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該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討離子鍵教學的實踐與感悟。
【關鍵詞】離子鍵 教學模式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1-0158-01
化學鍵是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第三節的內容,包括了離子鍵和共價鍵,這部分知識是物質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性很強。能夠培養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抽象思維能力,能夠使學生初步具備從微觀看化學反應的能力,但本節課的教學容易出現以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為主要任務,傳統教學多以教師、書本為中心,強調知識,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下文是我講授離子鍵的課堂實踐和教后反思。
一 離子鍵的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新課
通過鈉和氯氣的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復習氯化鈉的形成過程,銜接初高中內容,通過對NaCl的形成分析為學生提供實例和思維動機,讓學生掌握:(1)原子的結構和原子化合的規律;(2)關于作用力的知識;(3)關于電荷和其作用的知識,從微觀的角度提出離子鍵的概念導入新課。
2.預習
明確任務:理解化學鍵的概念和離子鍵的本質,形成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的概念,能夠描述一些簡單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通過學習任務確立課堂教學的生命價值取向。
自主閱讀:根據導學案的相關內容,學生自己帶著學習任務閱讀課本。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學會閱讀。
3.自主學習
第一,閱讀學習目標:掌握離子鍵的概念;掌握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并能熟練應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第二,探究新知:(1)獨立完成——離子鍵概念:成鍵微粒、相互作用、成鍵過程、形成條件;離子化合物的概念。(2)自主探究——電子式。電子式的書寫:a.原子:寫出Na、Mg、S、Cl元素原子的電子式;b.金屬陽離子表示,如鈉離子、鎂離子的電子式;c.單核陰離子:寫出Cl-、S2-的電子式;d.簡單離子化合物:分別寫出NaCl、MgCl2、K2S的電子式。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用電子式表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第三,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將自己在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與組內的同學交流,例如:簡單離子化合物NaCl、MgCl2、K2S的電子式的表示,組內同學經過交流發現表示結果不同,大家展開討論確定正確的結果。這一過程學生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不同水平的差異,形成學生各自的特長,充分地發揮組內成員的協作能力,實現小組的整體成長。
第四,小組展示。待學生們完成以后請學生分別到黑板上展示具體原子、陰陽離子的電子式,歸納出原子、陰陽離子的電子式,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表示。此時學生們對不同的答案開始質疑,各小組的代表發表不同的觀點,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通過同學的展示各小組進行糾錯和互評。
第五,小組評價。在新的課堂模式下,小組合作探究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參與交流、討論、互動,其評價也應以小組評價為主導。以榮譽稱號的形式表揚和激勵學生,如評選出智慧組、上進組、奇思妙想組、積極參與組等。對個人評選出先進個人、最佳發言能手、進步之星等。真正做到讓學生樂學。
4.精講點撥
根據學生的預習反饋情況進行問題的匯總,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改變原本“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課堂提倡“三講三不講”。三不講:學生自己學會了的不講;學生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仍不會的不講。三講:講學生解決不了的;講學生想不透、想不到、想不深的;講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易混點、易錯點、關鍵點。
結合學生的展示,提醒學生:(1)電子式注意書寫的美觀,盡量分布在原子的四周;(2)強陰離子的電子式表示要做到“二標”,即標出[ ]和電荷數;(3)簡單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表示,強調陰陽離子隔開來寫,總結出AB型、AB2型、A2B型離子化合物電子式的表示;(4)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用的符號是箭頭,左端寫的是原子。完善本節課的內容,使課堂教學相輔相成,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彰顯課堂教學的追求,使學生樂學、思學。
5.鞏固達標
通過實戰演練,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識,掌握要點。讓學生自主探究、親身體驗,加深印象,使學生真正動起來、活起來,真正意義上體現學生的自主化。
二 教學感悟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交流學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在思考和小組交流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相互質疑、相互欣賞、相互分享,產生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共鳴,在互動中體會自己的成長,感受成功的喜悅。
總之,通過學習目標確立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結合導學案設計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課堂教學目標,重構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世界的課堂教學內容,注重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的課堂教學評價。
參考文獻
[1]劉志軍、張紅.生命化課堂教學的實踐構想[J].課程·教材·教法,2013(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