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一直是語文教師孜孜不倦追求的目的。一堂好的語文課需要教師的精心創作。在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充滿個性的生命體。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在引導學生與文本交融,讓學生學會與生命對話,讓師生在對話中產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的靈氣在課堂上展現,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自由揮灑。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
一 充分做好課前預習的準備工作
要想上好語文課,前提是教師自己要在課前充分地吃透教材,精心備好課,盡可能針對教材內容,查閱相關資料,做到對教材及相關知識了如指掌。在此前提下,教師有針對性地安排好學生的課前預習任務。如在執教《浙江潮》一課前,我事先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室或校園網上查閱南宋觀潮活動的時代背景和相關資料,查找錢塘江大潮圖片和資料,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而我也準備了《觀潮》的影像資料。在課堂上,我首先利用學生掌握的數據和資料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展開討論,并適時地運用多媒體課件突破重難點。通過讓學生觀看雄偉奇特的畫面,走進離自身生活實際較遠的浙江海寧,感受浙江潮的壯觀,縮短了學生和文本的距離,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習慣,有了探索、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二 課堂要情趣橫溢,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只有真正融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自由交流,其樂融融,并適當增加典故,才能激發學生興趣。在這種氛圍中,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始終帶著渴望、帶著創造的激動去探尋文本意義,從而讓教學過程成為一種充滿親和力的過程。在課改的大潮中,我們必須樹立新的教育理念,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優秀的,都是有潛能可以開發的。我們要注意學生自身的優點,盡最大努力去發現他們的長處,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
三 順應學生的情感需求,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如教《唱臉譜》一課時,我首先提議為大家現場演唱一段。唱罷,贏得了全班學生熱烈的掌聲。這無疑為課堂營造了一種很好的氛圍。接下來問學生老師唱得好不好,大家覺得老師唱的是歌曲,還是戲曲?(引導學生明白:這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劇唱段。)然后在活躍的氣氛中出示合作問題:(1)京劇給外國友人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四擊頭”是什么意思?(3)外國人如何稱贊“京劇”的?你覺得還可能怎樣稱贊?最后,順應學生的需要,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根據文中提到的人物有關故事,說一說各種臉譜的顏色與人物性格的聯系。這樣學生通過讀課文,聽歌曲,品一品《唱臉譜》的韻味,使學生充分感受京劇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熱愛民族音樂藝術的情感。
四 充滿人文關懷,賞識尊重學生,讓孩子在體驗成功中學習
我們的語文課文篇篇都有著豐富的內涵,《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通過一座村莊(深圳特區)昨天與今天的對比,謳歌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城市建設、人民生活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是人文;《唱臉譜》以歌詞成文,活靈活現地展現了豐富多彩的臉譜文化是人文;《一個蘋果》記述了在抗美援朝時期,八位志愿軍戰士在防空洞中,盡管干渴得厲害,卻舍不得吃完一個蘋果的事情,歌頌了志愿軍戰士互相體貼的戰友情也是人文……讀著這一篇篇充滿人文思想的課文,使我們的人生得到感悟,靈魂得以凈化。因此,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應該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教師的語言、動作及神態都應體現自己的人格魅力。
1.多一些民主和平等
課堂上不要有這樣或那樣的清規戒律,要有目的地拓寬學生自主活動的天地,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活動的設計,可與學生商量后確定,如“同學們可以把你們的想法畫出來嗎?”“誰能讀得更好?”“你是否會把你的看法和同桌進行交流?”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師生在平等的基礎上對話,學生的心靈才會舒展,愉悅地進入學習情境。
2.多一些信任和尊重
在教學時,經常用“再說一次,你一定會說得更好”“你的想法很有見解”等語言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其在語文學習實踐中積極主動地探索。
3.多一些寬容和激勵
我們對待學生要更寬容些,多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摸索他們的思維方式,允許學生出現錯誤,鼓勵學生對教師、教材提出不同的意見,贊賞學生獨特的內心體驗和感受,保護學生迸發的探究火花。只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了探究的過程,我們都要給以肯定。可用“你都可以做小老師了”“你們看,他比以前肯動腦筋了,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多好啊”“如果再多給你一點時間,你會完成得更好”等語言,激勵學生產生成功的愉悅。
五 放開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適當變換教學方式,也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例如《微笑》一課,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語言簡潔自然純樸真實,字里行間意蘊悠長。我換了一種方式教這篇文章,課前先指定兩位學生查資料備課,其他小組積極準備,協助這兩位學生做好上課前的準備工作。上課時,學生們都感到新鮮,課堂氣氛活躍,兩位上課的學生頗有小老師的風范。提出思考問題:(1)本文為什么以《微笑》為主題?(2)課文中幾次提到微笑?之后,兩位學生提出倡議:你經常把微笑送給別人嗎?你曾感激地接受過別人的微笑嗎?把你在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寫下來吧!學生們熱情高漲,就連平時不愛舉手的學生也積極參與。
盡管我們無法讓每個學生都能領略到文學之美,但我們沒有理由不讓每個學生走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語文教學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充滿人情味、愉快的環境中接受教育,這樣的課堂才會充滿生命力。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努力把課堂真正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這才是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