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學中多媒體資源的利用進行探討,通過案例分析了多媒體資源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高中物理 多媒體資源 開發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1-0153-01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以及普及,為各個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技術支撐,讓各行業的工作效率以及質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教育領域也積極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技術,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帶來新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 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
學生在進行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常常出現一些困難,一般都是因為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感性認知不足,抽象的思維能力缺乏等,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打擊了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積極性,最終造成學習效率的低下。在對高中物理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形式,讓物理概念中的畫面性、抽象性的內容得到具體的體現,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具體的直觀感受。
例如,對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原子結構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一定的動畫制作軟件對α粒子的散射現象進行實景的模擬,讓學生通過視頻動畫了解α粒子散射現象出現的全過程,讓學生通過視頻的展示總結知識規律。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在學生觀看完動畫,教師可以提問:“α粒子被反射到金屬箔的原子上面后發生了怎樣的運動?其運動的方向是怎樣的?”學生能夠通過這樣的引導方式,從視頻的觀看中找到物理知識的歸納方法,對接下來的物理學習做一定的思維鋪墊。
二 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
進行一系列的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高中的課程緊張,不具備大量的時間進行細致的物理實驗教學。物理實驗的作用是讓學生更直觀地體驗了解物理現象,總結規律,提高興趣,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與總結。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既能夠達到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又對時間及空間有較低的要求,使物理實驗教學更加靈活自如,讓學生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中對物理實驗有更直觀而準確的理解,提升物理學習興趣,構建物理邏輯思維。
三 加深學生對物理定律的認識
物理定律以及原理是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變化的必然趨勢及其本質的反映。在進行物理定律的理解與應用當中,需要為學生構建一定的思維加工過程,學生通過一定的引入過程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比較,進而概括出抽象的物理定律。
例如高中物理課程中牛頓第二定律的講解,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大型運動會比賽前與比賽中的情景,播放中對學生提問:“為什么短跑運動員要在比賽前將自己佩戴的東西都摘下?為什么運動員的穿著都比較輕便?”將生活中的物理情景帶到課堂中,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的應用性,并且在教師的進一步引導中得出物理定律:質量越小,運動狀態就越容易改變,在相同的情況下,物體的加速就會越大。這樣的教學過程產生的效果遠遠好于傳統模式下直接引入物理理論,學生在直觀的物理生活中總結出的經驗,更能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印象。
四 多媒體在物理習題教學中的應用
當下的高中物理教學還不能夠完全擺脫應試教育,在物理教學中仍會融入大量的物理習題,這一練習過程能夠起到鞏固物理知識的效果,讓學生在應用中加深對物理定律、原理的印象,進而提高物理學習水平。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將其融入物理的習題教學中,讓學生得到新題型、新知識的練習,提升學生的物理習題練習效果。
例如對學生進行游標卡尺的讀數訓練時,教師可以利用PPT教學軟件制作游標卡尺課件,讓學生進行不同的讀數訓練,這樣的訓練方法所占用的時間少,能讓教師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而做出系統的教學計劃。又如,在對學生進行定期的物理測驗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進行多種題型構成的測試題下載應用,對每個學生都進行細致的測評,使學生通過不同的題型測試,找到自身物理知識的不足。在此基礎上積極鼓勵學生做好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以及復習計劃,為學生制定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供依據。
五 總結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對高中物理教學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教學改革中應該進一步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以及學習環境。在多媒體教學的運用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與知識的具體情況,做出細致的多媒體教案,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以達到最優目標。
參考文獻
[1]肖克拉提·阿帕爾.談課件輔助教學的優勢與使用原則[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