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重點闡述了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進行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具體介紹了學前教育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與實踐過程中應把握好的關鍵環節,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手工教學質量、教學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手工 理實一體化 高效課堂 教學設計 實踐
學前教育專業經過了十余年曲折的發展,進入了穩步發展和提高的階段。自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來,更需要學前教育專業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把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能勝任幼兒教育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實用型人才作為目標。目前職業技術變化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職業教育訓練的發展速度,學前教育專業如若不及時調整教學模式,就會導致學生畢業后不能轉化專業知識技能、無法勝任學前教育第一線工作、還需再次回爐學習。學生不能適應幼兒園工作,究其原因,就是職業教育的教學思維、理念和方式仍未脫離傳統教學的影響。
傳統的職業教育或重知識的傳授、或重技能的訓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油水分離,沒有有效融合。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培養難以達到適應幼教崗位應用能力的預期目標,因而,迫切需要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社會滿意度。而進行教改的核心問題,就是能否有效地實施一體化教學。那么,怎樣將手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切實培養適應職業實踐要求的創新型合格幼教人才?筆者從“理實結合”模式下對手工課教學進行一體化改革,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實踐。
一、“理實一體化”模式下觀念的轉變
教學從“知識的傳授”向“知識的處理和轉換”轉變;教師從“單一型”向“行為引導型”轉變;學生由“被動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新型”轉變;教學組織的形式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室內外教室、實訓工場”轉變;教學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體化、網絡化、現代化教育技術”轉變,因而,一體化教學模式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實踐性、開放性、實用性。
手工課程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手工技能也是幼兒教師崗位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手工教師需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既理解手工的相關知識又達成“以就業為導向”的目標,貼近崗位,貼近專業,讓學生愿學、樂學、會學,拓寬學生的就業面。傳統的手工教學只是讓學生“跟著老師做”,以技能訓練為主,偏重于實踐,或只是讓學生學習手工的表現形式及基本技法,很少與實際的崗位應用相結合,理論教學和集中實訓分別進行,這就出現了理論教學與技能實踐脫節現象。具體地說,理論教學的內容與實踐課題往往不符,出現了你教你的,我練我的,互不干涉的局面,不利于充分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因此,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是促進手工課堂高效教學的重要方式。
二、設計“理實一體化”融合的教學目標,是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落腳點”
為充分發揮理論知識教學指導實踐操作的作用,必須設計理實結合的教學目標。手工專業課程首先要培養學生獨特的審美眼光,同時要訓練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及崗位應用能力。一體化教學是“動腦”與“動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那么,如何設計理實結合的有效教學目標呢?
筆者認真鉆研并分析了手工教材,其實用性、應用性較強,系統介紹了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每項技能均有概況介紹、材料工具、技能技巧、實例樣式、崗位應用的詳細說明及圖例,體現了手工學科特色,更有職業針對性。教師可對教材的理論知識進行提煉,注意把握知識要點及造型規律,聯系崗位實際教學,并在其基礎上動手實踐。在制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與想象,讓實踐操作過程成為學生手、眼、腦協調并用的有趣創造活動。每一節設有知識要點思考與技能訓練結合,促使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思考,能運用所學知識指導技能實踐。
以“幼兒園環境創設”這一課題為例,體現理實結合,理論知識能起指導實踐操作的作用,筆者確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討論,學生初步理解幼兒園室內環境布置創設所要遵循的原則及忌諱(理論講解);能夠分析手工技法并能設計制作班標、幼兒晨檢卡、“家園共育”宣傳欄、食譜宣傳欄(技能訓練)。
過程與方法:以學生主動探究與小組合作實踐的方式,根據教學需求設計教學情境、微視頻播放,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自我展示、自我激勵,在不斷嘗試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及興趣;體驗幼兒園崗位應用的樂趣及合作完成目標的愉快心情(情感體驗)。
以上三維目標的設計,體現了理實一體、有機結合的特點。美國教育家蘇娜丹戴克曾說:“講給我聽,我會忘記;指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去做,我會理解。”所以,只有更多地給學生自己做的機會,他們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理論知識點。實施一體化教學,教師一邊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點,一邊通過實驗演示,然后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吸收消化。
三、設計“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與過程
手工課堂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關鍵在于手工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穿插進行,如何將兩者有機結合,在本課程的教學實施中,需把握好尺度。
1.多元教學方法在理實一體化課堂中的應用
以“紙浮雕”一課為例,教師可先展示浮雕實物及圖片(展示法),運用“講授法”問學生還在哪里見過這些造型,請學生走進教材,講講什么是“紙浮雕”。學生帶著這個問題主動回答“紙浮雕”的概念——利用紙的各種加工技巧,在底板上塑造粘貼浮雕造型,稱作紙浮雕,簡稱紙雕。紙雕常用于幼兒園教具設計和環境布置。紙雕通常選用稍厚的紙。在這一講授理論環節,使學生動口說、動腦想,理解“知識要點”“技巧、技法”,所需材料。接著教師繼續引導學生說說紙雕的操作技巧、制作方法步驟——定稿、選材,剪紙、分解造型,加工立體造型,粘貼、整理。可配圖講解,在講授過程中,將項目展開,引出概念,既突出重點,又系統傳授知識,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構建的系統知識,使講授的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從而指導實踐操作。
