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請戰
1941年元旦。范縣龍王莊。
朔風凜凜,紅旗獵獵。魯西軍區教三旅七團的全體軍人大會在寒風中進行著。軍區政委蘇振華正在給七團官兵們講話:
“同志們,敵人利用黃河大堤,挖深溝、修高墻,每隔幾里就搞一個碉堡,把狗爪子一步步伸向根據地。我們北面朝城有文大可,南部-城有王文獻,西部清豐、南樂一帶有楊法賢,這些狗漢奸正蠢蠢欲動,想置我們于死地。”
他環視會場,戰士們臉上露出憤怒的神色。
“面對敵人的‘蠶食’,我們積極開展反‘蠶食’斗爭,神出鬼沒地襲擊據點,破壞交通,搞得鬼子、漢奸吃不香、睡不著,就像受了驚的兔子。”
會場上傳來一陣舒心的笑聲。
“我軍雖然采取了挖交通壕、架云梯、送炸藥包的辦法,搞掉了不少炮樓,但損失也很大,因為我們沒有攻堅的大炮。”
蘇振華政委很善于鼓動士氣,一口湖南話說得抑揚頓挫,干凈利索,會場上頓時群情激昂。
七團政委楊俊生雙手舉著一份全團官兵的決心書,大步走到蘇振華面前鄭重交上。團長劉正則一個箭步跳上主席臺,聲如洪鐘:
“同志們,我們絕不辜負軍區首長的期望,一定要打勝仗,繳大炮,迎接1941年!”
“打勝仗,繳大炮,迎接1941年!”一營營長溫先星揮動右臂,同戰友們一起高聲呼喊著。嗚嗚響的北風裹著激越的口號聲飄向原野,掃盡了嚴冬的苦寒。
第二天,溫先星等七團營以上干部化裝成老百姓,跟隨楊勇司令員在潘溪渡一帶勘察了地形,隨后在團里接受了伏擊日寇、殲敵奪炮的任務。戰斗部署會一結束,溫先星心情無比興奮,和教導員唐文祥一道匆匆趕回一營。
溫先星回到營部,抖落身上的塵土,挑簾進屋,一股暖氣撲面而來,屋子里已擠滿了一營的連排干部。他取下盛滿老酒的水壺狠狠地灌了一口,又遞給身邊的田連長。水壺在同志們手中傳遞著,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屋子里彌漫著濃濃的酒香。
溫先星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展開,鋪在桌上,原來是一張簡單的地圖。大家一下子都圍攏過來。
他指著地圖緩緩地說:“同志們,今天我們隨楊司令去看了地形,軍區決定在潘溪渡一帶用‘圍點打援’的辦法,搞一個伏擊,從鬼子手中奪取步兵炮。”
聽說要打仗奪炮,屋內一下子就像開了鍋似的。
溫先星接著說:“潘溪渡是一個緊挨黃河大堤的小集鎮,在鬼子鄆城據點和侯集據點之間,軍區特務營打鬼子侯集據點,等鄆城的鬼子帶著炮出來增援,我們團就在潘溪渡堿廠店布置個口袋打伏擊。我們營在這次戰斗中擔任主攻,任務是隱蔽在堿廠店里殲滅進入伏擊圈的敵人。任務十分艱巨,這可是一場和鬼子刀對刀、槍對槍的硬仗呀!”
