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轉課堂是當前風靡全球的教學模式,是互聯網時代的教育革命。鑒于傳統中學政治課堂教學模式的局限,翻轉課堂則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成長、課堂空間釋放等方面的革新。
【關鍵詞】翻轉課堂 自主學習 教師成長 課堂空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1-0134-02
但凡技術上的革新都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改變,就學校教育領域來看,信息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或多或少影響到教師的課堂教學、師生關系等。而在課堂教學方面,信息技術又常給我們帶來驚喜以及驚喜之后的反思。那么,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翻轉課堂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
一 翻轉課堂與學校課堂教學的思考
翻轉課堂來自于英語Flipped Classroom,是目前風靡全球的學習模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陣地,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答疑、布置作業,然后由學生完成作業。翻轉課堂摒棄傳統課堂上單調乏味的教育方式,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前完成相關課程知識的學習,然后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一同解答疑問。學校課堂演化為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互動交流學習的場所,以追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翻轉課堂模式是在信息技術飛躍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是借助技術條件才得以實現的教學模式。大量的學習資源被放到互聯網上,學生源源不斷地獲得學習資源,增加了學生復習的動力,因為他們有信心能夠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也許,我們會擔心,信息技術的發展會取代或削弱教師的作用,實際卻是學生通過網絡接觸到的知識越多,教師的作用就會變得越重要。師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是任何機器都取代不了的,教師的角色將由傳統的單向講授轉變為學生的激勵者、指導者,為學生提供多角度多層面的解決問題方式,將課堂演化為師生互動的工作室。
二 傳統教學模式下政治教學的局限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指19世紀初由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創立,后由蘇聯教育家凱洛夫進一步發展的教學模式,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五段教學法”,即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解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
傳統課堂教學的一大原則就是課表固定,教學進度統一。但是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許多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教育工作者推崇小班化教學,但也無法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學生差異性的表現往往是學習方式的不同,而無關智力。
傳統的政治課堂教學,給人的感覺往往就是教師的講課方式很機械,教師滿堂灌,學生死記硬背,然后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而后學生往往記不住他們所學的知識。在傳統的政治教學模式下,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缺乏興趣,被動地參與學習,享受不到學習帶來的興奮,更別說將所學的知識擴展,融會貫通。在中學政治教學中,學生會碰到許多抽象的概念,比如價值規律、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辯證法等等,有些學生很快就能夠理解這些問題,而有些學生要琢磨很久才能明白。理解得快不見得就是聰明的,理解得慢也不一定是智力有問題。一般來講,學習的快慢無關智力問題,只是個人的學習方式不一樣而已。因為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存在差異性,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消化知識點,而統一的教學進度要求使得教師在學生還沒有完全充分理解知識點的情況下進入下一階段的課程教學,周而復始,總有一部分學生沒能夠完全理解和掌握應該掌握的知識體系。
三 翻轉課堂模式下政治教學的革新
中學政治課教學除了擔負很大的德育功能,也要求學生掌握許多抽象的理論知識,培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高中政治理論性強的特性,決定了教學目標的實現較大地依賴于學生對政治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教授政治學科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這門學科知識,更要讓他們體會到政治這門課的魅力。
1.學生自主學習的實現
翻轉課堂推崇“精熟教學法”,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主動,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更加自信,徹底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統一。精熟教學法,是指“學生在進入更高難度學習階段之前,應充分理解之前所學習的概念”。在精熟教學法中,它顛覆了傳統課堂中按照時間來界定課程時間的思維,而是根據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程度和成績來確定。在傳統課堂中,我們經常看到,教師拋出一個問題,然后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討論,只要時間一到,立刻切入下一個主題。這樣會出現部分學生學習因進度不一樣而被動地過早進入下一階段學習。而精熟教學法讓學得快的學生可以做一些鞏固性的練習,而學得慢的學生則有充分的時間通過尋求幫助、輔導或作業來趕上進度。一項研究發現:“精熟教學法縮小了學得慢的后進生和學得快的優等生之間的差距,同時還不會減慢學得快的優等生的學習進度。”
在學生的學業評價方面,雖然也會沿用標準化考試的一些東西,但是會賦予更豐富的內容,如學生平時基礎知識的掌握、作品的創作等,也會很大程度上改變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考試是為了讓學生發現自己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欠缺,以便做到查缺補漏,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翻轉課堂是建立在學生自主控制學習進度和完全掌握知識點的基礎之上的,解決了因學習方式不一樣而帶來的學習進度滯后的問題。
2.教師成長方式變革的實現
翻轉課堂的核心是基于學生高效學習的設計。教師的角色也將由講授者、學習者向開發者、創造者、引導者轉變。首先,翻轉課堂要求教師要創建教學視頻,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視頻創作中。這無形中要求教師要積極參加相關的技術培訓,學習掌握微視頻的制作方法,為開發教學視頻做準備,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其次,為了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明確學生應該要理解和掌握的教學目標,以及思考視頻以何種形式呈現出來。面對充滿變化的生命體,教師要時刻激勵自己不斷嘗試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對課程進行整體策劃,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再次,教師也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而不是作為知識的唯一傳播者,教師與學生一起掌握知識點,當學生為問題所困擾時,教師可以為他們指導解惑。
3.課堂空間釋放的實現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他認為“教育的基本原理在于,使人們在孩提時代就建立起良好的思維體系。教育無須強迫,也不能強迫,更無法強迫。任何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只會讓人們頭腦空空、一無所獲。只有在早期的教育中融入寓教于樂的成分,我們才能更快地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把知識的內化放在了課堂之外,如果遇到疑難,如果沒有人給他們幫助,就容易產生挫敗感,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而翻轉課堂則相反,它能夠快速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學習內容不受時間限制,課堂內容永久存檔,便于復習,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微視頻釋放了充分的課堂時間,學生課前學完課程,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就可以充分地互動。高中政治會遇到深奧的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比較多,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能夠從枯燥冗長的課程講解中解脫出來,節約講授時間,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學生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提供幫助上。
毫無疑問,翻轉課堂為現代課堂教學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它除了教學生學會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好奇心,鼓勵他們思考,并源源不斷地為他們注入信心,讓他們學會如何學習。
參考文獻
[1]〔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美〕薩爾曼·可汗.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劉婧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