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對鎮江市24所學校的體育教師進行調查,了解鎮江市體育教師運動傷病的基本現狀及成因,研究結果表明,鎮江市體育教師運動傷病較為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場地設備缺陷、思想上不夠重視、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不科學的運動習慣等。
關鍵詞:鎮江 體育教師 運動損傷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5)11-0076-02
在體育教師這個群體中,由于工作性質,多數教師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傷病,尤其是那些技術突出,責任心強的體育教師,他們的傷病情況更加嚴重,甚至還有一些教師因損傷嚴重,而被迫離開體育教學工作,真的令人很惋惜。體育教師運動傷病現狀及發展趨勢是許多中年教師在鍛煉身體的時候往往以自己年輕時的標準為參考,在鍛煉和運動時強度掌握不當,使得運動損傷的發生率大為增加。盡管實際年齡和身體狀況已經進入了中年,但是其主觀心里感覺卻往往還是停留在像20多歲這樣的低年齡階段,沒有意識到身體機能的退化,或者已經意識到,但不愿意或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以那時的標準來要求現在的自己去完成一些當年可以輕松完成而現在無法完成的動作;或已經感受到自己機能的退化,但總認為將自己的狀態調整好,就可以完成一些以現在的體能無法完成的動作,很容易出現問題;給學生做示范時,有時學生會一次次的要求,希望老師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經常使老師騎虎難下,如果礙于面子,硬著頭皮做一些沒有把握完成的動作,很容易受傷。或一些老師想在學生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技術水平,而冒險去做一些高難度動作等。
體育與健康這門課程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和重要內容,體育教師的身體狀況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對體育教師運動傷病進行系統的調查分析有著重要的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鎮江市24所學校的200名體育教師的運動損傷狀況進行調查及訪談,其中,男教師有128個,女教師有62個,被調查男女教師23歲到30歲之間有64人,31歲到40歲之間有83人,41歲到55歲之間的有43人,55歲以上的沒有。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90份,有效率為95%。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鎮江市體育教師運動傷病的現狀
2.1.1 體育教師常見運動損傷部位
通過調查發現,鎮江市體育教師很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損傷的部位因人而異,基本情況如下:肌肉拉傷的有4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1.6%,肩關節損傷的有1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8.9%,腰部損傷有5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7.3%,膝關節損傷有8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6.8%,踝關節損傷有7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1.6%,足部損傷有4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2.6%,手部損傷有2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5.3%,骨折的有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7%。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在鎮江市體育教師中運動傷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膝關節、踝關節和腰部,這三者中,膝關節的損傷幾率最高,第二是踝關節損傷幾率,第三是腰部的損傷幾率。
2.1.2 體育教師常見運動傷病
在被調查的200名體育教師中,出現過度訓練的有15人,占調查總人數的7.5%,出現過運動性腹痛的有2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2.1%,出現過運動性貧血的有15人,占調查總人數的7.5%,出現過肌肉痙攣的有5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8%,出現過暈厥的有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出現過低血糖癥的有5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5%,出現過運動性中暑的有1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8.5%,出現過凍傷的有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5%,出現過運動性脫水的有2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0.5%。其中體育教師出現肌肉痙攣是常見運動性病癥中發病率最高的。
2.2 體育教師運動損傷的成因
導致鎮江市體育教師受到損傷的原因中,思想上不夠重視的因素出現了67次,占受傷總人數中的35.3%,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因素出現了52次,占總人數的27.4%,技術動作錯誤因素出現了32次,占總人數的16.8%,局部運動負荷過大的因素出現了39次,占總人數的20.5%,身體功能和心理狀態不佳因素出現了29次,占總人數的百分比的15.3%,動作粗野出現了26次,占總人數百分比的13.7%,場地設備缺陷因素的次數出現了78次,占總人數的41.1%,其中場地設備缺陷和思想上不夠重視以及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因素最高。
2.2.1 場地設備缺陷
經過實地考察,發現鎮江市多數校園的運動場地雖然做的很漂亮,但是質量以及安全系數不容樂觀,例如田徑場場地和籃球場場地地面過硬,這是導致膝關節的損傷的主要原因,很多室內場地,例如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清理的次數較少,灰塵堆積,導致場地很滑,這也是導致踝關節扭傷的主要原因。
2.2.2 思想上不夠重視
絕大多數體育教師受到損傷后,思想上麻痹大意,不夠重視,處理方法不夠科學甚至不處理任其自己痊愈,導致受傷部位恢復的較差,落下病根,更是有一些體育教師,覺得自己身強力壯,什么傷病自己扛一扛就過去了,過分的自信,導致傷病沒有及時處理,反而愈發嚴重,還有的教師受傷后不僅不去醫院,也不自己認真處理,甚至堅持繼續上課,導致傷病嚴重化,思想上不夠重視,這是引起傷病以及傷病惡化的重要原因。
2.2.3 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
在運動前認真做準備活動的發生運動傷病的體育教師較少,只有34.7%,而不做準備活動和只象征性地做一點準備活動的較多,占到65.3%,說明準備活動對發生運動傷病預防有重要作用。根據與受傷教師的訪談,被調查的體育教師常具有不服老心態,鎮江市體育教師課外經常性的鍛煉身體,他們所參加的體育項目主要是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網球等等,很多時候都是不做準備活動直接上場劇烈運動,或者是簡單的象征性的伸展兩下就開始運動,在這種沒有做好專門的準備活動就運動的情況下是很容易受傷的,還有給學生做示范時不夠重視準備活動,只是簡單地做一些象征性的準備活動,而沒有認真做相應的準備活動,甚至不做,直接去運動,還有在給學生示范的時候,尤其是跳遠跳高以及跨欄這些項目,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是有非常高的受傷風險的,這也是導致體育教師運動損傷的一大因素。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在鎮江市體育教師當中,膝關節損傷、踝關節損傷、腰部損傷成為最常見的運動損傷,在被調查教師中分別占46.8%、41.6%和27.3%;肌肉痙攣成為最常見的運動傷病,在被調查教師中占29.5%。(2)從調查結果中發現,做準備活動的體育教師發生傷病的幾率較小,不做準備活動而發生傷病的發生幾率較大,說明準備活動對發生運動傷病預防有重要作用。(3)從調查結果中發現在木板場地和塑膠場地上運動的教師受傷幾率明顯低于在水泥場地上運動的教師,說明場地設備是影響教師運動傷病的重要因素。(4)導致鎮江市體育教師出現運動傷病的主要原因是場地設備缺陷、思想上不夠重視以及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
3.2 建議
(1)學校以及政府部門給予支持,對校園運動場地進行優化升級,為體育教師提供更加優越的運動場所,以防止運動傷病的出現。(2)體育教師要有良好的心態,應該參加多項強度適中的體育運動,做到對身體的全面發展,避免因只參加某一項體育運動而引起的某一特定部位的過度勞損和慢性傷病的發生。(3)體育教師在上課或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調動身體積極性,讓機體能夠慢慢的適應后面的運動強度,避免因機體自身的“懶惰”而引起運動過程發生損傷。(4)學校及政府部門應該適度減少給予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和科研壓力,為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環境,進而降低運動過程中因為思想不集中,麻痹大意等引起運動損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