一連長楊昌貴首先請戰:“營長,我們連在平型關就和鬼子刀對刀、槍對槍地干過,善于打伏擊,請把最難啃的骨頭交給我們。”
三連長田占魁不甘落后,“嚯”地站起來:“難道我們就沒有打過平型關么,請營長把打鬼子奪炮的任務交給我們連。”說完,從口袋里拿出一迭戰士們寫好的決心書交到了溫先星的手中。
各排排長也不相讓,大家爭得面紅耳赤。
溫先星臉色凝重,站起身來,環視四周,鬧嚷嚷的會場頓時鴉雀無聲。“同志們,這次行動我營要以班為單位隱蔽在堿廠店,絕不能暴露目標打草驚蛇,看到信號立即出擊,殲滅日寇,尋機奪炮。”
二、設伏
1941年1月7日,七團部隊在范縣龍王莊集結完畢,整裝待發。
范縣一帶是著名的古戰場,兩千多年前,大軍事家孫臏采用“減灶誘敵”的策略,故意示怯,不斷后撤,在范縣西南大破魏軍,使自命不凡的龐涓飲恨馬陵道,羞憤自盡。今天,我八路軍將士從這里出發,準備上演一出圍城打援、勇奪敵炮的好戲。
天剛掛黑,氣溫陡降,風沙彌漫,滴水成冰。
隨著團首長一聲號令,在夜幕的掩護下,溫先星帶領一營的勇士們,冒著嚴寒,避開村莊,沿黃河故道朝潘溪渡方向銜枚疾進,兼程而行。
夜風如刀霜,寒氣透骨髓,衣衫單薄的八路軍戰士個個精神抖擻,毫無懼色。
四更時分,一營接近堿廠店。
偽村長老王是我們的人,在他的帶領下,一營悄悄從村后街摸進村子,以班為單位,秘密進入沿街的老百姓家中隱蔽起來。為了不走漏消息,溫先星立即按計劃安排各連進行警戒,嚴密封鎖了各進出要道,并將可疑的壞分子看管起來。機槍手爬上屋頂,以玉米稈和谷草堆為掩護,架起機槍,對準街口,輕重武器組成交叉火力,為鬼子布下天羅地網。
一切安排妥當,溫先星帶著一個班,攜兩挺機槍來到長街中心,輕輕地敲響了一扇老鄉家的大門。
大門“吱”地開了半邊。“汪汪”一聲,微光下一條花狗竄了出來,張嘴欲撲。文書孫立元連忙扔過去一個早已準備好的高粱餅,狗得到食物后不再叫喚,跑到墻邊慢慢享用。一位年近五旬的大叔從門縫邊探出了半個頭,看到一群提槍背刀的人,嚇得張著大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大叔,不要害怕。我們是八路軍,是來打日本鬼子的。”
老鄉將信將疑,驚魂稍定,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通信員小孫擠過來說:“大叔,能不能讓我們進去歇歇?”
老鄉面露難色,遲疑片刻,才開門讓八路軍進了院子。走在前面的戰士剛要推門進屋,老鄉慌忙拉住他的衣袖說道:“不行呀,俺家有客,不方便哩。”
北方人說“客”,是指家中未出嫁的女孩子。
溫先星忙叫大家退至屋外,令機槍手上房頂隱蔽,其余人員在院內連夜趕挖掩體。
三、誘敵
軍區指揮所那盞昏黃的油燈徹夜未滅。
屋內,紅紅的炭火映著楊勇司令員微蹙的眉頭。他望著墻上的地圖沉思著。蘇振華政委等軍區首長焦急地等待著前方的消息,擔心著狡猾的日寇不會上鉤。
濃濃的夜色像一幅巨大的帷幕,低低地籠罩著寂靜的原野。孤零零的村莊偶爾傳來幾聲凄厲的犬吠。刺骨的寒風嗖嗖地抽刮著路邊的電線桿。電線桿下面伏著兩個黑影。他們一個是軍區敵工科干事楊靖,另一個是名叫水野清夫的日本人。
水野清夫原是鬼子兵炮兵教員,梁山戰斗中被我八路軍解放過來,成為魯西軍區反戰同盟支部的負責人。l月8日凌晨,他們在鬼子兵電話線上搭了一部電話機,監聽侯集“豬頭”小隊長和鄆城龜田大隊長的電話。“豬頭”第一次報告侯集有八路,龜田不以為然:“只不過是幾個土八路,趁天黑騷擾一陣,天亮就走了。”
消息傳到軍區指揮所,楊勇司令員立即命令擔任佯攻的部隊加強攻勢。
