現實的,并且鮮花保鮮期較短,容易造成嚴重浪費,因此實踐課程多選在鮮花價格較便宜的時候,一次性購買大量鮮花集中操作,大量提高鮮花的利用率,降低實踐教學成本,讓學生集中完成多個實驗項目,能有更多的鍛煉機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采集一些能用的野花、枝條運用在插花作品中,豐富學生的插花作品。教學中多次組織學生參觀花卉市場,了解花市最新動態;聯系花店讓有興趣的學生節假日去花店幫忙,了解花店的經營模式以及鍛煉插花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插花展覽和插花技能比賽;有計劃地聘請插花師來校給學生講授當前流行的插花,聘請花店老板來學校傳授花店經營方面的經驗。以上措施都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有益補充,對于學生積累社會經驗,更快勝任插花崗位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3.考核方式的改革
插花更多的是強調插花的動手實踐能力,所以插花藝術課程的考核應摒棄傳統的單一理論考試的方式,采取實踐考核與理論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并形成以實踐考核為主,兼顧理論考試的考核方式。實踐考核根據學生平時的插作作品來打分,打分環節分為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兩部分。理論考試則是進行習題測試,最后用實踐考核和理論考試綜合成績作為學生的課程最終得分。
參考文獻
[1]侯慶莉主編.插花藝術理論篇[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吳麗君.《插花藝術》課程教學和實踐改革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2(4):184~185
[3]李寧.高職院校《插花藝術》教學研究與實踐——以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7):59~60
[4]葉敏、葉美金.插花藝術課程教學方法初探——以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為例[J].藝術科技,2013(7):367~368
[5]毛洪玉、劉迪.插花藝術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2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