示范演示及圖文并茂的直觀展示,可以使學生獲得具體、清晰、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可以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抽象理論和實際事物的聯系,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掌握正確的技能。課前老師做好演示的準備工作,學生根據課題選擇好材料及工具。
練習法可用在學生觀看了老師的演示或微視頻演示后,讓學生結合剛才的知識提示、技能操作步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練習,從而掌握技能技巧,把理論知識通過操作練習進行驗證,系統地理解所學的知識。練習時要強調操作安全及正確的方法,提高練習的效果。
2.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的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穿插錄像、投影、掛圖、實物圖解、板書、講述,教師的備課必須較為周密地計劃和安排,把握教學尺度,達到理實一體的教學要求。
以紙的立體造型一課談談本節教學過程設計:“紙浮雕”這一課教學過程這樣安排:知識提示——制作演示——學生探究、小組討論、微視頻播放、教師點撥相結合——范例欣賞—崗位應用—作業練習—自評、互評。有理論講解,有操作示范,還有操作訓練,與純理論課或純實訓課相比,效果突出。理實結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求知欲。例如,“紙的立體造型”一課,教師出示實物,學生興趣的火花被點燃。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造型特點及技法;播放《紙的立體造型》微視頻(作品制作的分解步驟),給予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再次回顧,增強感官認識與加深記憶;大膽創意,分析設計手法:將各個知識點銜接起來,讓學生將平面的紙通過折疊、彎曲、撕、搓揉、剪刻、切挖、壓、編、墊、畫、染、燒、皺、扎……在無拘無束的練習中,學生的想象力得以盡情發揮。教學環節安排得科學,教學過程體現理實適度。
四、設計理實結合的有效作業、有效評價內容
1.立足理實結合的隨堂作業,落實長期作業
以“紙浮雕”這一課隨堂作業設計為例,它既有技能訓練又有理論思考。
(1)思考題(理解)。制作紙浮雕的基本技能有哪些?制作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紙浮雕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理論聯系生活實際),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如何應用(結合崗位實際)?
(2)技能訓練(掌握)。學會紙浮雕制作的基本技巧,并制作樹、花卉等紙浮雕作品;運用所學知識制作一幅有情節的紙浮雕畫;設計幼兒園紙浮雕主題墻壁畫。
教師可讓學生當堂書寫或口頭回答理論題,及時評價記錄成績,又有實踐制作作品的評價。然后綜合考核學生的應知、應會水平,這樣的考核比較全面、細致。有其他任課老師翻閱學生手工的作業本時,很驚喜地說:“你們手工的作業怎么這么美?難怪學生很喜歡做手工作業。”所任教班級的班主任也說:“她們班的學生很喜歡上手工課”。
教學內容較復雜的時候,不僅看單次課的作業,還可以把章節的學習內容分成若干個子項目來完成。例如,在上“縫、補、鉤、織、繡”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把作業分為:欣賞縫繡作品、自己設計一組有創意的布娃娃、現代多種材料繡花、用襪子縫制食品教具、縫制幼兒演出服裝、制作幼兒生活練習教具。把一個長期作業劃分成若干個小的隨堂作業來完成。
2.理實一體手工高效課堂的有效評價
高效教學追求的就是教學的效率,那么什么才是有效評價?其核心標準就是通過評價學生是否使學生能夠得到發展。理實一體化模式下高效課堂的評價是通過評價使學生得到激勵,找到自己的不足,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堅持自評、互評與多主體評價相結合。自評有利于學生養成反思的精神,養成反思的習慣和反思的能力。例如,“對我組手工作品的總體評價”(分別從以下(1)(2)(3)選項中自評)。
(1)每人都參加設計制作并有貢獻,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2)幾乎每人都參加設計制作并有貢獻,我從中學到了一些東西。
(3)僅有一些小組成員參加設計制作并有貢獻,我從中學到了一點東西。
此外,還要引導學生總結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學到的過程與方法、自己的情感體驗。
互評是學生個體與小組成員之間對彼此的學習成果和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的評價。互評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使學生們能夠用學習的眼光看待其他同學的表現,通過對其他同學的評價進一步提高對自己的認識。
多主體評價是在評價過程中,由學生個人、教師、同伴、家長參與的評價。多主體評價有利于更加全面和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各方面的表現,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五、手工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的思考
手工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一門集理論與實踐性于一體的創造性強的學科,理應受到所有學生的喜愛,沒有要背誦的課文,沒有要熟記的單詞,也沒有做不完的題目,然而在有些美術課堂中學生參與的熱情并不高,興趣并沒有被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的重視遠遠還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還處于弱勢,甚至可有可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因素,也有學校因素。但與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有更大關系,課堂結構缺少變化,教學環節呆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難以發揮,更不利于學生想象力創造性的發展。一體化模塊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但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不可將理論與實踐機械地疊加,而需要老師不斷主動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角色,才能充分發揮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優勢。充分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愛上手工課。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教學采用理實一體化模式有助于改善目前學生普遍厭學現象,提高了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的興趣。實踐中發現,理實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會學、會做、適應職業實踐要求的創新型合格幼教人才。實行一體化教學,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及時消化吸收,構建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為本位的,符合中職學校教育目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余文森,黃國才,陳敬文等.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許大梅,馬雪萍.美術下冊(手工部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康靜,劉佳.淺談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技能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8).
[4]李敏.學前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1(27).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第一職業技術學校)