第二次,“豬頭”急了:“八路槍法高明,槍槍擊中炮樓槍眼,可能是主力部隊。”龜田大喜:“全部火力統統用上,不讓八路逃跑,堅持到天亮,援軍就到。”
第三次,“豬頭”驚慌失措,開始哀號:“八路軍攻得很猛,云梯也扛來了,我們彈藥不足,治安軍出擊數次,傷亡很大,趕快支援。”龜田再也熬不住了:“馬上派皇軍中隊和一個縣警備大隊,帶著大炮,增援侯集。”
龜田上鉤了。
消息傳到指揮部,楊勇司令員眉頭舒展,當即命令:“特務營天亮后發起一次猛烈佯攻,七團認真檢查隱蔽情況,做好戰斗準備。”
堿廠店的早晨,悠閑寧靜一如往常。溫先星和唐文祥教導員挑選了一些官兵扮成擔水的、拾柴的、牧羊的,三三兩兩地在村邊活動,觀察動靜。村里的孩子們在堿廠店以西的一處棗林里歡快地唱著童謠,童音稚嫩,聲聲入耳,一派和平安詳景致。
上午10時,依然不見敵軍蹤影,官兵們有些著急。溫先星沿街一遍遍檢查隱蔽情況。這時,軍區那個外號叫“兔哥”的偵察員氣喘吁吁地跑來報告:“溫營長,鄆城鬼子一個中隊和劉本功的一個偽軍大隊共600多人,在少佐軟原的帶領下,已經出動增援,有4輛汽車和一門炮。團首長命令按計劃做好戰斗準備。”溫先星、唐文祥就像是發現了獵物的獵人,一下子興奮起來。
消息傳來,戰士們個個摩拳擦掌,嚴陣以待。
四、涉險
上午11時,隱蔽在屋頂的溫先星通過望遠鏡看到了日偽軍600多人長蛇般的隊伍朝村子緩緩走來,騎自行車的偽軍便衣隊走在最前面,接著是偽軍大隊,一名鬼子兵軍官騎著高頭大馬緩緩而行,在他的后面,兩匹洋馬拉的正是我們日思夜想的九二步兵炮。
隊伍剛過大堤,狡猾的軟原就下令停止前進,僅派幾個鬼子騎兵和偽軍便衣隊向堿廠店搜來。溫先星心頭蒙上了一層憂云。
老王村長見鬼子、偽軍開來,忙滿臉堆笑,點頭哈腰迎接。騎在馬上的鬼子兵惡狠狠地問道:“村子里八路的有?”
“報告太君,平安無事,八路在侯集,這里沒有。”騎在馬上的鬼子兵朝老王瞪視良久,帶著偽軍便衣隊催馬進村,舉著馬刀四處搜尋,對豬圈、牲口棚、柴火堆一陣亂扎亂捅,霎時間,把一個安靜的村子攪得雞犬不寧。
偵察員“兔哥”從一條窄巷里出來,準備觀察敵情,沒想到和剛進村的鬼子兵迎面相遇。鬼子兵見他打著綁腿,懷疑是八路軍,便向他逼了過來。“兔哥”十分鎮定,側頭一看,見一扇半掩著的院門里,一位白發大娘正在磨面,便從容地朝里走去。他推開院門,邊走邊喊:“娘,俺回來了。”
鬼子兵跟了進來,左右打量著“兔哥”:“你的什么的干活?”
“兔哥”裝作沒聽見,笑著對大娘說:“娘,太君來了,俺去倒茶。”說罷轉身進了屋子,把身上的短槍藏了起來。
鬼子兵問大娘:“他的八路的干活?”
大娘搖頭說:“他是我兒子。”
一個偽軍瞪著大娘:“你兒子為什么打著綁腿?”說完拔出手槍,企圖嚇唬大娘。
大娘不慌不忙地答道:“他是蹦黃腿的。”“黃腿?”鬼子兵皺起了眉頭。
大娘連忙說:“就是玩獅毛的。”鬼子兵沒發現什么破綻,收回槍掃興而去。
幾個鬼子兵端著槍又砸開了另一戶院門,正要破門而入,突然從屋里傳來一個驚顫顫婦人的聲音:“老總,俺怕,不敢開門。”鬼子兵瞪大了眼睛,小聲問村長:“里面的,花姑娘的有?”這時,從屋內又傳來一陣小孩的哭聲:“奶奶,俺怕,俺怕。”村長笑道:“太君,里面是楊家的老太婆。”鬼子兵皺起眉頭走了。
原來,一營唐文祥教導員帶著一個班的戰士隱藏在屋子里,端著刺刀,嚴陣以待。如果此時鬼子兵進來就糟了,他急中生智,捏著鼻子模仿老大娘和小孩子的聲音,把鬼子兵騙過去了
鬼子兵和偽軍便衣隊在村子里胡亂折騰了一陣,一無所獲,騎上洋馬,大搖大擺地走出了村子。溫先星一揮手:“同志們,敵人馬上就要進村了,準備戰斗。”
五、出擊
耀眼的太陽躍上中天,北方晴朗的冬季萬里無云。下午1點左右,400多名偽軍進入我預定的伏擊圈,已成甕中之鱉,后面的鬼子兵也大部分進了村子。就在這時,騎在馬上端著望遠鏡東張西望的軟原突然大聲怪叫,撥馬回竄。后面的鬼子兵聞聲,忙將后隊變作前隊,企圖退出村子。狹窄的長街上人叫馬嘶,一片混亂。
劉正團長、楊俊生政委發現敵情突變,眼看鬼子兵要跑,當機立斷,決定提前出擊。

作戰參謀張秀山吹響了沖鋒號。
早已按捺不住的溫先星一聲喊打,頓時堿廠店槍聲大作,手榴彈暴雨般地向敵人傾瀉下來,爆炸聲震耳欲聾,整個村莊硝煙彌漫,一片火海。
進村的日偽軍被打得人仰馬翻,潰不成軍,東竄西逃,尸橫遍野,4輛汽車當即被我炸毀。
一陣混戰之后,鬼子兵的機槍響了。
和鬼子兵打了幾年的仗,溫先星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他知道如果讓敵人的火力壓住,我們就會變得被動吃虧。他大聲吼道:“抓住戰機,消滅鬼子,快吹沖鋒號,殺!”沒等號響,他已揮槍縱身躍下屋頂,沖向敵群。
軍號嘹亮,響徹曠野。溫先星和唐文祥一馬當先,端著刺刀沖出大院,一營的戰士們如下山的猛虎,從各個角落沖出來,在長街上同鬼子兵展開肉搏。戰士們個個奮勇,人人爭先,剎那間將鬼子兵截成數截,首尾難顧。
偽軍大隊被我一連勇士一陣猛沖猛殺,死傷無數,剩余的競相繳械投降。被圍在堿廠店的鬼子兵,狼奔豕突,拼死頑抗,大半喪身在我二、三連戰士的刺刀之下。
三連長田占魁長槍在手,左挑右刺,連續撂倒了5名鬼子兵,大顯神威。當他從鬼子身上拔出刺刀時,猝不及防地被一名日軍小隊長刺中腹部。田連長怒目圓睜,毫無懼色,大喝一聲,擋開刺刀,一個突刺,小鬼子命歸黃泉。余寇見軍官被殺,紛紛朝東奪路而逃。這時一名滿身是血的小戰士哭著跑來報告:“連長,我們的機槍被鬼子搶了。”田連長一聽,怒火萬丈,帶著小戰士飛身追去,幾經拼殺,奪回了機槍。幾名鬼子兵見田連長是指揮官的樣子,便張牙舞爪地朝他逼過來。此時田連長因傷口流血過多,力量使盡,面對窮兇極惡的鬼子兵,毅然拉響了腰間的手榴彈。“轟”的一聲巨響之后,我們的英雄連長與數名敵人同歸于盡,血染凍土。
溫先星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下,指揮著戰士們同敵人拼殺,氣宇軒昂,威風凜凜。此時,聽到田連長英勇犧牲的消息,心如刀絞,怒不可遏,端著刺刀準備沖入戰團,卻被小孫緊緊拉住:“你是營長。”溫先星用力掀開小孫:“老子不怕,你再啰唆,殺你的頭。”此時溫先星本來已布滿血絲的雙眼更是紅如烈火,小孫哪里還拉得住,只好跟著營長向敵軍沖去。
戰士們含著眼淚高呼著“為田連長報仇”,刀刀見血。日本兵驕橫兇殘,像發瘋的野獸,哀號著拼死抵抗。
六、奪炮
一營戰斗打響后,楊俊生政委親自指揮三營由咽喉鋪及樊家樓向敵兩側包抄過來,營長李景岳、教導員王猛率領三營勇士們在黃河故道上,與鬼子兵展開艱苦的搏斗。二營在營長李程、教導員江昌華的帶領下,以迅猛的速度直插敵尾,斷敵退路,準備奪炮。
一營陣地上,日寇尸橫累累。
軟原見八路軍驍勇難敵,慌忙指揮部分鬼子兵向東潰退。
溫先星見敵人要跑,心中大急,槍槍緊逼,朝鬼子兵猛刺,一尺多長的刺刀刺進了鬼子兵的胸膛。這家伙挨了致命的一擊,兀自不死,舉槍欲戰,被溫先星一槍結果,上了西天。
敵機槍瘋狂阻擊,一營勇士前仆后繼。鬼子兵見八路軍拼死向前,無不心膽俱寒,慌忙趕馬拖炮,奪路而逃。
日已偏西,黃昏將臨。從軍區指揮所傳來消息:鬼子兵知道上了大當,第二批援軍已離開鄆城正沿公路朝潘溪渡方向疾進,企圖馳援被圍困之敵。我軍決定在黃昏前解決戰斗,不惜一切犧牲,堅決奪炮。
溫先星迅速組織力量,調整了沖鋒隊形。他打開水壺,“咕咚咕咚”地猛灌幾口烈酒,擰開掛在腰間的手榴彈蓋,又從一名戰士手上接過一挺機槍,指揮全營,朝敵陣猛沖過去,在幾塊狹小的農田里同鬼子兵短兵相接。夕陽下,只見刀光閃閃,殺聲震天。
一連長楊昌貴像一頭憤怒的獅子,大發雄威,連斃3寇于刀下。九班長李連生身負重傷,左腿已被敵軍炮火打斷,但他仍抱著一名鬼子兵死死不放,一口咬住敵人的喉嚨,竟將其活活咬死,最后自己也壯烈犧牲。
一營正一步步向鬼子兵逼近,兄弟營也及時趕到對鬼子形成合圍。軟原指揮殘兵,以死馬和炮架為依托,拼命抵抗。時值隆冬,凍土如石,無法挖掘掩體。敵我雙方在平坦開闊地上,展開殊死奪炮,大炮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幾易其手,爭奪異常慘烈。最后,鬼子兵抵擋不住,被迫退到離炮位幾十米遠的一個土坑里,這門九二步兵炮就這樣被我八路軍硬生生地奪了過來。劉團長和楊政委如獲至寶,迅速組織力量,將這個短炮筒、大轱轆的家伙拉回根據地。
黃昏時分,戰斗結束。日寇少佐以下9名軍官、160余名士兵被我八路軍全殲于黃河大堤東西兩側廣闊的原野上,無一生還。400多名偽軍多半成了俘虜。
七、護炮
八路軍奪了大炮,滅了鬼子的威風,威脅到鬼子的生存,鬼子華北方面司令官多田俊氣得暴跳如雷,發誓要找我教三旅七團決一死戰。1941年1月15日,他調集日軍精銳和偽軍萬余人,在飛機、坦克、火炮的配合下,突然朝我東西100余里、南北僅80余里的魯西抗日根據地中心鋪天蓋地殺了過來,妄圖奪回大炮。
情況危急,楊勇司令員和蘇振華政委決定率領根據地軍民迅速轉移,并要求七團帶著大炮為全軍開道,軍區特務營擔任掩護任務,決不能讓大炮落入敵人手中。狡猾的鬼子兵遠遠看見七團隊伍里有大炮,便緊咬著不放。為了保護這門大炮,劉團長和楊政委讓炮兵將炮從馱騾上卸下拆成零件,由三個營分別帶著同敵人周旋。旅特務營在蘇村的阻擊戰異常慘烈,營長鐘銘新和教導員邱良佐率領兩個連與1000多名鬼子兵血戰一晝夜,鬼子兵始終不能越過我軍陣地,最后竟殘忍地向我軍陣地施放毒氣,鐘營長、邱教導員及123名官兵全部壯烈犧牲。
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部隊每天都在轉移,為了不讓敵人發現這門炮的蹤跡,我軍有時將它埋在荒地里,有時還藏在開明的紳士家中,就這樣,這個寶貝終于被保存下來了。在以后的幾年里,這門大炮跟隨曾思玉同志領導的八路軍部隊,在魯西抗日戰場上攻城克敵,屢建奇功。當時,冀魯豫一帶老百姓中還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曾司令,兩件寶,七團加大炮”。
如今,這門銹跡斑斑的九二步兵炮,靜靜地躺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內一間寬敞的展廳里,默默地向后人們講述著這個難忘的故事,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那些流血的勇士,不要忘記那段沉重的歷史。
【作者簡介】許建軍,1981年入伍,大學本科學歷。曾仼軍校教員、軍務部參謀、人武部部長、干休所政委等職。現已退休。著有長篇傳記《溫先星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